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8)
2023(7165)
2022(6290)
2021(5723)
2020(5025)
2019(11875)
2018(11552)
2017(22711)
2016(12351)
2015(14253)
2014(14720)
2013(14693)
2012(13926)
2011(12826)
2010(13004)
2009(12029)
2008(12176)
2007(11221)
2006(9564)
2005(8601)
作者
(37309)
(31630)
(31468)
(29887)
(19779)
(15192)
(14670)
(12598)
(11638)
(10998)
(10647)
(10499)
(9989)
(9941)
(9936)
(9892)
(9748)
(9456)
(9200)
(9039)
(7963)
(7739)
(7720)
(7113)
(7103)
(7052)
(6971)
(6901)
(6363)
(6362)
学科
(61512)
经济(61471)
管理(31172)
(30064)
方法(27831)
数学(24551)
数学方法(24367)
(22940)
企业(22940)
(20513)
贸易(20504)
(19860)
地方(16112)
(15606)
中国(13520)
(11756)
(11214)
业经(10503)
农业(10145)
(9542)
地方经济(9398)
关系(9011)
(8576)
(8537)
环境(8383)
(8107)
金融(8105)
理论(7621)
(7590)
银行(7566)
机构
学院(187157)
大学(186882)
(82899)
经济(81234)
管理(69165)
研究(65672)
理学(59645)
理学院(58939)
管理学(57970)
管理学院(57627)
中国(47819)
科学(40235)
(38784)
(34267)
(34230)
(33998)
研究所(31310)
中心(29950)
(28435)
业大(28395)
财经(27555)
农业(27158)
经济学(25886)
(24873)
(24833)
师范(24659)
北京(24151)
经济学院(23750)
(23483)
(22545)
基金
项目(123121)
科学(95747)
研究(90239)
基金(88076)
(76734)
国家(76159)
科学基金(63656)
社会(56462)
社会科(53568)
社会科学(53550)
(48580)
基金项目(46919)
教育(41386)
(41116)
自然(40225)
自然科(39225)
自然科学(39212)
自然科学基金(38496)
编号(37594)
资助(36152)
成果(30541)
重点(28352)
(28272)
(27842)
课题(25822)
(25399)
科研(23962)
创新(23914)
教育部(23495)
国家社会(23281)
期刊
(88854)
经济(88854)
研究(52108)
中国(32833)
(30792)
学报(29351)
科学(26235)
(25491)
管理(21872)
大学(21539)
农业(20928)
学学(20372)
教育(17666)
(16198)
技术(16143)
(15246)
金融(15246)
经济研究(14858)
业经(14765)
国际(14441)
问题(13653)
财经(13176)
(11644)
(11389)
商业(10154)
世界(9925)
技术经济(9901)
统计(9166)
(8983)
资源(8883)
共检索到274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目前,东盟区域的贸易合作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内的贸易,但其作用还很有限。通过对东盟5国的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各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关系的深入研究,明确了东盟5国之间的互补性、竞争性和东盟区域贸易合作存在的局限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邵云飞   邢泽宇  
为揭示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的省际网络集聚态势,通过将社会网络和对应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中国31个省份与东盟10国间贸易网络的合作特征,探究贸易绝对和相对空间格局现状。研究表明:中国—东盟区域贸易(进出口)网络具有较短的平均距离、较强的节点资源控制能力,且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处于网络核心位置,但合作密度较低,出口网络具有更低的中间中心势;我国东北地区与东盟各国贸易合作关系相对广泛,东部地区各省份与东盟各国贸易合作相对均衡,西部地区各省份对东盟贸易资源的控制能力相对最强,中部地区处于中间状态;2020年中国—东盟区域贸易出口网络涌现4个网络子群,据此形成了中国各省份向东盟出口贸易的“1-1-3-26”非均衡相对空间格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邵云飞   邢泽宇  
为揭示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的省际网络集聚态势,通过将社会网络和对应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中国31个省份与东盟10国间贸易网络的合作特征,探究贸易绝对和相对空间格局现状。研究表明:中国—东盟区域贸易(进出口)网络具有较短的平均距离、较强的节点资源控制能力,且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处于网络核心位置,但合作密度较低,出口网络具有更低的中间中心势;我国东北地区与东盟各国贸易合作关系相对广泛,东部地区各省份与东盟各国贸易合作相对均衡,西部地区各省份对东盟贸易资源的控制能力相对最强,中部地区处于中间状态;2020年中国—东盟区域贸易出口网络涌现4个网络子群,据此形成了中国各省份向东盟出口贸易的“1-1-3-26”非均衡相对空间格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用贸易政策规范自然资源生产和贸易,特别是稀缺矿物资源的生产和贸易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单边的贸易政策能否实现政策的初衷,存在不确定性。稀缺矿物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市场的复杂性等可能干扰或阻碍贸易政策的有效实施,使其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一、稀缺矿产品的特殊性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并致力于向低碳经济转型,与此有关的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矿物质的需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俊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性的高度出发,用关税、出口补贴等奖出限入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产业(部门、企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增加本国福利的目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7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的一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庄红娟  
“亚洲间贸易”论1984年由日本经济史家杉原薰提出,受到了日本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试图以该理论与旧日本帝国主义的关系作为切入口,探讨该理论可能具有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将该理论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是有疑问的。在该年代,不仅整个亚洲间贸易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性质转变,而且由于中国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影响,也改变了其在亚洲间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为克服这一理论缺陷,本文强调了在日本帝国主义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必要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许统生  
一、战略贸易政策论的核心内容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产生了所谓的新贸易理论,而战略贸易政策论是这种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贸易政策的先驱者是Brander、Spencer及Krugman。这三位学者在80年代初期发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逯宇铎  李丹  
笔者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为例,探讨了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合作机制。首先分析了中国——东盟发展服务贸易的现实基础,并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提出合作是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唯一手段,利用议价模型进一步分析如何通过有效协商达成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云华  
今年1月27日至28日,第四次东盟政府首脑会议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决定,将在未来15年内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决定,对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和东盟区域合作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构想的主要内容根据东盟各国领导人的讲话和新加坡首脑会议通过的《新加坡宣言》、《经济合作架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蓝庆新  郑云溪  
产业内贸易是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中国-东盟区域产业内贸易发展必然带动成员国贸易结构调整,夯实经贸交流基础。目前,双边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水平发展较低;在产业内贸易发展过程中,垂直异质型贸易发展较快,且呈现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采取改善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邹春萌  
本文运用Hoekman的频度测量法定量分析当前东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程度,揭示东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GATS+"成效。本文认为东盟区域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在理论上已经取得明显的"GATS+"成效,但是,在现实中东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仍面临诸多问题的考验,自由化进程并不乐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武强  
东盟和福建省地缘相近,资源相似,人文关系也十分紧密,自古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悠久的贸易联系。随着我国和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东盟成员国在福建的投资日渐增多,双方经贸往来频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研究,对于福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福建与东盟贸易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一体化下福建与东盟的产业合作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双方经贸往来的策略,促进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渝琳  梅新想  
本文选取我国在1999-2009期间出口的47种主要工业制成品计算三大贸易条件,得出的结果是:除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外,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均有所改善,但是福利水平的变动趋势无法确定。对此,本文验证了仅仅用贸易条件作为衡量是否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修正"贫困化增长"衡量标准的必要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占卫  李皖南  
本文试图从贸易和投资角度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制度安排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雯  
20 0 2年 1月 1日东盟原 6个成员国初步建成自由贸易区 ,那么 ,这些年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贸易效应到底如何 ,对区内贸易有何影响 ,本文将运用贸易份额法和引力模型对此进行研究 ,考察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在扩大东盟区内贸易的作用。结果表明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内贸易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