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5)
- 2023(11183)
- 2022(9740)
- 2021(8975)
- 2020(7567)
- 2019(17573)
- 2018(17378)
- 2017(33680)
- 2016(18730)
- 2015(21529)
- 2014(22223)
- 2013(22110)
- 2012(21573)
- 2011(19619)
- 2010(20346)
- 2009(19129)
- 2008(19433)
- 2007(18112)
- 2006(16237)
- 2005(15286)
- 学科
- 济(87713)
- 经济(87617)
- 业(50220)
- 管理(49795)
- 企(37087)
- 企业(37087)
- 方法(32506)
- 数学(28083)
- 中国(27880)
- 数学方法(27681)
- 农(27323)
- 地方(24293)
- 财(19871)
- 学(19502)
- 业经(18691)
- 农业(18579)
- 制(17160)
- 贸(16035)
- 贸易(16022)
- 易(15418)
- 银(15236)
- 银行(15204)
- 融(14804)
- 金融(14802)
- 行(14628)
- 发(13153)
- 地方经济(12968)
- 和(12626)
- 环境(12292)
- 理论(12216)
- 机构
- 学院(280697)
- 大学(280464)
- 济(115414)
- 经济(112610)
- 研究(103118)
- 管理(100686)
- 理学(83765)
- 理学院(82661)
- 管理学(81039)
- 管理学院(80494)
- 中国(80355)
- 科学(64121)
- 京(62298)
- 所(55376)
- 财(54700)
- 农(53604)
- 研究所(49430)
- 中心(47499)
- 江(46430)
- 业大(42407)
- 农业(41896)
- 财经(41788)
- 北京(40491)
- 范(40316)
- 师范(39921)
- 经(37499)
- 州(37032)
- 院(36388)
- 经济学(35181)
- 省(34507)
- 基金
- 项目(170839)
- 科学(131889)
- 研究(125679)
- 基金(119650)
- 家(104195)
- 国家(103227)
- 科学基金(86131)
- 社会(77280)
- 社会科(72975)
- 社会科学(72949)
- 省(67990)
- 基金项目(62586)
- 教育(57645)
- 划(57580)
- 自然(54230)
- 自然科(52886)
- 自然科学(52868)
- 编号(52483)
- 自然科学基金(51880)
- 资助(50366)
- 成果(44875)
- 发(42155)
- 重点(38993)
- 课题(37915)
- 部(37445)
- 创(34272)
- 发展(33881)
- 展(33324)
- 科研(32394)
- 创新(32166)
- 期刊
- 济(142630)
- 经济(142630)
- 研究(88712)
- 中国(68042)
- 农(51386)
- 学报(45550)
- 财(42853)
- 科学(41880)
- 管理(37616)
- 教育(35056)
- 农业(34437)
- 大学(33934)
- 学学(31618)
- 融(30887)
- 金融(30887)
- 技术(25306)
- 业经(24214)
- 经济研究(21723)
- 财经(21250)
- 问题(19328)
- 经(18402)
- 业(17796)
- 贸(15177)
- 图书(14975)
- 技术经济(14630)
- 版(14072)
- 资源(13610)
- 理论(13437)
- 世界(13394)
- 统计(13295)
共检索到455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永祥
上海,作为一个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作为长江流域改革开放的龙头,由于建市已久,基础设施老化,正面临着重塑城市功能的繁重任务,需要大跨度地调整城市布局,大幅度地改组产业结构,大容量地拓展城市空间,大规模地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拓展城市空间的一个必由途径就是在原城区边缘有一定规模的成片开发土地,以安置从城区迁出的企业、居民和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元
三次产业结构中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是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90年代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分布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用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对上海市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在进一步运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劳动力弹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实现上海市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优化配置问题及其有关理论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夏业良,卢元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口变动对政治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系列范例从人口规模变动和人口结构变动两方面对政治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当人口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动时,必然向政治系统提出对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源重新分配的要求,如果政治系统调整其功能,适时地处理人口变动所产生的新需求,就有可能增强其合法性,促进政治整合与社会稳定;否则,政治系统的权威性便受到影响,社会有可能会发生冲突,甚至导致国家解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琼 吴永兴 顾霖霞
本文依托上海市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信息管理及绩效评估系统,对上海郊区外来农业劳动力是否能可以替代本地农业劳动力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同本地农业劳动力相比,外来农业劳动力体力素质较好,农业生产积极性较高,但是受教育程度较低,技术水平也不高,对于粮食作物生产积极性较低,且流动性很强。因此,外来农业劳动力只能局部替代本地农业劳动力,而无法担任起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主体的任务。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农业劳动力 替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业良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的历史与现状、第三产业劳动力对产出增加值的贡献以及对不同国别和地区劳动贡献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有关就业的产业政策调整和产业创新的探索性思路。认为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与使用效率问题的核心,不是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上海市劳动力市场发布职位工资指导价位为了改变用人单位对技术工人的市场价位缺乏合理认识的现象,促进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和均衡市场工资率,上海市日前出台了劳动力市场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已发布的部分劳动力职位的试行价位如下表:上海劳动力市场职位工资指导价位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学钢,唐立国
一、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拉动的特点分析 上海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效应日益明显,其拉动效应大小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而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旅游收入指标和旅游业就业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很大,但拉动就业的功效有阶段性差异。1996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咸宁市开发安置剩余劳动力效果明显28咸宁市劳动部门对全市城区流动劳动力和全市22个乡镇(办、场)劳动力进行了集中摸底、登记、建卡,截止1996年末统计有剩余劳动力61349人,1997年咸宁市大力加强安置剩余劳动力工作力度,到年底,已通过多渠道的有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宝树
根据1985年在上海农村工作的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以下特征; (一)分性别转出率与离农转移劳力的性别构成。①男性农业劳动力转出率高于女性,但近年来转出率的提高幅度以女性为较大真,转出率的性别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关力
上海市郊的许多土地,目前尚处于浅度开发、配套不全、功能低下、负载不匀、价值量低的状况。随着房地产业与土地开发的迅速发展,这些情况已转为若干突出的矛盾显现出来。1、尚未有一部健全的市郊乡镇用地法规。由于土地开发及其相应的房地产业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高的行业,如果法律不明,就会造成市场的不规范,从而产生投机的混乱,致使国有土地效益陡然流失。目前市郊土地开发中缺少可操作的具体管理细则,利益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当务之急是制定房地产市场管理办法,使房地产的交易行为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如其中应规定,中方以土地使用权作为股份建立合资企业,应视为土地使用权的一种转让行为,就应交纳契税等税费,并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学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胜利 高向东
文章在经济转型和大城市人口调控背景下,研究了上海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趋势与外来劳动力需求情况。研究显示,在上海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下,2015-2020年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在700-856万人之间,这使大城市在对待外来劳动力上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发展对外来劳动力的依赖性,另一方面面临着大城市人口调控的压力。目前上海劳动力市场中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就业岗位、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岗位上更多的是一种优势互补关系,对外来劳动力歧视有悖于社会公平理论,同时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隽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加速运行,尤其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变革,中国农村需要面对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安置问题愈发严重。怎么将这些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其它生产部门,在安置劳动力保证社会平稳过渡的同时,实现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市化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为研究我国的富余劳动力安置问题,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一重要现实背景出发,分析目前与未来中国产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在产业不断优化转移的大趋势下以农村电商的发展为突破口,从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问题以及农村电商的发展出路进行了分析,得出农村电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红星
我国是有着5000年农业文明史的农业经济大国,一度有超过10亿的农业户口,现在农村人口也超过7亿。农村物流作为新兴产业潜力巨大,也是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瓶颈环节,传统农村物流发展更多从硬件角度进行研究,而本文认为物流发展的根本不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在于人力资本,农村物流发展迟缓的原因在于缺乏资金、消费乏力、商业体量小导致物流规模化难以建立。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视角推动农村物流发展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本文因此创新性地提出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来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物流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剩余劳动力 就业安置 物流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丹
本文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新型城镇化这一重要背景入手,研究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产生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及其就业问题。本文以农村电商的发展为突破口,从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遇到的发展瓶颈,以及在新时期农村电商的发展出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未来农村电商将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路径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