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4)
- 2023(13189)
- 2022(10689)
- 2021(9694)
- 2020(8121)
- 2019(18575)
- 2018(18565)
- 2017(35862)
- 2016(19787)
- 2015(22338)
- 2014(22632)
- 2013(22473)
- 2012(20717)
- 2011(18678)
- 2010(18983)
- 2009(18089)
- 2008(18210)
- 2007(16919)
- 2006(15119)
- 2005(13889)
- 学科
- 济(86623)
- 经济(86513)
- 业(62822)
- 管理(55204)
- 农(50916)
- 企(41237)
- 企业(41237)
- 农业(33635)
- 方法(32721)
- 数学(28736)
- 数学方法(28504)
- 业经(25541)
- 中国(24457)
- 财(22959)
- 制(21834)
- 地方(18425)
- 学(15588)
- 体(15487)
- 贸(14925)
- 贸易(14920)
- 发(14868)
- 易(14527)
- 银(14314)
- 银行(14283)
- 行(13613)
- 融(13087)
- 金融(13083)
- 务(12821)
- 财务(12784)
- 财务管理(12744)
- 机构
- 学院(291274)
- 大学(287885)
- 济(123425)
- 经济(120808)
- 管理(108804)
- 研究(99744)
- 理学(93160)
- 理学院(92183)
- 管理学(90685)
- 管理学院(90157)
- 中国(77672)
- 农(68162)
- 京(60417)
- 科学(59995)
- 财(57803)
- 农业(52300)
- 所(51319)
- 业大(48579)
- 中心(47355)
- 江(46895)
- 研究所(46025)
- 财经(44647)
- 经(40388)
- 经济学(37840)
- 范(37591)
- 北京(37443)
- 师范(37234)
- 州(36166)
- 院(34598)
- 经济学院(34263)
- 基金
- 项目(188539)
- 科学(147914)
- 研究(140675)
- 基金(135799)
- 家(117705)
- 国家(116608)
- 科学基金(99194)
- 社会(90449)
- 社会科(85318)
- 社会科学(85294)
- 省(75474)
- 基金项目(72291)
- 教育(63387)
- 划(61999)
- 自然(61308)
- 自然科(59794)
- 自然科学(59776)
- 编号(58888)
- 自然科学基金(58716)
- 资助(53769)
- 成果(48146)
- 重点(42375)
- 部(42337)
- 发(42223)
- 课题(40249)
- 制(39555)
- 创(38965)
- 国家社会(37601)
- 农(37379)
- 创新(36553)
- 期刊
- 济(146506)
- 经济(146506)
- 研究(85509)
- 农(71788)
- 中国(62547)
- 农业(48191)
- 学报(46780)
- 财(45705)
- 科学(43191)
- 大学(36441)
- 管理(36297)
- 学学(34663)
- 融(31260)
- 金融(31260)
- 业经(29403)
- 教育(28286)
- 技术(24593)
- 业(23201)
- 财经(22361)
- 问题(21044)
- 经济研究(20856)
- 经(19145)
- 版(17308)
- 农村(16195)
- 村(16195)
- 农业经济(15690)
- 世界(15678)
- 技术经济(14674)
- 经济问题(14287)
- 理论(13498)
共检索到444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信东 赵安顺
本文针对农村城镇化问题,分析了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以及制约农村城镇化的因素,指出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在于吸纳资金,吸纳资金的关键在于适宜的社区经济发展政策和乡镇企业的充分发展。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动力机制 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褚素萍
目前"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城镇化等等,这些命题的提出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年了,但为什么一直没能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呢?这是因为它们都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三农"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各种不协调因素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集中体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特别关注于经济结构的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有益的。而农村城镇化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吉峰
湖北与浙江农村城镇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文章在构建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体系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北与浙江两省共28个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湖北实际,围绕动力机制提出了湖北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动力机制 市域比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世泰 孙峰华
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不断趋于多元化。文章分析了其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以此来研究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建立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并以烟台市为例作了实证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围绕动力机制提出了我国农村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动力机制 结构模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佟伟铭 张平宇
在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过去几年吉林省实施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由此带来的乡村地区聚落,产业,土地等要素的变化对乡村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近年来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实际,通过陈家店村典型案例剖析,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和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陈家店村通过合村并居,发展农村合作社,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三个过程实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陈家店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自下而上模式的典型代表,以村委会为主要驱动力,通过整合村庄、土地、人口、产业等区域空间资源要素,积极带动村民就业转型,实现乡村振兴。陈家店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了农业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和居住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郝文渊 关鸿 马正南 李文博 徐瑾
借鉴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四维视角分析方法,构建城镇化动力因子指标体系,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基于西藏2000—2015年城镇指标体系的数据,对西藏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研究。面板分析表明:行政动力是西藏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内源动力和市场动力次之,外部动力的作用较弱,西藏城镇化发展更多地依靠中央和各省援藏资金、项目来推动。时序分析表明:1)近年来,西藏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行政动力的贡献度在逐步降低,内源动力和市场动力的贡献度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外部动力有明显的上升。2)城镇化发展的各个动力,有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林 龚新蜀
城镇化的动力结构是由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促成的。文章按照三次产业推动城镇化的逻辑顺序,构建了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指标体系:第一产业发展形成的推动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推进形成的二级动力或者叫做根本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形成的后续动力。通过对各动力因素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各动力因素对新疆城镇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傅小锋
青藏高原由于地处高寒偏远 ,社会经济长期处于落后封闭状态 ,社会经济基础薄弱 ,城镇发展缓慢 ,至1952年青藏高原全境解放时其城镇发展水平很低。其后四十多年来 ,青藏高原城镇得到了很大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由于自然与人文环境具独特性 ,青藏高原城镇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独具特色。高原城镇发展表现为总体落后 ,局部发展加速。城镇化现状特征表现为城镇数量少 ,规模小 ,城镇化水平低 ;城镇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空间上集中在河谷地区 ,呈沿交通线分布格局 ;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设施落后 ,职能单一 ,缺乏吸引与辐射能力 ,城镇间经济联系弱 ,未能形成高原城镇体系。高原城镇化主要动力是自上而下型的政府...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城镇化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波 耿达
日益加速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持续性向城镇迁移,基层农村文化现状呈现"空心化"与"格式化"特征:传统的基层社会关系结构逐步瓦解;农民文化需求不明确,表达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内生动力不足;农村社区文化认同日益弱化;农村旧的社会结构瓦解,新的社会结构正在探索建立过程中。调查显示,农村公共文化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逐渐步入类型分化、分途发展的道路。在当前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上,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需要设计一个社会各方力量合力参入的长效动力机制。
关键词:
农村文化 空心化 格式化 动力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凤鸿 伊文君
本文通过对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的剖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伴随发生、二者应当协调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以山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并研究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探索能够使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镇化和谐发展的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孟传慧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虽然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也因各种限制条件而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正向影响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城镇人口密度,带动城镇产业发展,最后扩大城镇的规模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从负面影响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冲击了城镇就业市场,增加了城市管理压力,制约了流动人口的自我发展,致使城镇发展失衡,进而降低城镇化速率和质量。在接下来的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政府必须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化的正向影响,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化的负面影响,方能推动城镇的可持续发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 城镇化 影响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蜜 肖磊
本文基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二元论,剖析了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的经济发展动力、政策体制动力与劳动力转移动力对城镇化进程的带动作用,以揭示欠发达地区人口大县城镇化动力的实质。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脱节,工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带动较小;由政府财政支撑的城镇服务设施建设与转移劳动力对当地的经济带动作用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较大。欠发达地区人口大县城镇化发展由于内生性动力不足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娜 王平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人口、经济、生活、景观和旅游五个方面对海南省2005—2014年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海南省综合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特别是2010年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后,综合城镇化水平提升较为明显。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海南省城镇化动力因子呈现多元化特征,内源力和市场力是海南省城镇化最主要的推动力,行政力对海南省城镇化影响也较为明显,外向力对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影响力较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小斌 邵燕斐
本文使用199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0-1权重矩阵、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与经济权重矩阵,采用较为前沿的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中国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集聚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结论显示:中国省域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本地区城镇化水平会受到邻近省域城镇化进程的显著影响;省域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俱乐部趋同,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城镇化率的高值集聚区,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率的低值集聚区;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三产业、教育水平、技术进步、社会保障与医疗保健支出对城镇化进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进程有负面影响作用。最后,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对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萌
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时间上表现出动态演进性,其动力机制也经历了由一元化、二元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化作为一种资本,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之中,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要素之一,但是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双向的过程。城市文化通过引领城市转型,提升城镇化质量;形成文化生产力,增加城镇经济张力;彰显人文精神,促进人口城镇化发展;培育文化生态,推动城镇文明发展;塑造软实力,加速城镇现代化进程等来驱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前,提升城市文化动力,应从五个方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文化 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