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8)
- 2023(10960)
- 2022(9140)
- 2021(8508)
- 2020(7337)
- 2019(16826)
- 2018(16590)
- 2017(31858)
- 2016(17633)
- 2015(20270)
- 2014(20376)
- 2013(20227)
- 2012(18915)
- 2011(16896)
- 2010(16851)
- 2009(15985)
- 2008(16323)
- 2007(14760)
- 2006(12711)
- 2005(11867)
- 学科
- 济(77421)
- 经济(77348)
- 管理(51769)
- 业(48024)
- 企(38094)
- 企业(38094)
- 方法(34820)
- 数学(31216)
- 数学方法(31030)
- 财(26375)
- 中国(24288)
- 农(21423)
- 贸(16182)
- 贸易(16175)
- 务(16153)
- 财务(16126)
- 财务管理(16077)
- 易(15815)
- 业经(15602)
- 企业财务(15349)
- 制(15081)
- 地方(14459)
- 学(14335)
- 农业(13909)
- 银(12559)
- 银行(12534)
- 融(12090)
- 金融(12088)
- 行(11804)
- 和(10660)
- 机构
- 大学(256929)
- 学院(253926)
- 济(114250)
- 经济(112229)
- 管理(94113)
- 研究(91510)
- 理学(80442)
- 理学院(79529)
- 管理学(78364)
- 管理学院(77867)
- 中国(71732)
- 财(55699)
- 京(54775)
- 科学(53118)
- 所(46980)
- 财经(43251)
- 农(42514)
- 研究所(42326)
- 中心(41441)
- 经(39409)
- 江(37582)
- 经济学(37540)
- 北京(35155)
- 业大(35097)
- 经济学院(34056)
- 农业(33453)
- 范(32354)
- 院(32099)
- 师范(32064)
- 财经大学(32060)
- 基金
- 项目(162682)
- 科学(127855)
- 研究(119944)
- 基金(119892)
- 家(104261)
- 国家(103470)
- 科学基金(87543)
- 社会(78227)
- 社会科(74248)
- 社会科学(74229)
- 基金项目(62670)
- 省(60418)
- 教育(54571)
- 自然(53974)
- 自然科(52718)
- 自然科学(52702)
- 自然科学基金(51803)
- 划(51737)
- 资助(49735)
- 编号(47677)
- 成果(40370)
- 部(38021)
- 重点(37088)
- 发(35559)
- 国家社会(33687)
- 创(33057)
- 课题(32937)
- 教育部(32711)
- 中国(32094)
- 性(31569)
- 期刊
- 济(124377)
- 经济(124377)
- 研究(79640)
- 中国(50082)
- 财(46799)
- 学报(39185)
- 农(38968)
- 科学(35856)
- 管理(32667)
- 大学(29557)
- 学学(27742)
- 农业(26233)
- 融(25843)
- 金融(25843)
- 教育(23478)
- 财经(22476)
- 经济研究(21712)
- 技术(20098)
- 经(19318)
- 业经(17847)
- 问题(17264)
- 贸(15890)
- 业(15205)
- 世界(14209)
- 国际(14175)
- 技术经济(13058)
- 版(12390)
- 会计(12124)
- 统计(12028)
- 财会(11828)
共检索到386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鲁玉秀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开启了地方政府债券化融资的步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从"债务融资"到"债券融资"的过渡期,如何消化吸收大量的存量债务,以及如何规范化管理债券融资,做好存量债务置换,避免形成投资冲动下的更大负债,是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从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市场"化债券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投资等方面着手,规范化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存量债务 债务置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訸
文章梳理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态转变的过程,以2015年新预算法的颁布为分界点,通过规定地方政府增量债务的具体形态以及发行置换债券对存量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转换,实现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券化。文章进一步从债务人地方政府和主要债权人商业银行的角度,阐述了债务债券化机制的经济效果。文章最后对债务债券化进程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券化 双赢效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付莉 王訸
与2000年左右国有企业债务处置不同的是,本次地方政府的债务处置采取了首先进行债券化的方式,这是我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一项创新。本文的目的是对这项创新应用进行理论解释,着重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化是否是帕累托改进的?能否促进社会福利提高?本文首先对Qian和Roland(1998)的预算约束模型进行形式化,在此基础上引入区域产业结构、土地资源、地方政府积极程度及地方政府破产成本等因素,通过一个多期局部均衡模型,探讨地方政府项目收益、预算约束规则与社会总福利的关系。我们发现:硬约束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项目收益大于软约束条件;硬约束条件下的社会总福利大于软约束条件,而对于硬约束内部分类,本文区分了一般硬约束与严格硬约束,两种情况下社会总福利的大小与地方政府税收、政府积极程度、土地禀赋等因素有关;引入地方政府的破产成本之后,为了避免地方政府破产而引发极大的政府信用危机,在经济新常态与房价滞涨时期,一般硬约束而非严格硬约束可能是地方政府防范破产成本发生的最优选择,这也与财政部近期开始允许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可用于偿还存量债券债务的政策实践相一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文雯 江韫瑶
探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系统性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上市企业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越高;(2)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地方政府“显性扶持”和“隐性担保”行为作用于债券信用利差;(3)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提升影响在地方国有企业、违约风险高以及位于政府干预较强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4)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高,企业债券信用评级越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政策会削弱地方政府债务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提升作用。本文从债券信用利差角度,系统地探索了地方政府债务挤出企业信贷资源的影响和机制,对于全面理解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启示,研究结论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认识与防范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莹 王玉琳
以城投债信用利差与民营企业债信用利差数据为样本,本文采用短时窗事件研究法及面板回归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政策出台背景下,政府隐性担保对债券信用利差影响效果的变化。结果显示:政府隐性担保能够显著降低城投类债券的信用利差;而且债券主体信用评级越低,城投债信用利差低于民营债信用利差的程度越大,政府隐性担保对于债券信用利差的降低效果越明显。在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政策颁布的初期,市场对于"城投债具有政府隐性担保性质"的信仰预期并未出现明显的弱化,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降低程度甚至有扩大的迹象。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落实,政策叠加效应开始显现,政府隐性担保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降低效果减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叙果 崔沁馨 沈红波
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的过度负债主要是由财政分权和我国官员的晋升制度所导致。如果地方经济出现下滑,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地方政府很有可能难以偿还到期债务。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分析地方政府过度债务风险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就该问题引入与GDP挂钩的债券,通过数据模拟分析其在降低地方债务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地方债务 GDP挂钩债券 风险防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立
不断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务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之一。必须及早从体制和机制上扭转债务规模不断扩张的趋势 ,将债务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内。为此 ,要根据经常性债务与建设性债务分类治理、债务存量和增量分流解决的思路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县乡两级政府债务以经常性债务为主 ,通过调整事权财权、划分支出结构、控制经费开支等方法基本上可以解决。省市两级以建设性债务为主 ,难以通过增收节支方法得以解决 ,必须开辟新的替代性融资渠道 ,其中发行地方市政债券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可供选择的新途径。未来一段时间将是我国债券市场大发展的时期 ,...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刁伟涛 李潇璇 朱广印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市场化定价是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目标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构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以全面准确度量发债主体的债务风险,利用2015-2019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数据,基于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比照,从发行利差的风险溢价角度对专项债券的市场化定价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专项债券自身来看,其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发债主体之间的债务风险差异;但专项债券与一般债券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行利率扭曲,相对于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定价对债务风险的溢价程度明显偏低。上述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定价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化水平,但并不充分也不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