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6)
2023(9627)
2022(8199)
2021(8024)
2020(6809)
2019(16195)
2018(16061)
2017(28795)
2016(16987)
2015(20160)
2014(20663)
2013(19669)
2012(18688)
2011(17131)
2010(17224)
2009(15705)
2008(15790)
2007(14339)
2006(12303)
2005(11343)
作者
(45965)
(38585)
(38449)
(37104)
(24504)
(18493)
(17942)
(15114)
(14711)
(13860)
(13131)
(12908)
(12334)
(12161)
(12137)
(12132)
(12101)
(11478)
(11177)
(11053)
(9913)
(9572)
(9336)
(8787)
(8770)
(8750)
(8681)
(8573)
(7864)
(7750)
学科
(64102)
经济(64049)
管理(36256)
(33239)
方法(31859)
数学(28083)
数学方法(27811)
中国(26606)
(25709)
企业(25709)
教育(23227)
(17372)
(14874)
贸易(14869)
(14594)
(14542)
(14541)
理论(13832)
业经(11976)
(11278)
农业(11048)
地方(10786)
(10269)
教学(9738)
(9647)
银行(9627)
(9571)
(9280)
(9115)
金融(9112)
机构
大学(246091)
学院(235188)
(96279)
经济(94215)
研究(89033)
管理(79729)
理学(68341)
理学院(67334)
管理学(65956)
管理学院(65464)
中国(60902)
(54710)
科学(51595)
(44901)
(43394)
师范(43136)
(42450)
研究所(41047)
中心(38792)
教育(38085)
(36856)
北京(36290)
(35699)
师范大学(35502)
财经(34226)
业大(31846)
经济学(31414)
(31303)
(31246)
农业(29166)
基金
项目(149379)
科学(118288)
研究(117981)
基金(105227)
(90378)
国家(89490)
科学基金(74614)
社会(72757)
社会科(68628)
社会科学(68608)
教育(63171)
(57201)
基金项目(54291)
(51454)
编号(50241)
成果(45262)
自然(44459)
资助(43928)
自然科(43415)
自然科学(43399)
自然科学基金(42657)
课题(38454)
(36772)
重点(35624)
(33612)
教育部(32284)
大学(31779)
(31495)
(31052)
(30939)
期刊
(102264)
经济(102264)
研究(83962)
教育(64546)
中国(57454)
学报(35966)
(33040)
(32407)
科学(32182)
大学(29007)
管理(26909)
学学(24517)
技术(23133)
农业(22905)
(17997)
金融(17997)
财经(17883)
经济研究(17425)
(15614)
职业(15067)
业经(14292)
问题(14211)
(14192)
(13885)
图书(13280)
世界(12279)
(12124)
论坛(12124)
国际(12061)
技术经济(11102)
共检索到365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现象。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关系,明确了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因,并阐述了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关系的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鸣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凝聚全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而且具有极为深刻的感召力量和道德力量,是教育一代代人的宝贵思想资源。在世纪之交之际,我们强调要培养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在其中发挥着现实的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尚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我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大学生是国家之栋梁、民族之希望,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宇平  徐惠红  丁建霞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是时代的呼唤。高校要积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不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晓男  付秀荣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政治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这两个特点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利于应对多元文化渗透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利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利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利于改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通过传统文化入课堂、传统文化入实践、传统文化入课堂三个途径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弘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章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礼仪文化缺失的现状,积极探索两种文化融合共生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制度先行,构筑校园传承礼仪文化的保障体系;教学保障,构建礼仪教育的课程体系;形式创新,丰富多样的第二课程;环境熏陶,营造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和谐氛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蓉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要从立德树人的目标出发,重点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荣  荣霞  
在全球化时代,现代化带来的文化转型与多元文化并存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在多元文化视野下,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不断创设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优势,使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弥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缺陷、塑造和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晓波  
高校大学生的礼仪文化建设一直是高校教育的关注热点,大学生的礼仪道德表现不仅仅体现了其自身的道德素质,也代表了高校的教育成果。面对高校大学生礼仪意识的缺失,本文从礼仪文化的概念和意义着手,从自身、家庭、高校、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培养高校大学生礼仪意识的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璟萍  
大学生是即将走上就业岗位的特殊群体,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加强大学生职业礼仪教育要以职业礼仪为重点,结合未来就业岗位,分专业设置职业礼仪课程;要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把知识性和操作性、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纯梅  
开展礼仪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将高等教育与国际通行礼仪接轨,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深入探讨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对大学生开展礼仪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快社会化进程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把礼仪教育纳入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活动,同时也要加强对不礼貌、不文明行为的惩戒,使全社会形成尊礼、守礼的良好风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古广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呼唤具有和谐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礼仪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关键。文章首先阐述了礼仪教育在和谐人格构建中的功能,对当今大学生和谐人格与礼仪规范冲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大学生礼仪规范与和谐人格构建教育互动的德育改革思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于新时期思政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与推动作用,能够引导青年学生规范自身思想言行,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养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霞  
公民教育源于西方政治文化和教育理念,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在中国开展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中国公民,因而需要中国本土文化的参与。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具有自身的伦理特性。依照中国文化的伦理精神,中国公民教育必须在个体层面强调道德修养,在家庭层面强调义务感,在社会层面强调公德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