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7)
- 2023(7307)
- 2022(6246)
- 2021(5722)
- 2020(5043)
- 2019(11637)
- 2018(11510)
- 2017(22553)
- 2016(12535)
- 2015(14429)
- 2014(14566)
- 2013(14792)
- 2012(14074)
- 2011(12632)
- 2010(12883)
- 2009(12108)
- 2008(12295)
- 2007(11392)
- 2006(9676)
- 2005(8847)
- 学科
- 济(58491)
- 经济(58438)
- 业(36357)
- 管理(35404)
- 方法(29531)
- 企(27057)
- 企业(27057)
- 数学(26504)
- 数学方法(26273)
- 农(17290)
- 中国(14801)
- 财(13640)
- 农业(11805)
- 贸(11564)
- 贸易(11558)
- 业经(11464)
- 学(11401)
- 易(11241)
- 地方(10886)
- 制(9451)
- 和(8368)
- 务(7907)
- 财务(7891)
- 财务管理(7866)
- 环境(7751)
- 银(7737)
- 银行(7705)
- 融(7671)
- 金融(7669)
- 理论(7620)
- 机构
- 大学(191197)
- 学院(189495)
- 济(82449)
- 经济(80844)
- 管理(72318)
- 研究(64044)
- 理学(62642)
- 理学院(61913)
- 管理学(60774)
- 管理学院(60426)
- 中国(48233)
- 京(40158)
- 科学(40103)
- 农(36879)
- 财(36477)
- 所(33674)
- 业大(30747)
- 研究所(30591)
- 中心(29607)
- 农业(29359)
- 财经(29210)
- 江(28863)
- 经(26530)
- 经济学(26273)
- 北京(25129)
- 范(24009)
- 经济学院(23988)
- 师范(23743)
- 州(22420)
- 院(22355)
- 基金
- 项目(124830)
- 科学(97556)
- 基金(90944)
- 研究(88717)
- 家(79803)
- 国家(79176)
- 科学基金(66908)
- 社会(56768)
- 社会科(53837)
- 社会科学(53819)
- 省(48640)
- 基金项目(48104)
- 自然(43345)
- 自然科(42370)
- 自然科学(42355)
- 自然科学基金(41609)
- 划(41152)
- 教育(41137)
- 资助(37797)
- 编号(35688)
- 成果(28818)
- 部(28374)
- 重点(28182)
- 发(26948)
- 创(25670)
- 科研(24375)
- 课题(24272)
- 教育部(24099)
- 创新(24071)
- 国家社会(23720)
共检索到277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易伟
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具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种职能,这些职能从不同的方面保障着各种重要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当前,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全力进行经济建设的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谭砚文 温思美 汪晓银
本文应用美国、日本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对鲍莫尔两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进一步拓展证明,两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关性较差,部分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农业部门还是一个技术相对"停滞"的部门。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是工业化初级阶段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应该是未来中国步入后工业化时期一项长期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服务业 劳动生产率 非均衡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琦瑞
生产力智能化是指生产力各要素的智能化。生产力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是劳动资料网络化、劳动过程虚拟化、劳动对象数字化。生产力智能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转变就业结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海峰 徐以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 王瑶 王淑军 王仁卿
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是关系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的内涵和建设途径的基础上,论证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生态补偿能惩罚生态破坏行为和奖励生态建设行为,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分析显示实行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我国生态文化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文化 生态经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课题组
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对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有关消费信贷的理论和实践,从工商银行苏州分行1999~2003年拓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阶段考察入手,分析了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经验、体会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战略规划,即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在强化营销、防范风险、整合机制、创新业务、构建资信体系和完善社会环境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理顺各种关系,努力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办成增长快、效益好、竞争力强的银行“精品”业务,推动商业银行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黎秀蓉
改革开放带来劳动关系的变迁,从而引起劳动法律的变迁,表现为从《劳动法》演变到《劳动合同法》。法律变迁的逻辑是对法律价值———正义和效率的追求和二者的统一,博弈论方法用数学工具阐释并证明了这一逻辑。根据逻辑推演,独立工会与罢工权是下一步法律变迁的方向。
关键词:
劳动关系 L-K博弈 合作均衡 惩罚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丁小浩
在中国特定的文化以及制度环境中,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所反映的教育与收入的关系究竟来自社会对教育的信号作用的认同,还是代表了教育确实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的贡献?教育的生产性功能和筛选功能究竟是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教育的生产性功能与信息性功能是否会有变化?变化的趋势又如何?本文通过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不同部门、不同地域的教育收益率进行对比,评估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教育的生产促进和筛选作用。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时点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教育收益率,验证教育的信息性功能与生产性功能变化的趋势,并从侧面检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进程。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筛选理 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保华 杨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者作为研究劳动法多年的学者,深感目前的草案一旦实施会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生冲撞,对企业的招聘机制、绩效管理、解聘机制、留人方案带来全方位影响。劳动立法应当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经验教训,对世界通行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予以尊重。
关键词: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辉
文章以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为例,阐述了产品标准化和环境法的相互促进作用,认为产品标准化的工作完善了环境法的体系并丰富了环境保护的手段,而环境法中已有的环境标准制度、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电子信息产品披露制度以及应该建立的绿色标准专项资金制度都可以促进产品标准化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品 标准化 环境法 互相促进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嘉
劳动法法典化,即要求全面总结我国劳动领域立法、司法和执法各方面成熟经验,对现行劳动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劳动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编纂劳动法典有利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法的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维护劳动法律规范的统一,补充劳动法律规范之不足。编纂劳动法典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治实践和劳动法学研究基础上持续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和法治特色,劳动法典编纂的体系结构应采"总分"结构,通过"先补齐单行法、后编纂劳动法典"的"两步走"径路实现。
关键词:
劳动法典 法典编纂 体系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