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8)
2023(17372)
2022(14241)
2021(13044)
2020(11081)
2019(25061)
2018(25110)
2017(48069)
2016(26656)
2015(29988)
2014(29978)
2013(29730)
2012(27512)
2011(24707)
2010(25110)
2009(23965)
2008(24234)
2007(22413)
2006(20186)
2005(18282)
作者
(80395)
(67338)
(67327)
(63779)
(42548)
(32322)
(30531)
(26336)
(25272)
(24277)
(22874)
(22349)
(21465)
(21405)
(21001)
(20628)
(20619)
(19808)
(19507)
(19466)
(17137)
(16725)
(16547)
(15373)
(15280)
(15263)
(15067)
(14987)
(13651)
(13633)
学科
(112127)
经济(111984)
(98540)
管理(83324)
(79806)
企业(79806)
(48770)
方法(47608)
数学(38459)
数学方法(38173)
业经(34489)
(33709)
中国(32739)
农业(31984)
(25224)
(22696)
贸易(22686)
(22444)
财务(22402)
财务管理(22358)
(22094)
地方(21206)
企业财务(21151)
(20702)
技术(20267)
(18877)
(18648)
银行(18580)
(18392)
理论(18359)
机构
学院(392751)
大学(387867)
(162302)
经济(159031)
管理(148847)
研究(131725)
理学(127141)
理学院(125783)
管理学(123836)
管理学院(123133)
中国(103093)
(84931)
(81993)
科学(81645)
(76459)
(68764)
农业(66231)
业大(64639)
(62284)
研究所(62033)
中心(61095)
财经(60106)
(54429)
北京(51205)
经济学(49136)
(49034)
(48993)
师范(48437)
(46202)
经济学院(44709)
基金
项目(252608)
科学(197064)
研究(183090)
基金(181066)
(159233)
国家(157716)
科学基金(133524)
社会(116582)
社会科(110144)
社会科学(110108)
(101534)
基金项目(96446)
自然(85805)
(84223)
自然科(83774)
自然科学(83745)
教育(83386)
自然科学基金(82290)
编号(74960)
资助(72309)
成果(60595)
重点(57206)
(55843)
(55534)
(54564)
课题(51739)
(51564)
创新(50456)
科研(48441)
国家社会(47800)
期刊
(189309)
经济(189309)
研究(113187)
(83208)
中国(79200)
学报(66695)
(61101)
科学(59506)
管理(55922)
农业(55634)
大学(49984)
学学(47396)
(40376)
金融(40376)
教育(39255)
业经(36148)
技术(34306)
财经(30412)
(30017)
经济研究(28665)
问题(26324)
(26224)
技术经济(21120)
(21013)
(20611)
商业(19191)
世界(19051)
现代(18278)
科技(18049)
理论(17716)
共检索到596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占银  
本文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这一前提出发,分析了我国传统农业、世界农业现代化和中国现实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从“两高农业”到“二高一优农业”最终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建仓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模式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提出了几种可供借鉴的农业发展模式,并对渭北旱塬地区资源条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相对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该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都兴方  郭军  
村实行公司化管理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兴方,郭军所谓村实行公司化管理,就是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村,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改变成为融农、工、商综合经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运用公司制的管理方法,管理村里的经济和各项事务,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仝若贝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发生转移,对农村现代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大量荒地出现、农村空心化日益突出、农业劳动力日渐匮乏。文章提出,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有效利用土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培养技术人才等,将是农村地区走出劳动力流失困境,缓解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负面影响的出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玉春  郑英宁  冯静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尽管我国地域辽阔,陆海兼备,多种农业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农业资源极为稀缺。我国农业始终承担着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重任务。中国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13亿多人民衣食无忧,奔向小康,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加、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农业现代化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复兴  
要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我国特殊的国情注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和曲折,然而探索其最佳途径也是我们不容推卸的神圣职责。查哈阳农场虽然是“北大荒”的一个大型国有农场,它与我国大多数农业地区尽管有诸多不同,但由于各种主客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布权  
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驾马车"实现的,而我国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为此,必须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丽丽  周丹  
文章构建了包含第三产业比重、人均实际GDP和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资金中农业支出对于服务业比重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林水事务支出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农业现代化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世卫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地看,土地、劳动力这些农业生产力要素在特区处于劣势,但利用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优惠政策和经济驱动,特区已经走出一条以高起点、高收入、高速度、高效益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本文主要探讨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特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与水平、模式与特征,目标与途径等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留科  吴次芳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途径 ,其发展可分四个阶段 ,目前正处在第二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应把农民增收放在重要位置 ,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实现农村生态化 ;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现代经营管理思想武装农业 ;根据区域优势利用理论 ,重视农业结构调整等。土壤科学对农业现代化有重要作用 ,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土壤科学应立足于为“三农”服务 ,强调土壤保护 ,为农业结构调整和构建土壤安全体系服务 ,确保农业现代化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卢良恕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12亿人口中,农民占80%左右,农业产值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中国建立45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成贵  郑有贵  
本文采用思辨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反思。文中着重阐释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改革之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生的技术和制度选择的失误和低效率;改革以来政府行为对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同志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模糊认识,认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国家,其生态环境目标选择的价值论基础也迥然不同,穷国的经济学家和农学家们不宜在涌动的“绿色思潮”面前,把本国农业发展的环境目标提高到不适合的位置;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生的农业质态水平提高与农业增长之间的某种不同步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在即将来临的世纪中,科学技术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将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科技与其它领域科技一样,从50年代以后迅猛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提高,在下一个世纪,这种推动作用将会愈加明显,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将对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麟文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全新认识和深刻把握 ,是我们进行全面小康建设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快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 ,必须树立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