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6)
2023(11589)
2022(9929)
2021(9124)
2020(7969)
2019(18636)
2018(18141)
2017(35367)
2016(19120)
2015(21699)
2014(21692)
2013(21623)
2012(20256)
2011(18173)
2010(18381)
2009(17197)
2008(17458)
2007(15728)
2006(13701)
2005(12556)
作者
(55028)
(46402)
(46237)
(44317)
(29459)
(22139)
(21220)
(18047)
(17390)
(16505)
(15653)
(15486)
(14824)
(14724)
(14631)
(14377)
(14068)
(13700)
(13420)
(13397)
(11643)
(11394)
(11219)
(10546)
(10546)
(10330)
(10293)
(10235)
(9420)
(9206)
学科
(78516)
经济(78401)
管理(58939)
(53495)
(44569)
企业(44569)
方法(34634)
数学(29973)
数学方法(29611)
(29543)
(21655)
中国(21561)
(20622)
业经(16959)
(16436)
地方(15561)
(15134)
贸易(15128)
(14705)
(14208)
(14204)
财务(14171)
财务管理(14127)
农业(13590)
财政(13494)
(13408)
银行(13373)
企业财务(13362)
(13029)
金融(13025)
机构
大学(279033)
学院(275054)
(116242)
经济(113860)
管理(104105)
研究(94314)
理学(89315)
理学院(88291)
管理学(86817)
管理学院(86266)
中国(71594)
(61675)
(58473)
科学(55830)
(48220)
(46059)
财经(45965)
中心(43357)
研究所(43135)
(42879)
(41537)
业大(39829)
北京(36991)
经济学(36882)
农业(36116)
(35698)
师范(35336)
财经大学(34033)
(33643)
经济学院(33350)
基金
项目(179505)
科学(141185)
研究(132596)
基金(130803)
(113630)
国家(112709)
科学基金(95984)
社会(85009)
社会科(80558)
社会科学(80536)
(69309)
基金项目(69065)
教育(61588)
自然(60507)
自然科(59109)
自然科学(59089)
(58716)
自然科学基金(58032)
编号(53479)
资助(53045)
成果(45179)
(41106)
重点(41030)
(38301)
(37652)
(37514)
课题(37229)
教育部(35546)
国家社会(35527)
创新(35131)
期刊
(129735)
经济(129735)
研究(85859)
中国(57627)
(51455)
学报(43188)
(41588)
科学(38814)
管理(38213)
大学(33121)
学学(30971)
教育(29956)
农业(27105)
(26289)
金融(26289)
财经(23577)
技术(23062)
经济研究(21236)
(20220)
业经(20133)
问题(17604)
(14878)
(14788)
(13568)
技术经济(13544)
理论(13132)
统计(12715)
财会(12200)
世界(12181)
商业(12163)
共检索到420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铁建  
社会交换域中传统影响和民众对民主的渴望导致了专权风格的叶利钦宪法,进而为普京时期的威权政治模式打下了基础。普京执政后,推行的这一整套相对集权的政策并不是普京的创造和发明。这种选择其实在1993年已经作出,千年以后的发展只是战术层面的一个调整,是对叶利钦时期政治遗产的整体性继承和局部性调整。原因在于,普京的作为都是在1993年宪法的框架内进行的。从法理角度看,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和他的连任,是完全符合宪法准则并按照这些准则实施的,宪法制度为俄罗斯总统权力的集中提供了法律保证。俄罗斯知识界和自由民主派对普京的一系列作法颇有微词,但普京在俄罗斯社会的支持度居高不下,这种状况可以用亨廷顿的一句话来诠释: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1]普京做了人民希望的事情,而不是普京自己想作的事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小凯  
有两种转轨模式,一种是中国和越南采用的,在这种模式里,市场取向和改革是在没有宪政秩序转轨的条件下实施的,另一种是东欧和俄罗斯采用的,在这种模式里,市场取向改革只是宪政规则转轨的一小部分。 萨克斯和皮斯特(Sachs and Pistor,1997)指出,在俄罗斯缺乏法治传统,在1992年1月到1993年10月的转轨第一阶段里,改革是在原有政权基础上实施的,在这个期间,由三个重要支柱:价格和贸易自由化、稳定化、私有化构成的经济改革开始进行。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莽景石  
战后日本宪政转轨的外生强制性决定了官僚制多元主义国家形态 ,由于三权分立不充分和诉讼成本昂贵 ,政府具有比西方国家的政府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在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具有比较优势 ,但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变之后其比较优势趋于消失 ,政府的比较优势变化成为决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绩效差异的制度变量。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为特殊利益集团所“俘虏”,摆脱长期萧条的根本出路则是进行内含了经济改革的宪政制度改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洪成  
试析俄罗斯经济转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李洪成叶利钦当选总统后,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明显加快,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开始了大规模的市场化转轨。俄罗斯经济转轨首先是以"休克疗法"开始的,但其后经历了政策缓和期和一段捉摸不定的摸索阶段,终于确立了"面向社会的市场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邢树东  
宪政税收是宪法上对税收核心规则或最高原则的创设与运用之政法过程的制度性规范,这一过程要求税收的每一个核心要素都受制于宪政税收。理论上,一个符合中国现实的宪政税收模型是人民代表的一致同意。因为国家和人民的基本关系其实是税收关系,所以必须在宪法上界定国家与人民的权力与权利、责任与义务并使其基本关系宪法化。实践上,应以宪政税收为基本出发点,修改宪法的涉税条款,不必出台税收基本法,并以宪法理念或精神指导税收法律体系或制度的构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曲振涛  刘文革  
中俄改革的比较研究 ,一直是新兴的转轨经济学关注的热点。1 998年俄罗斯爆发金融和经济危机 ,激进改革的支持者一度趋于沉寂。然而 ,从 1 999年下半年开始 ,俄罗斯经济出现转机 ,2 0 0 0年经济增长居世界第一 ,GDP增幅达 8 3 %。与此同时 ,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攻坚的中期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 ,渐进改革积累的矛盾日趋严峻 ,同时还面临加入WTO市场化改革滞后的外在压力。毫无疑问 ,中国经济仍要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在这一背景下 ,国内外经济学界又在进一步探讨中俄改革的道路和方式问题。本文是对目前讨论的一个著名观点“宪政转轨”论进行分析和批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敏  
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制度变迁的分析,总结了俄罗斯近年来货币政策的执行经历和经验教训。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立新  
1991年以来,俄罗斯经历了政治剧烈动荡和相对稳定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为制度变更和体制之争,第二阶段是权力斗争、两极分化和社会失范。俄政府通过确立宪政意识、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和缓和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初步实现了俄的政治稳定。从更深层次看,俄的政治动荡源于经济,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一国政治稳定的基础,政治稳定是一国实行经济转轨的根本保证。经济转轨必然要求变革政治体制,会带来一定的政治动荡,必须加大调控力度,但并非要求全盘否定政治制度。当前的权威主义政治未必一定能促进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实现根本的政治稳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晁坤  陈琦  
本文基于制度创新这一全新视角对中俄经济转轨进程的巨大反差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国家经济转轨是一个全面制度创新的过程,因此本文在对中俄经济转轨进行概括性介绍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经济转轨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对中俄经济转轨做了深层次的对比分析,进而得出了导致中俄经济转轨进程反差巨大的根本原因:中国渐进式的经济转轨过程符合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而俄罗斯断轨式的经济转轨过程违背了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良春  王常雄  
一、转轨绩效的差异在转轨过程中,政府行为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政府究竟是问题本身还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历来是众说纷纭。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被广泛理解为"扶持之手"(helping hands)对经济发展的支持,钱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兴龙  刘文革  
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俄罗斯经济便陷入了困境,叶利钦时期的"休克疗法"更加使俄罗斯经济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经济逐渐走出困境,不仅实现了政局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逐步恢复了其在世界经济的大国影响力。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反差?我们的观点认为正是普京的威权治国模式才使得俄罗斯经济重新崛起。中国和东亚一些国家威权治理的成功经验,反衬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宪政治理的弊端与缺陷,从而得出在经济发展初期,必须保证国家的权威,即实行威权治理。而在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必须适时由威权治理向宪政治理转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玉霞  
要正确评析俄罗斯私有化,必须把它放在俄社会制度大变迁的背景之下来看,唯此才能真正全面认识俄罗斯私有化的实质。不同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产权制度的变革在俄罗斯是社会制度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在经济领域最核心最关键的措施和体现,因此其目的、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键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长期处于制度非均衡状态 ,在叶利钦时代 ,其具有可持续性 ,制度创新潜在的动机和能力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动机和能力 ,经济绩效低下 ;普京时代 ,其具有不可持续性 ,制度创新潜在的动机和能力比较容易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动机和能力 ,在相对顺利的创新中 ,经济绩效也得到提高。由此观之 ,转轨模式对经济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是其决定性因素 ,经济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制度本身各要素的协调性 ,俄罗斯在新一轮的转轨中经济绩效的提高有赖于在加强国家作用的前提下实行社会财富结构的根本转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波,杨润华  
处于困境中的俄罗斯军工企业在产权、管理、采购、军转民、军品外贸、动员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变迁。这一变迁是公共选择的结果,从总体看其市场化变迁有利于提高军工企业的经济绩效,而对产权变迁的重视符合市场化变迁的一般要求。通过对军工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建立精干、高效的军工体系。产品的高科技化、管理的法制化,坚持军转民和加强军火交易将在俄未来的军工企业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