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9)
- 2023(9112)
- 2022(7900)
- 2021(7294)
- 2020(6487)
- 2019(14716)
- 2018(15024)
- 2017(28473)
- 2016(15873)
- 2015(18577)
- 2014(19309)
- 2013(18765)
- 2012(17992)
- 2011(16190)
- 2010(16596)
- 2009(15621)
- 2008(15931)
- 2007(15021)
- 2006(13028)
- 2005(11733)
- 学科
- 济(65147)
- 经济(65064)
- 管理(50041)
- 业(46752)
- 企(38723)
- 企业(38723)
- 方法(31226)
- 数学(26957)
- 数学方法(26619)
- 农(18381)
- 财(18246)
- 中国(17008)
- 学(16421)
- 技术(15114)
- 制(14030)
- 业经(13587)
- 理论(12646)
- 贸(12263)
- 贸易(12260)
- 地方(11963)
- 易(11896)
- 农业(11856)
- 务(11708)
- 财务(11662)
- 财务管理(11629)
- 企业财务(10995)
- 银(10722)
- 银行(10673)
- 和(10657)
- 体(10340)
- 机构
- 大学(241925)
- 学院(240023)
- 济(92136)
- 经济(89832)
- 管理(89425)
- 研究(81974)
- 理学(75582)
- 理学院(74735)
- 管理学(73210)
- 管理学院(72766)
- 中国(61843)
- 科学(53155)
- 京(52799)
- 农(46814)
- 所(43703)
- 财(43328)
- 研究所(39623)
- 业大(39208)
- 中心(39084)
- 江(38649)
- 农业(37284)
- 财经(33921)
- 北京(33230)
- 范(32240)
- 师范(31823)
- 州(30666)
- 经(30500)
- 技术(29806)
- 院(28767)
- 经济学(27529)
- 基金
- 项目(153999)
- 科学(118094)
- 研究(111213)
- 基金(108055)
- 家(95283)
- 国家(94496)
- 科学基金(78718)
- 社会(66875)
- 社会科(63120)
- 社会科学(63096)
- 省(61541)
- 基金项目(56898)
- 教育(52078)
- 划(51816)
- 自然(51098)
- 自然科(49892)
- 自然科学(49873)
- 自然科学基金(48980)
- 编号(47430)
- 资助(45185)
- 成果(40401)
- 重点(34904)
- 部(33687)
- 发(32608)
- 课题(32481)
- 创(31555)
- 创新(29648)
- 科研(29551)
- 项目编号(29260)
- 计划(29070)
- 期刊
- 济(103418)
- 经济(103418)
- 研究(67013)
- 中国(51582)
- 学报(44287)
- 农(42146)
- 科学(37147)
- 财(36496)
- 大学(31945)
- 管理(31243)
- 学学(29768)
- 教育(29627)
- 农业(28310)
- 技术(24768)
- 融(19912)
- 金融(19912)
- 图书(17336)
- 财经(17186)
- 业经(16558)
- 经济研究(16129)
- 业(15656)
- 经(14789)
- 技术经济(13713)
- 问题(13685)
- 版(13245)
- 理论(12519)
- 科技(12216)
- 统计(12144)
- 书馆(11762)
- 图书馆(11762)
共检索到365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传义 张卫平
声像媒体及技术是信息的重要传递工具和手段。本文从信息量、直观性、人机交流、存贮密度和传递速度等方面,对其效用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新
随着声像媒体技术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地方文献工作的绩效,为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与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和途径,地方文献载体也呈现出多样化、媒体化和数字网络化的发展。文章阐述声像媒体技术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更有效地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与研究。
关键词:
地方文献工作 声像媒体技术 应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马哲明
【目的/意义】目前手机已经成为网民上网的主要工具,智能通讯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促进了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研究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及转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研究了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的基本要素及信息传递和转化的动力,阐述了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的支撑理论,构建了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及转化模型,分析了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及扩散机制。【结果/结论】社交网络媒体信息传递及转化机制研究成果可以为企业等组织开展产品、服务以及品牌等信息的营销推广提供指导。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网络媒体 信息传递 信息转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邝宁华 胡奇英 杜荣
知识传递是知识创造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从知识特征入手,分析根据知识特征如何选择合适的知识传递媒体。首先,本文定义了知识歧义性,论证了知识歧义性与性息歧义性的本质一致,并指出减少歧义性的根本途径都是组织学习;然后论证知识歧义性是选择知识传递媒体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指出知识的隐性特征是选择知识传递媒体的重要影响因素;然后引入信息富裕和媒体富裕的概念,得到知识特征与媒体富裕匹配规律,即知识的隐性特征越强,所需的媒体富裕度越高,最后用已有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该规律的正确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本文首先探讨和分析媒体的教学功能,集中介绍本文作者提出并发展的一种媒体教学功能分析系统:功能结构方阵图,进而论述了8个功能维度:表现力,认知目标,控制交互,参与性,受众面,成本结构,使用技能和设计要求.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讨论了围绕着课程、师生、资源和教学4个范畴展开的媒体的选择与组合.这些内容构成了远程教育中教学媒体理论及其实践应用的核心部分.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媒体教学功能 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绍华 方清华
本文从考察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出发,从认知、技术、社会3个方面对信息传递中的信息损失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信息模型和内容识别机制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信息的传递损失。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莫淑坤 洪晓青 赵秀荣
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理性构建与开放教育教学的深度改革是确保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成功转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以云技术和云服务支撑的"云端学习"正渐行渐近,现代信息技术与开放教育的深度融合直接或间接地带来教学、管理、服务、系统等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网络平台和教学媒体(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两大核心支撑必然成为教学改革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开放教育的教学媒体(资源)在学习支持中对学生的认知支持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层级性、多样性以及所处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这种"作用"程度会受到诸多影响,因此需要针对电大系统特点和地区差异性,在教学媒体(资源)选择上采取不同的组合与传...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胜娟 孙炳文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使计算机从单一媒体的文字型数据管理步入到新一代图文声像多媒体的信息管理。本文阐述了防化科技档案计算机管理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的档案原文的录入、存贮和重现,多媒体数据的综合表现,动态图像的显示等技术难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陈光 丁洪玲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网络的普及,新媒体异军突起,不仅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也给声像情报带来全新的理念。文章通过对声像情报和新媒体两者在创作和传播特点方面的比较,分析了声像情报存在的不足,并从产品创作,以及内容的采集和加工能力等方面指出了新媒体背景下声像情报的出路。
关键词:
新媒体 声像情报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本文论述远程教育中的教育资源、教学媒体和教学设计。文章从讨论资源、环境和材料,以及媒介和媒体、技术和媒体等基本概念出发,明确界定了资源、媒体和环境三个主词。用媒体表示所有应用于教与学过程的实物资源,主要包括设施、设备和材料;用环境表示所有有利于教与学的环境资源,即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人际交流、环境和情境;而用资源表示所有可被教与学利用的实物媒体和活动环境。文章进而论述远程教育教学系统中的课程开发和学习支助服务两大功能要素,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系统开发,以及教育技术应用对远程教育中学生、教师和院校的影响。最后,对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界的若干实践和学术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评述。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教育资源 教学媒体 教学设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本文论述了远程教育中应用的教学媒体的本质、分类和特征.文章首先讨论了教学媒体的作用性质,指出教学媒体是传递和呈现教学信息的载体,同时可看作是人体感官和大脑的扩展、延伸和加强;综述了教学媒体的多种分类及其意义,并提出了传统媒体、视听媒体和电子媒体三分法的新分类体系.随后,文章探讨国际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界围绕教学媒体的本质展开的争论,集中介绍了以克拉克为首的`无差异论'和以贝茨为代表的`差异论'的主要观点.文章最后讨论了媒体教学特征及其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教学媒体 本质 分类 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