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9)
2023(7131)
2022(6333)
2021(5934)
2020(5138)
2019(12144)
2018(12023)
2017(24245)
2016(13520)
2015(15366)
2014(15730)
2013(15709)
2012(15089)
2011(13790)
2010(14035)
2009(13302)
2008(13470)
2007(12443)
2006(10776)
2005(9709)
作者
(39770)
(33447)
(33364)
(32089)
(21417)
(15897)
(15460)
(13003)
(12515)
(12187)
(11259)
(11050)
(10696)
(10640)
(10594)
(10520)
(10486)
(9874)
(9772)
(9723)
(8408)
(8347)
(8267)
(7779)
(7602)
(7578)
(7521)
(7422)
(6842)
(6673)
学科
(57673)
经济(57619)
管理(38006)
(37281)
(29103)
企业(29103)
方法(27861)
数学(25213)
数学方法(24945)
(17743)
(16014)
中国(14487)
(13507)
贸易(13504)
(13165)
地方(11600)
(11256)
农业(11205)
(11087)
业经(10995)
(10035)
(9631)
银行(9611)
(9301)
财务(9277)
财务管理(9253)
(9169)
(8997)
金融(8995)
企业财务(8706)
机构
学院(199039)
大学(198175)
(86200)
经济(84318)
管理(76201)
研究(68490)
理学(64852)
理学院(64159)
管理学(63094)
管理学院(62712)
中国(53316)
(41315)
(41036)
科学(40762)
(35671)
(35347)
中心(32282)
研究所(32021)
财经(31776)
(31421)
业大(29148)
(28654)
农业(27974)
经济学(26563)
北京(26289)
(25697)
师范(25476)
(24695)
经济学院(24110)
(23987)
基金
项目(124360)
科学(97014)
研究(92263)
基金(89142)
(76625)
国家(75976)
科学基金(64370)
社会(56893)
社会科(53914)
社会科学(53896)
(48756)
基金项目(46549)
教育(42806)
(41232)
自然(41230)
自然科(40219)
自然科学(40204)
自然科学基金(39495)
编号(39031)
资助(38034)
成果(32913)
(28338)
重点(27978)
(27262)
课题(26936)
(25299)
教育部(24099)
科研(24044)
(24012)
创新(23678)
期刊
(95802)
经济(95802)
研究(60353)
中国(36893)
(31947)
(31920)
学报(28777)
科学(26573)
管理(26048)
(23190)
金融(23190)
大学(21487)
农业(21069)
学学(20216)
教育(20026)
技术(17339)
财经(15747)
业经(15672)
经济研究(15646)
(13495)
问题(12943)
(11879)
(11144)
理论(10638)
技术经济(10587)
统计(10174)
国际(9896)
实践(9630)
(9630)
商业(9537)
共检索到301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丽洁  冉建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江林  
我国当前出现的通货紧缩有多方面原因 ,其中前几年宏观政策调控有所不当也是一个原因。本文建立了一个动态总供给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 ,揭示了在我国当前阶段存在一个“通胀率平台” ,即 6%—7%左右的适度通货膨胀率 ,阐明了通货膨胀率对应的是GDP缺口 ,而不是GDP增长率缺口 ;从而在此基础上既剖析了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政策成因 ,也提出了关于我国宏观调控的正确操作方式的建议 :盯住适度通胀率这个目标通胀率 ,灵活、稳健地实行财政、货币政策的紧缩性或扩张性调节 ,使通胀率保持在目标通胀率附近小幅波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鞍钢  
改革以来,中国经历了2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先后出现了4次高通胀率,我们在与高通胀反复较量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首次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出人意料的是,刚刚形成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在一二年之后迅速变为“增长下降、通货紧缩”的状态。这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平  
近几年, 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 通货紧缩意味着: 供过于求, 物价持续下降。本文从国际原因: 收入预期不乐观社会保障体系滞后, 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 双紧的财政、金融政策的惯性作用, 新旧体制交替的阵痛5 个方面分析了通货紧缩的成因, 同时提出了治理通货紧缩的6 项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尹雪芬  
1997年 9月,我国零售物价指数首次降到零值以下,随后其一路下滑,全国零售物价连续 30个月呈现负增长。与此相伴随,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我国经济周期已经运行到了谷底阶段,通货紧缩与经济发展相伴。如何将经济拉出通货紧缩的阴影,适时地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最近两年,我国通货紧缩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并未下降,只是增长趋缓,这是由总供给的增长相对于总需求增长更大造成的,关键因素是总供给的增长。本文在分析通货紧缩的原因后,指出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利弊影响,并从人口政策、产业政策、制度变革和微观财政货币政策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货币政策的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晓波  
从1998年以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效果十分显著。但当前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依然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岩  
根据正式统计数字,2001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0%,其中城市和农村均上涨1.0%。而9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消除季节波动后,环比下降1.1%,折年率为下降12.7%,加上8月份的环比下降,2个月一共下降了1.6%,折年率为下降9.1%。9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0.1%,这是2000年5月该指数恢复为正值后,首次出现负值。在消费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通货紧缩再次出现了。2001年净出口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目前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的作用已经基本没有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林  
经过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交替,中国宏观经济目前处在温和的通货膨胀状态(CPI显示),但是很多迹象表明,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比如失业率持续攀升、各种结构失衡(产业失衡、供求失衡、地区失衡、城乡失衡、阶层失衡、资本结构失衡)、技术创新与市场化加速导致的企业间恶性竞争、经济全球化等单独或共同作用向中国经济施加了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基于此分析,为防止不利的通货紧缩的再次出现,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八条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江瑞平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不久,在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就开始显现出一些通货紧缩性征象。对此,日本政府虽也一再告诫“日本经济正面临着陷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危险”,但始终都未承认日本经济已经处于通货紧缩状态之中。直到今年3月16日,代表日本政府的经济财政大臣麻生太郎才在讨论2001年3月《月例经济报告》的阁僚会议上公开认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新三  
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多重因素互引、互联、互动的结果 ,其中主要原因是商品供求由短缺向过剩的转移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无法弥合结构转换所带来的供给缺口和人们对未来收入、支出的心理预期的改变。对通货紧缩 ,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治理和调节 ,并灵活、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剑峰  
通货紧缩指的是主要物价指数(PPI、CPI)的持续下跌。虽然有所谓"好的"通货紧缩(主要由技术进步引发的总供给线外推造成)和"坏的"通货紧缩(主要由总需求萎缩引发)之分,但在更多的情况下,通货紧缩都对应于总需求的萎缩和经济的持续衰退。而且,通货紧缩要比通货膨胀更加难以对付,因为许多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尤其是货币政策通常会因经济中的各种"刚性"(如"流动性陷阱")而失灵。当前,我国的PPI已经连续下跌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