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7)
2023(10300)
2022(9029)
2021(8252)
2020(6956)
2019(16266)
2018(16129)
2017(30323)
2016(16678)
2015(19064)
2014(19563)
2013(19679)
2012(18990)
2011(17557)
2010(18111)
2009(16641)
2008(16704)
2007(15324)
2006(13582)
2005(12498)
作者
(52233)
(44000)
(43822)
(41507)
(27795)
(21251)
(20040)
(17368)
(16519)
(15805)
(15007)
(14622)
(14129)
(14045)
(13820)
(13539)
(13531)
(12973)
(12682)
(12650)
(11184)
(11134)
(10820)
(10080)
(10033)
(9959)
(9875)
(9796)
(8961)
(8904)
学科
(79957)
经济(79880)
(44551)
管理(43849)
(33739)
企业(33739)
方法(31548)
数学(27559)
数学方法(27349)
中国(23807)
(22952)
地方(22774)
业经(17114)
(17114)
(17109)
农业(15584)
(15041)
贸易(15031)
(14461)
(13903)
(13260)
银行(13218)
(13056)
金融(13054)
(12763)
地方经济(12757)
(12084)
(12070)
环境(11877)
技术(10686)
机构
学院(250981)
大学(250321)
(103396)
经济(101080)
研究(93719)
管理(90251)
理学(76288)
理学院(75197)
管理学(73828)
管理学院(73344)
中国(71055)
科学(59318)
(55369)
(50443)
(48939)
(47185)
研究所(45716)
中心(42013)
(40186)
业大(39018)
农业(38509)
财经(36487)
北京(35833)
(35806)
师范(35447)
(33306)
(32879)
(32236)
经济学(31317)
(29843)
基金
项目(158688)
科学(122882)
研究(115063)
基金(111524)
(98137)
国家(97238)
科学基金(80896)
社会(70804)
社会科(66918)
社会科学(66896)
(63311)
基金项目(59119)
(53829)
教育(52529)
自然(51937)
自然科(50663)
自然科学(50646)
自然科学基金(49734)
编号(47593)
资助(45990)
(40082)
成果(39582)
重点(36732)
(34746)
课题(34119)
(32333)
发展(31949)
(31423)
科研(30431)
创新(30280)
期刊
(123542)
经济(123542)
研究(76244)
中国(55582)
(45516)
学报(42172)
科学(38787)
(36362)
管理(32902)
大学(30732)
农业(30648)
教育(29522)
学学(28795)
(25708)
金融(25708)
技术(21679)
业经(21445)
经济研究(19535)
财经(18053)
(16756)
问题(16487)
(15533)
(13304)
技术经济(13025)
商业(12770)
资源(12745)
图书(12455)
(12415)
世界(11928)
理论(11806)
共检索到393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雨  
作为超越宗教、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巨大差异的美国与沙特关系,已延续六十多年。在基于石油、地缘政治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美沙双方结成非正式的联盟关系,协同因应潜在的安全威胁。"9·11"事件使美沙"特殊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相互不信任和分歧暴露无遗。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权力格局的变化与中东地区力量态势的演进,沙特积极发展与中国等新兴力量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试图寻求国家安全利益的多元化。尽管美沙双方在地区安全事务上仍将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但安全利益一致与根本价值冲突交织的美沙关系将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联明  汪霞  
答辩时间2012年1月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高深知识在国与国之间的越境流动,它以国家政策为重要导向,以人员流动、课程教学、科研合作、境外办学等活动为主要方式,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能力的人才。国际化不仅己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向,而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快速发展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孙维  温东琰  
本文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特点以及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所受的影响 ,提出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本文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国际金融形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剖析了金融全球化趋势、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对人民币产生的影响 ,提醒有关部门作好充分的准备 ,及时调整政策 ,吸纳投资 ,积极参与亚洲地区金融合作 ,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延园  
一、劳动争议现状分析和考察 1.调解委员会受理案件的数量及成功处理争议数量逐年减少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先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经调解不成,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选择直接向仲裁委员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全  
自1991年,原苏联宣布解体,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之后,俄罗斯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是世界各国都很关心的问题。最近,俄罗斯的有关机构对俄工业近10年来的发展变化做了计算。根据这项计算,与解体前相比,工业生产规模发生了大幅度下降,但1998年9月以来出现了回升趋势,2000年上半年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并已取得比1999年同期增长10%的好成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天唯  
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所得税会计从产生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占据主流地位的演进过程,并解释所得税会计发展变化的原因:两权分离是确认所得税性质为利润分配的基础,证券市场的高度发展促使所得税的性质转变为费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改变所得税费用的计量方法,会计目标定位引导所得税费用的计量观念发生转变,会计的国际趋同推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主流地位的形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广  孙乃纪  李冬冬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对经济拉动作用影响巨大。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重视增长发展模式,居民消费率较偏低,在城乡、省际、区域、阶层之间具有差距,妨碍了我国消费增长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本文根据相关理论,以1997-2011年数据对我国省际消费数据进行了检验,分析了区域居民消费的变化趋势,从空间和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不同省际居民消费的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分析了相关原因,并进一步从城镇化、消费、区域协调发展等给出了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亚萍  
本文主要研究零售业的发展变化、成长空间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并指出了2012年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三大变化,即店商加快发展电商业务,零供关系出现改善迹象,店商向便利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文章阐述了未来店商的三个发展空间,即农村市场的培育,城市市场的调整,店商市场的融合。并且提出了零售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从关注竞争转向关注消费,从售卖商品转向售卖感觉,从洗脑转向育脑,从人防转向技防。我国零售业必将从"漏斗型"产业转变为"支柱型"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宝忠  
工业建筑本质上作为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作为一种公认的房屋类型始于19世纪。在工业革命时期,为了建造容纳机械化制造设备的生产空间、建筑师和工程师探索和开发了钢铁、玻璃和混凝土技术,工业建筑在当时成为社会现代化的象征。工业建筑的出现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工业建筑有它固有的特性。受工艺、结构、经济及传统观念的约束,留给建筑师发挥、创造的余地极小。在这种环境氛围的长期作用下,我国传统的工业建筑一般都比较呆板,缺乏个性,深深地打上了计划经济模式在工业建筑上的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对工业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师应顺应社会的要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勤  
语言词汇是发展的,变化的,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是发展的,变化的。我们现在常讲传统,传统也是发展的,变化的。这些东西都不是凝固的、静态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崎右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外向型经济在总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快速增加,并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崛起起到了巨大的发动机作用。但是,外向型经济是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姑且不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今年美国的9.11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己逐渐凸现。据央行分析指出,在外贸、外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秦宣仁  
“9·11事件”后的大国关系格局在不断调整,事态的发展让人有点目不暇接。美欧在阿富汗问题上显现出来的矛盾,反映了美国的单边主义并未有所收敛;美国强行退出1972年苏美签署的《反导条约》,表明美对俄不屑一顾,美俄间的矛盾不可能轻易消除;美国军队意欲在中亚不走,一方面说明泱泱大国说话不算数,同时也证明美国在全球战略上的举措在不断增强;布什决定2002年2月21日访华,多少让人感到有些突然;俄美接近、中亚靠拢美国,人们担心中国会不会被要;美国借反恐怖正在抬升其全球战略;等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小慧  范金  王凯  
本文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对1990-2005年江苏省经济发展变化的源泉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第一,江苏经济增长长期主要靠消费拉动,中期则更多地依赖投资驱动;第二,技术变化长期对降低三次产业中间消耗需求发挥了显著作用,但中期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不大;第三,技术进步改善了对绝大多数行业的中间消耗,尤其是对采掘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第四,消费对现代服务业的促进作用较大,而资本形成对采掘业及部分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影响较大;第五,煤炭采选业、电力等行业总产出的变化受制于省际间净调出变化,而服装皮革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受净出口增加的影响,充分反映出江苏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的经济结构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如海  
“9·11事件”为中美改善关系提供了机遇 ,中美合作打击恐怖组织及其罪恶活动 ,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然而 ,美国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是通过打击恐怖主义巩固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因此对“9·11事件”后中美关系的改善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