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4)
2023(5771)
2022(5127)
2021(4548)
2020(4135)
2019(9921)
2018(9866)
2017(19817)
2016(10919)
2015(12575)
2014(12697)
2013(12931)
2012(12208)
2011(11200)
2010(11277)
2009(10730)
2008(10899)
2007(10063)
2006(8390)
2005(7636)
作者
(32514)
(27296)
(27155)
(26207)
(17271)
(13033)
(12706)
(10695)
(10079)
(9673)
(9166)
(9089)
(8679)
(8628)
(8628)
(8591)
(8465)
(8057)
(8033)
(7913)
(6829)
(6717)
(6674)
(6311)
(6222)
(6172)
(6106)
(6011)
(5568)
(5457)
学科
(48410)
经济(48368)
管理(29718)
(29578)
方法(26304)
(24008)
企业(24008)
数学(23590)
数学方法(23418)
(12974)
(12275)
中国(10624)
(10033)
(9567)
贸易(9565)
(9294)
业经(8944)
(8636)
财务(8621)
财务管理(8600)
(8363)
地方(8318)
企业财务(8128)
农业(8004)
(7396)
(7357)
理论(7356)
银行(7336)
(6893)
(6886)
机构
大学(164364)
学院(162508)
(69446)
经济(67976)
管理(61924)
研究(53718)
理学(53375)
理学院(52777)
管理学(51909)
管理学院(51602)
中国(42361)
(34041)
科学(32839)
(31719)
(28923)
(27898)
中心(25939)
财经(25667)
研究所(25457)
业大(24863)
(24413)
(23249)
农业(23044)
经济学(22459)
北京(21318)
(21032)
师范(20831)
经济学院(20592)
(19469)
财经大学(19080)
基金
项目(105127)
科学(81773)
基金(76280)
研究(75982)
(66097)
国家(65570)
科学基金(55394)
社会(47960)
社会科(45415)
社会科学(45397)
(40841)
基金项目(40469)
自然(35721)
教育(35631)
自然科(34841)
自然科学(34828)
(34667)
自然科学基金(34243)
资助(32169)
编号(31335)
成果(25932)
(24221)
重点(23812)
(22273)
(21498)
课题(21159)
教育部(20765)
科研(20618)
大学(20105)
创新(20068)
期刊
(72315)
经济(72315)
研究(46202)
中国(28204)
(26065)
学报(26054)
(25173)
科学(22920)
管理(19648)
大学(19155)
学学(18097)
(18080)
金融(18080)
农业(16561)
教育(14808)
技术(13421)
财经(13145)
经济研究(12234)
业经(11515)
(11232)
问题(10223)
(9405)
技术经济(8813)
(8592)
统计(8537)
理论(8505)
商业(8250)
(8073)
实践(7711)
(7711)
共检索到234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远为  严飞  
近年来人民币在对外升值的同时,对内价值趋于下降,内外价值偏离的深层原因在于不对称的对外经济政策及不适宜的汇率政策。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化解内外价值的偏离应从消除不对称的对外经济政策和改革汇率体制入手,辅以其他政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彭国富  冯文芳  
近些年来,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现象日益显现,并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宏观调控带来了阻碍。为此,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危害、产生的根源、形成的机理以及应对之策等四个方面对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在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得出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现象的产生源自于外部冲击效应的结论。关于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问题的研究,应在进一步做好冲击源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要放在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的研究上,在研究过程中应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裴平  吴金鹏  
近几年来,人民币同时面临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双向压力。本文以“一价定律”为理论视角,分析了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表现及其危害,并从涉外经济政策层面探讨了内外价值偏离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纠正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炜  黄炎龙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对人民币内外价值的讨论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正面临着强大的升值压力。本文选取1995年1月—2006年1月的汇率、国内消费物价指数以及进出口总额的月度数据,利用SVAR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动态波动效应。结果显示,在受到结构性冲击后,汇率的波动与国内物价的波动呈现出反向变化趋势,违背了货币购买力平价规律,而与进出口之间的脉冲响应表现正常值,这表明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与对内价值存在一定偏离。本文最后针对这种偏离,试图从我国汇率制度性的安排上做出解释;实证结果同时检验了“购买力平价定律”的适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霞  
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作为一种新货币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失衡的重要表现。2005年7月至2016年5月的数据实证表明,外汇储备的增加引起人民币对外汇率持续上涨,外汇储备的增加通过外汇占款形式向我国经济社会输送货币存量,从而引起物价上升;外汇占款对物价具有长期的影响效应;满足货币存量M1和外汇占款增长条件下,物价和汇率将持续偏离;货币存量M1对物价的影响存在长期的滞后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远为  严飞  
在现有的涉外经济政策下,人民币内外价值不能相互转换和趋于一致,给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诸多危害。1.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狭窄。为了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买双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所产生的外汇,投放人民币基础货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剑平  杜成志  陈岚  
创建离岸人民币市场可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使在岸人民币市场依旧保持全球主导地位。随着资本管制放松,境内外联系日趋紧密,资本跨境转移难度下降,离岸人民币市场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究竟谁居主导地位也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Clemente-Montanes-Reyes的双结构断点模型来观察沪港人民币价格差异与政策公布和实施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断点使用了完全修正的普通最小二乘法(FMOLS)对关键变量进行回归,发现在诸多结构断点中对回归有影响的是无本金交割1月远期外汇上的两个断点,并且在两个结构断点上都显示出境内人民币市场因素占主导地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杨珂  刘东坡  
笔者运用不限制对称性和比例性的三变量模型,利用中国与OECD 34个成员国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不满足购买力平价理论,存在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进一步,根据实际汇率分解模型,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两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而且,相对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贸易品价格对一价定律的偏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平  季永宝  
2002年至今,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的同时,却出现对内贬值现象且愈发严重。本文从美元贬值、外向型发展模式和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三个角度解释了其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不同逻辑。进而为寻求币值背离的国际经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G20国家货币发展历程发现,币值背离存在三种表现形式且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普遍现象。在此基础上,根据汇率价格传导表现形式将货币内外价值关系归纳为内外价值一致、偏离和背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卜永祥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日、美等国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本文使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向量误差校正模型研究中国实际汇率,以及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的相对偏离,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峰  
本文描述了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认为这种货币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过度的货币供应量。同时,笔者认为造成该货币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不均衡。因此,保持人民币内外价值一致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着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平  季永宝  孟寒  
本文从国际视角切入,对比中日两大经济体的货币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其各自对外汇率与国内CPI的变化趋势以及国内货币供应量的情况等,得出中日两国在经济发展的特定时期都出现了货币币值背离现象。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产生该问题的具体原因,最后通过日本推行日元国际化和一系列金融改革解决币值背离问题的实践经验,提出消除人民币内外价值背离现象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徐惊蛰  
2020年4月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掉期点攀升至近年来高位,且持续高于“利率平价”隐含的理论定价水平约两年。贸易顺差、直接投资顺差扩大导致境内美元流动性充裕,银行近端卖出美元、远端买回美元的交易需求集中,导致外汇掉期市场供需失衡,是掉期点背离“利率平价”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债券的势头稳健,证券投资顺差延续,通过掉期开展利差套利的价格纠偏机制在此阶段较难发挥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田潇  
近年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我国境内,通过外汇管制渠道提高外汇储备,一方面造成外汇市场供给增加,给人民币带来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央行经常被动性购入外汇,造成外汇占款增多,在外汇占款日趋成为我国基础货币供应主渠道的情况下,我国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超额货币供应成为推动物价资产价格上涨的资金来源,人民币内外价值日趋出现背离趋势。本文认为,外汇管制使基础货币被动放大,放松管制使汇率波动和波动预期提高,二者合并产生了当前的货币现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晓芹  
2007年以来,外汇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人民币汇率总体走升。汇改以来至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CPI持续高位运行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引起了广泛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