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2)
- 2023(12502)
- 2022(10045)
- 2021(9293)
- 2020(7732)
- 2019(17580)
- 2018(17449)
- 2017(34118)
- 2016(18795)
- 2015(21089)
- 2014(21379)
- 2013(21279)
- 2012(19780)
- 2011(17852)
- 2010(18108)
- 2009(16941)
- 2008(17163)
- 2007(15800)
- 2006(13844)
- 2005(12575)
- 学科
- 济(84543)
- 经济(84465)
- 业(57944)
- 农(50675)
- 管理(46513)
- 企(35910)
- 企业(35910)
- 方法(33617)
- 农业(33492)
- 数学(29889)
- 数学方法(29630)
- 业经(23382)
- 中国(22038)
- 财(20157)
- 学(17984)
- 地方(17441)
- 制(17107)
- 贸(14983)
- 贸易(14978)
- 易(14581)
- 发(14448)
- 银(12797)
- 银行(12768)
- 农业经济(12566)
- 体(12361)
- 行(12161)
- 务(12032)
- 土地(12016)
- 财务(12003)
- 财务管理(11971)
- 机构
- 学院(276193)
- 大学(272668)
- 济(113901)
- 经济(111495)
- 管理(102486)
- 研究(95108)
- 理学(88275)
- 理学院(87289)
- 管理学(85716)
- 管理学院(85229)
- 中国(73880)
- 农(69772)
- 科学(59822)
- 京(57510)
- 农业(53841)
- 财(50958)
- 所(49644)
- 业大(49089)
- 中心(45434)
- 研究所(45011)
- 江(43059)
- 财经(40507)
- 经(36861)
- 范(36496)
- 师范(36129)
- 北京(35490)
- 经济学(34665)
- 州(33798)
- 农业大学(33539)
- 院(33037)
- 基金
- 项目(182291)
- 科学(142589)
- 研究(132710)
- 基金(131893)
- 家(115760)
- 国家(114719)
- 科学基金(96854)
- 社会(84859)
- 社会科(80026)
- 社会科学(79999)
- 省(72452)
- 基金项目(70328)
- 自然(61520)
- 划(60120)
- 自然科(60017)
- 自然科学(59996)
- 教育(59423)
- 自然科学基金(58933)
- 编号(55162)
- 资助(52494)
- 成果(44547)
- 重点(41061)
- 部(40746)
- 发(40665)
- 农(38193)
- 课题(37186)
- 创(37164)
- 国家社会(35342)
- 性(35214)
- 科研(34997)
- 期刊
- 济(131092)
- 经济(131092)
- 研究(76918)
- 农(72872)
- 中国(57613)
- 农业(49204)
- 学报(48269)
- 科学(44143)
- 财(39523)
- 大学(36645)
- 学学(34930)
- 管理(31539)
- 融(28876)
- 金融(28876)
- 业经(27936)
- 教育(25389)
- 业(23748)
- 技术(21642)
- 财经(19945)
- 问题(19401)
- 经济研究(18898)
- 版(17197)
- 经(17082)
- 农村(15470)
- 村(15470)
- 农业经济(15383)
- 世界(14484)
- 资源(13714)
- 技术经济(13538)
- 业大(13493)
共检索到410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成仕 万有平
试析农村土地使用权商品化的历史必然性周成仕,万有平农村土地使用权商品化,是指农村现有的耕地、林地、荒地,在坚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还其商品属性,实行依法有偿转让。它随着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合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景骥 徐一丁 赵昌文
实行土地使用权商品化,变土地无偿、低偿承包为有偿承包,变土地使用权的无偿转让为有偿转让,才能对土地配置形成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这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在推动土地使用权商品化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采取相应对策以加速其进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明秋 李雯
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形成,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同时满足加快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生政权等多重目标下的一种理性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自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以来,该制度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村社会的公平、公正、保护耕地、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制 历史必然性 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大才
本文站在各个角度, 对当前土地使用权流动所面临的困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揭示了土地流动的主要障碍是土地使用权流动的内生机制和外部环境、条件均不成熟。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当前土地流动障碍的对策, 并进一步提出了土地证券化和土地股份公司制经营是土地流动和土地经营形式的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延松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在我国具有坚实的政策基础和现实条件 ,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耕地抛荒问题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实现了土地向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但在土地使用权转移过程中存在着以行政手段为主、暗箱操作、有法不依等非市场化操作现象。为解决此问题 ,应该选择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它不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而且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探索土地管理制度、反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土地使用权 转移 市场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恒富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这些人剩下的土地,正通过各种方式流转到那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手中。农地流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要使农地流转顺畅进行,必须形成规范的制度。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规范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海钦
通过对农户层面、农地经营权层面和乡村政权行为层面关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我们得出农地经营的收益、成本、产权界定以及乡村政权行为等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产生不同作用的结论,这对加快农村新一轮土地改革,加速农地规模经营,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意义重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霄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既是交易的场所 ,又是交易形成的经济关系 ,其市场规则作为一种制度性服务 ,是由基层政府提供和维护的公共物品。政府的重要任务是要帮助市场机制趋于完善 ,而不应该以市场发育不全为借口来随意扩大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利范围。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的知识对土地流转市场中政府干预市场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从中总结出了政府对市场不正当干预的要点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博弈 土地使用权 政府干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磊
土地作为农民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素,只有当其能够合理流动,自由地与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其他生产要素组合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但长期以来,土地的流转与生产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存在偏差,不能够与其他生产要素自由组合,导致农地利用陷入一个"数量悖论"。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在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条件下,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抛荒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从中可得到两点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安春
文章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农民增收的客观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管理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内在促进农地流转的实践中出现了转包、互换、转让、租赁、反租倒包、联合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和拍卖等数种类型。土地流转方式各有特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实践中不可强求一致。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深受农民的欢迎和好评,都要积极加以推广和倡导,在实施过程中予以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必然性 类型 反租倒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小平 孔喜梅
要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僵滞状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必须加快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而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生率低,地区不平衡且具体情况差异大。本文认为,土地私有化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要构建一种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农民利益 流转 股份合作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建华 罗从清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中两个互动的基本点 :一方面 ,农民增收会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另一方面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也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证 ,进而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心毅 吴萍
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而流转模式是决定土地流转成功与否的关键。将现行土地流转模式归纳为基础模式、新型模式和地方典型模式,对其优点、不足及适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表明有组织的流转模式更具有效率,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流转模式。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流转模式 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覃美英 程启智
一、引言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促进了农业的飞跃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目前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管清友、王亚峰,2003),其主要集中于农地使用权流转问题上。土地自由流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