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0)
2023(5262)
2022(4758)
2021(4438)
2020(4093)
2019(9608)
2018(9550)
2017(19029)
2016(10551)
2015(12262)
2014(12462)
2013(12348)
2012(11802)
2011(10770)
2010(11010)
2009(10437)
2008(10588)
2007(9899)
2006(8433)
2005(7443)
作者
(31478)
(26778)
(26535)
(25507)
(16773)
(12875)
(12312)
(10475)
(9851)
(9497)
(9000)
(8832)
(8554)
(8406)
(8380)
(8357)
(8313)
(7823)
(7749)
(7728)
(6677)
(6648)
(6480)
(6105)
(6084)
(5992)
(5931)
(5885)
(5409)
(5344)
学科
(46655)
经济(46610)
(28634)
管理(27983)
方法(24007)
(22887)
企业(22887)
数学(21645)
数学方法(21482)
(12762)
(12496)
(10505)
中国(10365)
(8945)
贸易(8942)
(8674)
(8464)
(8401)
财务(8387)
地方(8381)
财务管理(8363)
农业(8125)
业经(7953)
企业财务(7952)
(7235)
(6468)
金融(6466)
理论(6348)
(6342)
银行(6321)
机构
大学(159953)
学院(157736)
(65639)
经济(64250)
管理(58444)
研究(53306)
理学(50403)
理学院(49818)
管理学(48929)
管理学院(48628)
中国(39781)
科学(33324)
(33222)
(29835)
(29713)
(28207)
研究所(25631)
中心(24824)
业大(24741)
财经(24098)
(23775)
农业(23691)
(21775)
(21071)
北京(21007)
师范(20870)
经济学(20852)
经济学院(18940)
(18755)
(18354)
基金
项目(100986)
科学(77983)
研究(72928)
基金(72399)
(62850)
国家(62339)
科学基金(52094)
社会(45698)
社会科(43055)
社会科学(43033)
(39508)
基金项目(38721)
教育(34356)
自然(33565)
(33477)
自然科(32720)
自然科学(32707)
自然科学基金(32135)
编号(30481)
资助(30117)
成果(25764)
(23281)
重点(22894)
(21365)
课题(20455)
(20302)
科研(19835)
教育部(19796)
大学(19527)
(19057)
期刊
(71579)
经济(71579)
研究(44049)
中国(27891)
(26927)
学报(26756)
(24960)
科学(23196)
大学(19662)
学学(18532)
管理(18457)
农业(17859)
教育(16046)
(13266)
金融(13266)
技术(12712)
财经(12476)
经济研究(11294)
业经(11258)
(10712)
问题(9958)
(9871)
(8456)
(8266)
技术经济(8193)
理论(7893)
统计(7662)
商业(7405)
世界(7370)
图书(7188)
共检索到229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文峰  
东南亚威权主义政治的产生有其重要历史意义。但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 ,它们在经济、民主、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整个社会政治体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从而导致了威权主义的衰弱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齐学红  
大学教学的功能定位受到国家治理模式的制约与影响。在政治威权主义的治理模式下,大学改革演化为对国家配置下办学资源的角逐,导致大学教学功能的不断消解。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制度环境中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僭越,大学教师作为教育者和雇佣者的角色冲突,以及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畸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明伟  
东南亚地区是台湾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目前台商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总额仍大大高于其在大陆的投资。大量台资流向东南亚地区,对我吸引台资、加强两岸经贸交流,无疑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拟对台湾在东南亚的投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陆如何吸引台资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建华  
"9·11"后东南亚各国虽因国情差异,在反恐问题上的具体政策上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还是采取了支持和参与国际反恐斗争的一致立场,在各方面表现出重视和加强反恐斗争的共同趋势。这几年东南亚反恐形势颇为严峻,东南亚也成了"9·11"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一个重灾区,恐怖活动成为影响东南亚各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毒瘤。东南亚各国在反恐斗争和国际反恐合作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和障碍,反恐仍是21世纪东南亚政治与安全事务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因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反恐合作将会不断加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云华  
金融危机使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目前,东南亚国家正在与经济衰退作斗争。由于地区和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东南亚经济复苏之路变得更加漫长、遥远和更加困难重重。制约东南亚经济复苏的国内外条件主要有:能否保持社会政治稳定;能否尽快恢复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能否进行较为彻底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地区和全球经济环境能否尽快好转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云华  郑蔚康  
美国经济衰退给世界经济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东南亚经济蒙上一层阴影。美国经济虽然是影响东南亚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已经不是唯一的因素,东南亚各国正在积极面对,努力摆脱美国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促进本地区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杨玉凤  
自1997年7月以来的东南亚及东亚的金融动荡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和启迪是深刻的。它起因于货币危机,是内外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范金融危机,我们应加强资本项目管理,调整经济结构,防止泡沫经济,保持经济均衡稳定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立力  刘小莞  
采用2000—2017年间中国对东南亚投资项目及其投资主体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目的国政治风险对中国投资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三个相关外交政策变量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目的国政治风险显著增加了中国企业为争取本地资源而选择合资模式的可能性。针对这种负面影响,更长的正式外交历史和更多的国家领导人互访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而对外经济援助的缓解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操建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风险是指因经济原因或金融本身制度缺陷、运行紊乱等原因导致的金融领域一系列矛盾激化,对整个金融体系稳定造成的破坏性威胁。由于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普遍性、扩散性和隐蔽性、突发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如不注意认真加以防范,其危害之大,波及面之广,是远远超过其他行业风险的,它不仅可能破坏金融秩序和金融系统,而且还有可能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国政  
九七年下半年开始的由泰国泰铢大幅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并波及香港、台湾、韩国、日本这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震动了整个世界经济。受波及的东南亚国家不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对美元汇率贬值现象,而且更引发了大规模的企业破产事件,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整个东南亚经济都陷于一种低潮当中,部分国家以美元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倒退十年。东南亚国家发生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呢?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风险的防范有何启示呢?本文试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分析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荣忠  卢文雯  
中国是亚洲地区政治最为稳定、市场潜力最为庞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与东盟许多国家接壤,东南亚华人与大陆具有同文、同种的文化背景。因此,东南亚多数华人企业集团将中国作为其企业经营方向与结构的战略调整的重要区域。本文拟就东南亚华商对华投资的区位选择、产业特征、动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博文  
东南亚对于日本具有重要的经济、外交、安全和战略价值。二战结束以来,东南亚一直是日本对外援助的首要和重点地区。日本对东南亚援助以基础建设为主,关注民生项目,日本援助促进了双边贸易投资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东亚经济的一体化,也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双边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仍存在贷款援助附带条件增多、援助部门分配比例失调以及技术援助效率较低等问题。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连波  
海湾和东南亚同为"次地区安全复合体",各自的地区环境都面临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政体多元、民族国家形成相对晚近、域外大国渗透严重等特点。冷战期间,海湾和东南亚地区国家政局动荡。冷战后,东南亚建立了以东盟为基本架构的安全机制,并朝着构建地区安全共同体的方向迈进;海湾地区安全进程却停滞在冲突形态。本文基于对上述两个不同地区安全进程的比较,提出地区经济发展形态是导致两个地区安全进程不同的主要变量。从因果机制来看,地区经济发展形态直接造成地区国家间的联系程度和军费水平的差异,并影响地区意识形态竞争态势和域外大国渗透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