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1)
- 2023(5825)
- 2022(5212)
- 2021(4811)
- 2020(4472)
- 2019(10434)
- 2018(10393)
- 2017(20778)
- 2016(11492)
- 2015(13211)
- 2014(13571)
- 2013(13573)
- 2012(12920)
- 2011(11647)
- 2010(11857)
- 2009(11468)
- 2008(11482)
- 2007(10532)
- 2006(8831)
- 2005(7950)
- 学科
- 济(48536)
- 经济(48483)
- 业(29643)
- 管理(29315)
- 方法(25403)
- 企(24629)
- 企业(24629)
- 数学(21857)
- 数学方法(21670)
- 财(12878)
- 农(12647)
- 中国(10991)
- 贸(10378)
- 贸易(10378)
- 易(10102)
- 学(9911)
- 业经(9477)
- 地方(8905)
- 制(8614)
- 务(8495)
- 财务(8480)
- 财务管理(8456)
- 和(8287)
- 理论(8263)
- 农业(8215)
- 企业财务(8039)
- 融(7177)
- 金融(7174)
- 银(6880)
- 银行(6860)
- 机构
- 大学(171531)
- 学院(168764)
- 济(69247)
- 经济(67758)
- 管理(62813)
- 研究(57177)
- 理学(53866)
- 理学院(53214)
- 管理学(52313)
- 管理学院(51966)
- 中国(42434)
- 京(36299)
- 科学(34759)
- 财(31590)
- 所(29862)
- 农(29481)
- 研究所(27097)
- 中心(26459)
- 财经(25445)
- 江(25420)
- 业大(25146)
- 范(24154)
- 师范(23958)
- 农业(23537)
- 北京(23109)
- 经(23005)
- 经济学(21638)
- 州(20150)
- 经济学院(19791)
- 院(19750)
- 基金
- 项目(107596)
- 科学(83351)
- 研究(79656)
- 基金(76758)
- 家(66150)
- 国家(65570)
- 科学基金(54939)
- 社会(49652)
- 社会科(47031)
- 社会科学(47013)
- 省(41799)
- 基金项目(40649)
- 教育(37313)
- 划(35704)
- 自然(34528)
- 编号(33937)
- 自然科(33678)
- 自然科学(33664)
- 自然科学基金(33074)
- 资助(31749)
- 成果(29200)
- 部(24718)
- 重点(24401)
- 发(23149)
- 课题(22632)
- 创(21840)
- 教育部(21168)
- 大学(20820)
- 科研(20792)
- 性(20734)
共检索到247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董肖曼
目前学术界对全球传媒中美国文化霸权形成的原因往往侧重于从单方面加以分析 ,本文认为 ,造成全球传媒中美国文化霸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它既反映了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力量 ,也和美国娴熟的媒体传播技巧以及美国文化低语境传播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全球传媒 美国 文化霸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永亮
美国人相信他们的那一套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他们有义务、有权利向全世界推广 ,从而把一个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世界用美国的价值观念统一起来。正是这种救世主式的狂妄引起了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美国霸权心理产生的根源既来自于二战后美国在全球国际体系中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地位 ,也源自于其独特的文化因素。具体来说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⑴美国的基督教文化 ,⑵美国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 ,⑶美国独一无二的全球实力。
关键词:
美国霸权 霸权心理 综合实力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祥福
全球文化霸权是当代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一种新形式,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扩张的延伸,是对广大第二、第三世界的文化殖民。但是,在这种殖民的背后,霸权与文化民族身份之间的对立一直在进行。面对霸权,中国文化如何自强自立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使中华文化在文化霸权背景下得以发展,最根本的途径是:秉持民族文化自豪感、对待它民族文化的融合度、文化创造力的发挥以及如何传承传统的优秀文化等。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霸权 中国文化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琮
近年来,有关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问题成为美国内外关注和争论的热点。本文在对战后美国实力地位的上升和相对衰落过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概括论述了有关美国地位是否衰落的两大观点,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有关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论争关系到当今世界一系列重大的全局性问题,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
美国霸权 国际格局 相对衰落 论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辉
霸权是一个现代概念,在当代这一角色由美国承担,它由资本的三种形式构成,并随主导性资本形式的变换呈泡沫式发展。在霸权发展的每一阶段,资本都与某一对象相结合,以获得增值、扩张霸权,却在下一阶段毫无顾惜地将其丢进霸权他者的垃圾箱。随着他者最高形式的萎缩,霸权也走到了其周期的末端,成为新霸权的他者。而他者能否成为新的霸权,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袁建军
二战以后,美国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地位,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具雄心的大规模国际制度建设进程,形成了自由主义霸权秩序。美国霸权以安全、政治、经济等领域全球性国际制度的创立为基础,以地区性军事同盟的确立为辅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利用国际机制推行霸权政策。冷战结束后,为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战略学术界相继提出了四种全球战略:新孤立主义、选择性介入、安全合作和优势战略等。未来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过程中,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对其全球战略进行全方位重塑,以期同时应对多种类型挑战,维护和强化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
关键词:
霸权 制度 美国霸权 全球战略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王静文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美国的逆差持续扩大,且顺差国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东亚经济依附于美国经济霸权的必然结果。由于对美国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存在着双重依赖,东亚地区成为当今美国经济霸权最重要的支撑者。正是由于双方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这种不对称地位,调整失衡的压力将主要由东亚来承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菩 李巍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将中国确立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印太”战略是美国同中国展开竞争以护持其霸权最为重要的战略框架。“印太”战略虽然最早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限于其有限的国际执行能力和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该战略总体上成效甚微。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全盘继承并大幅升级了这一新型国际战略,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太”地区全面回归区域多边主义,通过制度升级、制度创建与制度回归三种方式重构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区域制度体系以“规锁”中国;第二,以经济外交为抓手,在供应链、技术、基建和数字贸易等方面为“印太”框架注入经济合作动能,以夯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第三,从“美国优先”转向高度重视对盟友与伙伴的投资,积极打造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实现其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制衡中国的目标。拜登政府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对中国的区域外部环境形成更为严峻的战略压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菩 李巍
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将中国确立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其中“印太”战略是美国同中国展开竞争以护持其霸权最为重要的战略框架。“印太”战略虽然最早由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但限于其有限的国际执行能力和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该战略总体上成效甚微。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与中国展开竞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全盘继承并大幅升级了这一新型国际战略,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印太”地区全面回归区域多边主义,通过制度升级、制度创建与制度回归三种方式重构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区域制度体系以“规锁”中国;第二,以经济外交为抓手,在供应链、技术、基建和数字贸易等方面为“印太”框架注入经济合作动能,以夯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第三,从“美国优先”转向高度重视对盟友与伙伴的投资,积极打造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国家,以实现其在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制衡中国的目标。拜登政府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对中国的区域外部环境形成更为严峻的战略压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风云 赵静梅
本文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小信用评级机构迅速崛起,成为所有金融机构中的“霸主”的原因以及学术界对这些“金融霸主”的批评。我们的基本结论是,导致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获得全球性霸权的因素非常复杂,但美国监管当局的监管特许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尽管信用评级机构霸权短期内还难以撼动,但挑战和消解已经开始。中国的信用评级业还是一个弱势行业,它们在监管体制中已经边缘化。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面对着美国“霸权”公司的挑战。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声誉 垄断 监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葆珉
霸权货币体制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美国经济的衰落及美国滥用美元的优势地位正在导致美元的衰落,而欧元崛起与亚洲货币走强正在分割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由于美元的衰落与欧元的局限,人民币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世界货币。人民币担当主导货币将是中国崛起在政治与经济上成熟的标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新谦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保护其国内经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美国不仅要求西欧国家将取得援助的“必要条件”写进总报告,而且还必须体现在双方签订的一系列双边协定和《1948年对外援助法》中。不惟如此,在具体执行马歇尔计划的过程中,美国又附加了诸多苛刻的条件。这样,美国的霸权和受援国的主权之间就出现了激烈碰撞。然而,由于西欧国家在战后经济重建中有求于美国,为了获得援助,它们不得不以牺牲主权为代价。
关键词:
马歇尔计划 附加条件 西欧 霸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晓文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印两个新兴大国的崛起以及印度洋地区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上升,印度洋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重视。美国在将其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其在印度洋地区的利益存在。本文首先对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以及战略内容进行详细解析,之后从目标、影响和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对美国印度洋战略进行评估,从而更好地把握美国印度洋战略的发展态势以及对地区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 印度洋战略 霸权 地区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杨钺
随着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奥巴马政府多边主义的回归,国内外关于美国霸权衰落的论争再度兴起。本文将合法性概念引入国际政治分析,从探讨国际体系霸权合法性的角度出发,指出技术优势是美国霸权合法性的核心所在,并从设立标准、提供公共产品、控制舆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内在的作用原理。本文认为,在其科学技术水平仍然具有显著优势的今天,美国霸权的真正衰落仍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
关键词:
美国霸权 技术优势 合法性 国际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