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8)
- 2023(12794)
- 2022(10804)
- 2021(9899)
- 2020(8618)
- 2019(19672)
- 2018(19459)
- 2017(38906)
- 2016(21275)
- 2015(23749)
- 2014(23809)
- 2013(23886)
- 2012(22277)
- 2011(19989)
- 2010(20664)
- 2009(20019)
- 2008(19821)
- 2007(17961)
- 2006(15941)
- 2005(14670)
- 学科
- 济(94060)
- 经济(93956)
- 业(91615)
- 企(82114)
- 企业(82114)
- 管理(77495)
- 方法(41935)
- 财(35349)
- 数学(33352)
- 数学方法(33029)
- 农(31280)
- 业经(29778)
- 务(23969)
- 财务(23941)
- 财务管理(23907)
- 企业财务(22668)
- 税(22224)
- 农业(21908)
- 中国(21489)
- 税收(20739)
- 收(20558)
- 制(20310)
- 策(19035)
- 技术(18300)
- 贸(17869)
- 贸易(17862)
- 和(17472)
- 易(17372)
- 地方(17260)
- 划(15843)
- 机构
- 学院(310963)
- 大学(304120)
- 济(134982)
- 经济(132350)
- 管理(125250)
- 理学(106718)
- 理学院(105708)
- 管理学(104330)
- 管理学院(103749)
- 研究(99430)
- 中国(80277)
- 财(69585)
- 京(62581)
- 科学(57574)
- 财经(53089)
- 农(51973)
- 所(50816)
- 江(49733)
- 经(47915)
- 中心(46035)
- 研究所(45116)
- 业大(42759)
- 农业(40798)
- 经济学(40569)
- 北京(39367)
- 州(38743)
- 财经大学(38676)
- 经济学院(36833)
- 范(35607)
- 师范(35300)
- 基金
- 项目(192996)
- 科学(153301)
- 研究(144573)
- 基金(140778)
- 家(120267)
- 国家(119159)
- 科学基金(103867)
- 社会(92386)
- 社会科(87719)
- 社会科学(87693)
- 省(76322)
- 基金项目(74015)
- 自然(66244)
- 教育(65267)
- 自然科(64711)
- 自然科学(64692)
- 自然科学基金(63602)
- 划(62687)
- 编号(59958)
- 资助(58122)
- 成果(48776)
- 部(43215)
- 重点(42858)
- 创(42748)
- 发(41922)
- 业(41070)
- 课题(40259)
- 创新(39227)
- 性(38312)
- 国家社会(37638)
共检索到476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江
试析“三资”企业外商转移定价避税的危害及对策□王江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称,截至到1996年6月底,中国在17年的改革中,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为1584亿美元,已替代巴西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大外商投资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外资输入国。然而,“三资”企业中的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湛
转移定价是外商通常采用的避税行为,其特征是具有跨国性、隐蔽性、连续性和双向性。在我国“三资”企业中转移定价避税已严重存在,危害极大。应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的手段,综合治理,以维护我国的税收利益,维护涉外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辑
根据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与东道国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博弈分析的结论,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环境下,我国有效应对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定价避税的措施是:提高避税的处罚率,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滥用转移定价避税的处罚力度;通过完善税务操作规程与细则,增大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避税的成本;推广预约定价制度,严格控制税务机关对转移定价进行反避税的调查成本。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朱青
本文就避税的含义、避税与偷税、避税与税务筹划的区别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避税的危害,介绍了发达国家对避税态度的变化,并就我国应如何防范纳税人避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避税 偷税 税务筹划 反避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念庆 温勇
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发达国家的一些大企业由于资本积累,不仅在国内形成垄断企业,而且不断对海外进行直接投资,跨国公司、联属企业得到空前发展。它们促进了贸易、技术交流,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跨国公司、联属企业在内部贸易中的转移定价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逃税问题,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关联企业,又称联属企业(associated enterprise)在《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1980)的第9条中将其解释为:“一、当(一)缔约国一方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缔约国另一方企业的管理、控制或资本,或者(二)同一人直...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唐玲 吴凤羽
依法纳税是企业的责任,合理避税是企业的权利。跨国企业利用转移定价策略就是就是一个重要的避税手段。转移定价法确确实实能够有效地降低跨国公司的总税负。但是,跨国企业运用转移定价策略进行避税要受法律环境的约束,一旦脱离了法律约束,合理避税就可能转化为偷税漏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洪斌 陈学安
我国在引进外资兴办“三资”企业方面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据统计资料表明,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多以现汇为主,但近年来,投资实物占整个投资比重逐渐上升至7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达到90%,其中外商以设备出资者居多。固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创造了基础条件,但随着“三资”企业的日益增多,外商以设备出资所产生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和复杂,以至成为“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友伦 陶红 胡晓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曹同乐
近年来,外商来华投资形成高潮,三资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一些外商利用转移价格等手段逃避征税、攫取合资、合作企业利润非常严重,使我方蒙受很大损失。因此,如何控制转移价格已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难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仁国 薛永胜
试析税务执法中的违法现象、危害及对策李仁国薛永胜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征管执法,就应按国家规范、统一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去组织实施。但由于种种原因,基层税务工作人员在税务执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按程序办事的违法行为。本文就其几种现象、危害及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捷
文章深入分析了国际避税减少我国财政收入、损害中方投资者利益、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等方面的危害,阐述了国际反避税原则以及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逆避税①特征,并相应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一些地方政府的不良做法。
关键词:
国际避税 反避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宣忠
所谓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体系中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贸易时所使用的一种价格.这种价格的最大特征是一般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也不是买卖双方在市场上按独立竞争原则确定的价格,而是根据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谋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目的规定的内部划拨价格.它一般高于或低于正常的市场交易价格.是一种非公平价格.转移价格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有形商品的转移价格,即跨国公司内部进行原材料、设备、零部件等货物交易时的划拨价格;二是无形商品的转移价格,即在公司内部相互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专利与技术诀窍、商标、租赁等无形商品时的交易价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荣忠
浅谈我国三资企业的转移价格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卢荣忠从1979──1993年6月,我国批准的三资企业达12万家,实际投资额437.5亿美元,已开业的超过4.5万家。三资企业的迅猛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但其利用转移价格也给我国造成不少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南申
随着我国近年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进程迅速发展,新设立的三资企业急剧增加。其中确有不少三资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成为技术集点高的先进技术企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也是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正是我国举办外商投资企业的基本目标之一。但三资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