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4)
2023(7334)
2022(6268)
2021(6148)
2020(5264)
2019(12613)
2018(12780)
2017(23311)
2016(13878)
2015(15934)
2014(16543)
2013(15831)
2012(15104)
2011(13926)
2010(14476)
2009(13180)
2008(13390)
2007(12456)
2006(10790)
2005(9753)
作者
(38626)
(32285)
(32194)
(31076)
(20543)
(15480)
(15124)
(12716)
(12250)
(11568)
(10939)
(10756)
(10364)
(10323)
(10165)
(10067)
(10026)
(9517)
(9377)
(9252)
(8258)
(8242)
(7811)
(7570)
(7418)
(7356)
(7336)
(7263)
(6630)
(6496)
学科
(50857)
经济(50801)
管理(32528)
(29907)
方法(24820)
(23755)
企业(23755)
数学(21649)
数学方法(21421)
教育(20368)
中国(18491)
(14640)
(14092)
(12356)
理论(12000)
业经(9517)
(9294)
贸易(9294)
地方(9221)
农业(9214)
(9045)
(9020)
技术(8869)
(8759)
(7729)
金融(7727)
(7721)
银行(7697)
教学(7604)
(7348)
机构
大学(201842)
学院(194989)
(73752)
经济(71848)
研究(70097)
管理(68006)
理学(58098)
理学院(57312)
管理学(56216)
管理学院(55818)
中国(46954)
(44291)
科学(42363)
(36742)
师范(36522)
(36045)
(33893)
教育(33781)
研究所(32810)
(31933)
中心(31467)
(31160)
师范大学(30009)
北京(28807)
业大(27744)
财经(26915)
农业(25357)
(24404)
(24320)
(24305)
基金
项目(121993)
研究(96173)
科学(96148)
基金(84310)
(72348)
国家(71612)
科学基金(59547)
社会(57480)
社会科(53948)
社会科学(53928)
教育(52286)
(48414)
基金项目(44160)
编号(43116)
(43052)
成果(39052)
自然(36373)
自然科(35476)
自然科学(35464)
自然科学基金(34842)
资助(34387)
课题(31708)
(29369)
重点(28772)
(27160)
(26327)
项目编号(26100)
教育部(25636)
(25305)
(25180)
期刊
(79976)
经济(79976)
研究(66410)
教育(54027)
中国(45122)
学报(29362)
(28542)
(26595)
科学(26163)
大学(22714)
管理(22089)
技术(20047)
学学(19589)
农业(19289)
(15326)
金融(15326)
财经(13507)
职业(13038)
经济研究(12667)
业经(11906)
(11646)
图书(11623)
(11142)
问题(10929)
(10354)
论坛(10354)
理论(9573)
技术经济(9351)
(9121)
(9085)
共检索到298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红梅  
建构主义提出知识的本质是发展的、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并且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引起了教育实践中的变革,对学习与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万华  
文章介绍了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出建构主义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且也是一种研究范式或教学观念,它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区别涉及到教育理论的各个层面。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当前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有着深刻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从个人建构主义转向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今建构主义的发展趋势。社会建构主义主张,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同个人建构主义划清了界线。本文论述了社会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价值;探讨了知识建构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教学创新的意义,指出社会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学创新是值得我们追寻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波  
当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创新教育,以培养更多创新型的应用性人才。建构主义理论蕴涵丰富的创新教育思想。为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建构主义的积极理念。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知识观、师生观和教学观,了解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的意向;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从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教师素质和学习评价等方面来优化创新教育的外部条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洁  罗尧成  
课程与知识息息相关。建构主义对于知识特性的认识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启示与借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复杂性、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以及默会性等特性。基于对建构主义知识特性的这些认识,笔者具体探讨了它们对于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目标、结构、实施、评价以及设置等方面改革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许甜  谢维和  
继《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以下简称《知识与控制》)和《未来的课程——从"新教育社会学"到学习的批判理论》(以下简称《未来的课程》)先后在中国出版,并在教育界传播之后,英国著名教育学家麦克·扬的第三本著作《把知识带回来——从社会建构主义到社会实在论》(以下简称《把知识带回来》)又将与中国的读者见面。这种对一位著名教育学家的思想理论进行的系统而非零碎的翻译、出版与介绍,不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文静  林峰  
在以培养知识创新人才为己任的现代职业教育中,建构主义学习观可以帮助职业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笔者阐述建构主义学习观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贺卫东  
建构主义主张人的学习是主体不断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经验的过程,对自己知识结构反复重构、更新,从而使学习者在修正中让自己的认识趋于接近世界的真实,这种观点对于以生活、社会为内容的语文阅读教学尤有借鉴作用。阅读是读者感知理解文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法避免读者的经验介入,但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忽略了阅读主体,建构主义学习观将给阅读教学新的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孔宪遂  
本文是关于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流行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综述性研究并探讨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文章共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观点 ;第二部分较详细地说明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教学观 ;第三部分归纳和分析了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根本区别 ;第四部分重点推荐建构主义的几种主要教学模式。通过讨论 ,文章在第五部分揭示了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志红  
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结合高校职业规划课程,从教师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给教学实践带来的启示,提出了教师角色转变和持续学习理念、"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多种模式灵活教学方法、建立"第二课堂"和全站式服务体系等有益的教学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虹  从均广  
翻转课堂在国内的逐渐兴起促发了我们思考其出现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价值。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与翻转课堂的诉求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性。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从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与翻转课堂的联结出发,分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翻转课堂的启示,并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对其本土化发展做了简要评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雪琼  杨茜好  钱俊希  
边界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边界代表着一种空间秩序和空间关系,是解读边境地区社会与文化关系形成过程的一个关键维度。由于边界所界定的空间秩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边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学界对边界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给予了持续关注。近年来,学者们逐渐从社会建构的视角重新诠释边界。边界不是地图上僵化的线,它所界定的空间关系与空间秩序,以及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亦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国家与草根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与空间实践不断再生产与再建构。国家通过边界的营造刻写意识形态与国家认同,而普通社会群体对边界亦有着复杂的响应、调适与抵抗。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和变化的大环境中,边界凸显了新的意义和功能,重新认识边界如何打破旧的空间秩序并划定新的秩序,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边界的内涵、边界的社会文化意义和跨边界实践3个方面出发,阐释建构主义下的边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意义,并挖掘边界研究对国内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麻彦坤  
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代表了建构主义的两种不同范式,两种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识又有分歧。为了能够联合起来,实现两种理论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两者需要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相互参照,积极反省,主动借鉴,互动互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太年  
本文分别从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三个层面探讨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识别三个层面的建构主义各自力图回答的问题。文章认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回答的问题是知识是什么、从哪里来及其和认识对象、认识主体的关系问题,主要是一个哲学问题;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回答的问题是人类和个体是如何学习的问题,是对学习发生过程的实然性的描述,主要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基本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要探索与建构主义知识观和/或学习观相一致的教学实践方式,是一个应然性的、规范性的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约翰逊F·奥斯本  张红霞  孙志凤  
本文作者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科学教育中建构主义的弱点进行了分析,对其成功之处给予了肯定。本文所倡导的一种温和的实在论,试图对科学研究过程进行更好的解释,而且对相关的教学论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