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6)
- 2023(8114)
- 2022(7228)
- 2021(6771)
- 2020(5961)
- 2019(14114)
- 2018(13995)
- 2017(26973)
- 2016(14857)
- 2015(17113)
- 2014(17128)
- 2013(16978)
- 2012(16051)
- 2011(14424)
- 2010(14742)
- 2009(13530)
- 2008(13717)
- 2007(12605)
- 2006(10758)
- 2005(9638)
- 学科
- 济(62393)
- 经济(62328)
- 业(41423)
- 管理(40257)
- 企(33385)
- 企业(33385)
- 方法(27988)
- 数学(24504)
- 数学方法(24227)
- 农(18673)
- 中国(15783)
- 地方(15281)
- 财(14764)
- 业经(12980)
- 农业(12383)
- 贸(12260)
- 贸易(12256)
- 学(12165)
- 易(11852)
- 制(10986)
- 和(9973)
- 理论(9202)
- 务(8901)
- 财务(8874)
- 银(8855)
- 财务管理(8846)
- 融(8833)
- 金融(8830)
- 银行(8830)
- 技术(8651)
- 机构
- 大学(213038)
- 学院(212528)
- 济(85218)
- 经济(83198)
- 管理(80908)
- 研究(71846)
- 理学(69215)
- 理学院(68348)
- 管理学(67165)
- 管理学院(66734)
- 中国(53808)
- 京(45779)
- 科学(44722)
- 财(38487)
- 农(37067)
- 所(36610)
- 中心(33933)
- 研究所(33273)
- 江(33242)
- 业大(31939)
- 财经(30673)
- 范(29746)
- 师范(29493)
- 农业(29275)
- 北京(28763)
- 经(27559)
- 州(26391)
- 院(25725)
- 经济学(25385)
- 师范大学(23673)
- 基金
- 项目(138477)
- 科学(107351)
- 研究(102269)
- 基金(98180)
- 家(85890)
- 国家(84773)
- 科学基金(71298)
- 社会(62589)
- 社会科(59119)
- 社会科学(59096)
- 省(54920)
- 基金项目(52549)
- 教育(47337)
- 划(46264)
- 自然(46056)
- 自然科(44882)
- 自然科学(44867)
- 自然科学基金(44054)
- 编号(43161)
- 资助(40152)
- 成果(35605)
- 重点(31117)
- 发(30640)
- 部(30566)
- 课题(29776)
- 创(28509)
- 科研(26645)
- 创新(26557)
- 大学(25963)
- 教育部(25922)
共检索到316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晓松
安倍上台后,积极推动修改宪法。围绕钓鱼岛争端,日本加强军事部署,采取演习、阅兵等手段威慑中国,表明绝对不会让步的决心。日本非法"购岛"一年多后,仍然执意在军事领域对中国强硬,在钓鱼岛争端中完全不顾中日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是日本新的国家战略。日本的国家战略在各个阶段的目标、手段和内涵是不同的。80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曾根康弘打着"战后总决算"的旗帜,追求政治大国化。安倍上台后,日本的国家战略面临新的转型。他提出"摆脱战后政治体制",追求军事大国化。
关键词:
日本 安倍内阁 军事大国化 修改宪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超英
日本现行的1947年宪法,因限制军事化和和平主义特色而受到普遍赞誉,其中第九条规定“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被称为“和平宪法”。和平宪法为战后日本迅速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维护了亚洲和平稳定的环境,但却成为日本迈向政治和军事大国的障碍。进入21世纪,日本修宪步伐正大大加快,自民党计划在2005年内提交最终修宪草案。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也纷纷提出修宪计划和提案,开始探讨修宪的具体程序和技术性问题,目前,修宪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及其影响将事关日本国家未来走向。
关键词:
日本 和平宪法 修改 现状 前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景欣
宪法监督制度在西方国家起源早 ,发展快 ,相对发达 ,基本成熟 ,始于18世纪 ,历经三个百年 ,嬗变为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专门监督等宪法监督制度的三种基本模式 ,确定了宪法监督机构的特定化、地位和权威的独特性、人员构成的高标准和任命的严格化、权利行使方式多样化、运行的程序化等完备、科学的宪法监督制度 ,已成为国家法治的不可或缺的支柱制度之一。我国本世纪确立的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将在21世纪全面展开、逐步实现 ,建立、健全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是依法治国目标实现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宪法监督制度的综合考证 ,力图为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提供模式参考
关键词:
宪法 法治 宪法监督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慎之
今年开年以后,中国的第一件大事恐怕无过于中共中央在1月22日向全国人大提出的要又一次修改宪法的建议了。我们的国家已定下了建设“法治国”的目标。宪法正是法治国的根本。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50年前成立,在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已经先后制定了四部宪...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音吉日嘎拉
蒙古国自1989年底开始受苏联东欧剧变的影响,颁布实施1990年的过渡性宪法。实行多党制、两院制的议会制。即第四部宪法。在此基础上经一年多的酝酿之后于1992年1月13日颁布了现行宪法。新宪法颁布实施近8年之后,于1999年12月24日由在议会中拥有席位的三党修改宪法。蒙古国通过本次修宪削弱了总统、宪法法院甚至议会少数党委员们的权力,扩大和加强议会多数党及其领导的权力,其结局是权力大集中。
关键词:
修宪 国家大呼拉尔 权力集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窦衍瑞
知识自由是公共图书馆最本质的历史使命和理念精神,是公共图书馆追求的核心永恒价值和终极目标。公共图书馆事业是国家积极为公民实现知识自由提供的条件和机会,是知识自由实现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应当承担的宪法义务。弘扬知识自由,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依托于对公共图书馆的法治保障。将思想自由纳入宪法的保障中,将保障公民知识自由权作为统一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公共图书馆的兴办主体、运行体制、经费保障、读者权利义务、信息与资源共享等内容作为公共图书馆法的主要内容,从而为知识自由构建法律软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保障读者、公共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知识自由 公共图书馆 核心价值 宪法保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海燕
2012年底,以"摆脱战后体制"为己任的安倍再次入主永田町。在半岛局势多变、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亚太、日本国内也危机重重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为实现"摆脱战后体制"的政治目标,安倍内阁大力推动修宪、强化军事力量、解禁集体自卫权等。安倍"摆脱战后体制"的实质是改变战后日本的国家战略定位,谋求日本的"正常国家"地位,目的是颠覆现有地区秩序,确立日本的地区领导国地位,这必将会极大地威胁亚洲乃至世界局势的稳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坚 赵杨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是理念法,具有"教育宪法"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和教育再生会议大力推动,教育基本法得以全面修正和实施。新教育基本法脱离了旧法"教育中立"的基本精神,失去了旧法的"宪法"地位,成为单纯的政府教育方针。
关键词:
日本教育基本法 修改 政府施政 教育宪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陈
虽自晚清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建设始终以国家建构为鹄的,但背后的意识形态,却经历了从民族主义卫生观向社会主义卫生观的深刻转变。后者集中体现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以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基本原则,这一崭新的卫生观与毛泽东所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国体”构建愿景相贯通,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理解我国当代宪法公共卫生条款的历史原点。然而,随着国家对于人权议题的越发重视,尤其是2004年人权入宪,现行宪法中长期保持稳定的公共卫生条款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但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该条款应做完全的权利化理解,更非可以从中直接推导出主观性权利,而是在这一条款内部形成了兼顾国家建构与权利保障的平衡结构,具体如何实现端赖立法机关的实践智慧。
关键词:
公共卫生条款 健康权 国家建构 国体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范立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宪法集中体现了社会对公共产品集体决策规则的选择。美国宪法的产生类似于霍布斯所主张的社会契约形成共同意志的过程。本文以公共财政的观点,从税收法定、税收分权和税收司法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宪法中涉税条款的意义,以图对我国税收法治化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
美国宪法 公共财政 税收法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
国家干预经济活动行为需要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尽管我国宪法和经济法中有相关经济体制和处理不良金融机构的条款内容,但是当前宪法对于政府如何正确处理不良金融机构仍然缺乏价值指引,存在着很大的不明确性。可以通过部门宪法的宪法解释模式,加强金融领域与法律规范间的互动,建立各部门法的宪法原则这一途径解决。部门宪法和国家宪法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伙伴关系。
关键词:
金融秩序 宪法制约 宪法解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蔡亮
"积极和平主义"被安倍内阁定位为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的基本理念,意指日本要从一直以来的"热爱和平"、"支持和平"国家转变为积极"缔造和平"的力量。但其本质是安倍借和平之名行修改宪法、扩充军备,行使集体自卫权之实和炒作"中国威胁论"的重要抓手。它具有理念的偷换性、目标的两全性及路径的危险性这三重特性,意味着日本战后安全政策的巨大转变,势将进一步导致本已陷入僵局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晓松
冷战后,日本借鉴英国议会内阁制,改革政治体制,推进首相集权,寻求政治、军事大国化。日本废除中选举区制,实施小选举区和比例代表并立制,以"简单多数决定型"议会内阁制取代"合意型"议会内阁制。选民投票选举候选人就是挑选首相、执政党和执政党政策纲领,政党政策、信誉以及党首人气决定选举结果。政治改革限制政治家个人收受政治献金,政府给予政党补助金。党首掌握政治资金分配权和政党公认权,容易控制党内议员。安倍首相以安倍经济学吸引选民,以右倾保守政策吸引日本会议等右派团体,取得四次国政选举胜利,建立了自民党"一党独大"体制。日本行政改革加强了首相官邸权力,建立了辅佐首相的行政机构,安倍首相成为二战后最强首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晓松
冷战后,日本借鉴英国议会内阁制,改革政治体制,推进首相集权,寻求政治、军事大国化。日本废除中选举区制,实施小选举区和比例代表并立制,以"简单多数决定型"议会内阁制取代"合意型"议会内阁制。选民投票选举候选人就是挑选首相、执政党和执政党政策纲领,政党政策、信誉以及党首人气决定选举结果。政治改革限制政治家个人收受政治献金,政府给予政党补助金。党首掌握政治资金分配权和政党公认权,容易控制党内议员。安倍首相以安倍经济学吸引选民,以右倾保守政策吸引日本会议等右派团体,取得四次国政选举胜利,建立了自民党"一党独大"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森林
"有主见的外交"的新理念是安倍首相面对小泉内阁外交的困境和僵局寻求突破的产物,既是对小泉内阁外交路线的一种修正,也是安倍首相个人风格特点的一种彰显。其基本内涵包括:加强亚洲外交改善睦邻关系,提升欧洲外交拓宽战略空间,维持日美同盟提高自身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加大"争常"力度。这一理念对新内阁以来的日本外交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受制于国内国际诸多因素,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