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2)
2023(11240)
2022(9645)
2021(8899)
2020(7667)
2019(17512)
2018(17461)
2017(32941)
2016(18111)
2015(20581)
2014(20664)
2013(20135)
2012(18659)
2011(16814)
2010(17225)
2009(16230)
2008(16098)
2007(14982)
2006(12983)
2005(11360)
作者
(52662)
(43921)
(43860)
(41690)
(27684)
(21103)
(20269)
(17151)
(16437)
(15879)
(14817)
(14749)
(13941)
(13762)
(13735)
(13663)
(13651)
(12907)
(12803)
(12610)
(11038)
(10969)
(10819)
(10114)
(10007)
(9987)
(9798)
(9791)
(9002)
(8935)
学科
(69615)
经济(69536)
管理(47364)
(41869)
(34163)
企业(34163)
方法(30176)
数学(25254)
数学方法(24925)
(21500)
中国(20534)
(17707)
地方(16332)
(16289)
业经(15623)
(14751)
理论(13699)
农业(13609)
(13332)
贸易(13326)
(12872)
(12336)
(11376)
银行(11338)
(10913)
金融(10905)
(10849)
教育(10791)
(10720)
环境(10215)
机构
学院(252356)
大学(250662)
(95788)
经济(93393)
管理(90495)
研究(86983)
理学(76508)
理学院(75582)
管理学(73876)
管理学院(73408)
中国(65346)
科学(55213)
(54297)
(47036)
(45985)
(45035)
(40870)
研究所(40688)
中心(40564)
业大(39240)
农业(37090)
(36006)
师范(35601)
财经(35373)
北京(34121)
(32486)
(31835)
(31404)
技术(30792)
经济学(28768)
基金
项目(163548)
科学(125601)
研究(121874)
基金(113183)
(98926)
国家(98031)
科学基金(81974)
社会(73358)
社会科(69103)
社会科学(69081)
(66833)
基金项目(59260)
教育(57581)
(55668)
编号(52594)
自然(51839)
自然科(50603)
自然科学(50584)
自然科学基金(49624)
资助(46441)
成果(44427)
重点(37625)
课题(37521)
(35975)
(35081)
(33695)
项目编号(31638)
科研(31419)
创新(31346)
(31163)
期刊
(112026)
经济(112026)
研究(73600)
中国(56772)
(43943)
学报(43549)
(37339)
科学(37061)
教育(36993)
管理(32653)
大学(32230)
学学(29741)
农业(29388)
技术(23816)
(21795)
金融(21795)
业经(20021)
经济研究(17918)
财经(17317)
图书(16276)
(15895)
(14965)
问题(14596)
(13949)
(12025)
统计(11880)
书馆(11778)
图书馆(11778)
技术经济(11778)
商业(11750)
共检索到388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磊峰  刘伟伟  贺艳红  
陶瓷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无形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话语符号,其文化话语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在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应重视陶瓷文化话语体系建设,从而传承好陶瓷文化,讲好陶瓷文化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为此,要弄清楚陶瓷文化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三个问题:陶瓷文化话语体系的内涵、为什么建设以及怎么建设陶瓷文化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弘扬陶瓷文化,增强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韩静  
陶瓷文化艺术品自古以来是我国竞争优势较强的传统出口产品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陶瓷文化艺术品对沿线市场的供给和沿线市场对陶瓷文化艺术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未来沿线市场陶瓷文化艺术品贸易潜力较大。对此,本文对我国陶瓷文化艺术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现状及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潇潇  
"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对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针对我国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完善国内外合作机制带动并扩大物流需求市场、跨区域供应链服务联盟以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联动协调各地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增强服务能力、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加快完善物流政策法规推动现代物流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彬  王东  
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展现出物流业态纷繁而复杂的形势,新丝路"物流通"战略以产业中高端转化为宗旨,急需适用性良好的物流集散中心。面对物流业务的信息暴增、业态种类繁多、信息价值稀疏和需求碎片化等特征,应明确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归纳"一个核心、三类需求、三个平台和两大门户"的主要建设内容,设计"五个层次,三条总线"的建设框架,实现新丝路沿线物流业态的精准化责任追溯和碎片化价值聚集,助力产业中高端转化,提升产业灵活适用性,以达到维护物流数据主权、提升物流资源利用率和激励产业创新的目标。物流中心大数据体系架构可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彬  王东  
"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展现出物流业态纷繁而复杂的形势,新丝路"物流通"战略以产业中高端转化为宗旨,急需适用性良好的物流集散中心。面对物流业务的信息暴增、业态种类繁多、信息价值稀疏和需求碎片化等特征,应明确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归纳"一个核心、三类需求、三个平台和两大门户"的主要建设内容,设计"五个层次,三条总线"的建设框架,实现新丝路沿线物流业态的精准化责任追溯和碎片化价值聚集,助力产业中高端转化,提升产业灵活适用性,以达到维护物流数据主权、提升物流资源利用率和激励产业创新的目标。物流中心大数据体系架构可靠性和适用性良好,对物流通战略的促进作用明显,体现出大数据价值汇集的发展优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洪钟  刘子宪  卢海峰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金融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血脉和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风险和潜在问题,妥善应对这些风险和问题,有助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顺利推进。结合当前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金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需求和供给、区域金融合作、国外整体环境、人民币国际化、区域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整合金融资源,形成资金合力,共商共建多层次金融保障体系;创新外汇管理方式,发挥外汇储备战略功能;抓住机遇,有序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区域金融安全保障合作框架;推动金融标准化建设,助力"一带一路"金融合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文玲  梅冠群  
"一带一路"本质上是实现生产要素更加顺畅便捷地流通,物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涵,又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手段,当前必须对"一带一路"物流体系进行前瞻性设计。在明确"一带一路"物流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的物流通道、物流节点、物流业态进行系统设计,提出"一带一路"物流体系的整体架构和建设方案,并针对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体制机制瓶颈,从国际产能合作、自贸区体系构建、物流通道建设、创新金融方式、建立大通关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德荣  
在阐述港口物流体系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港物流体系建设的相关情况,基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提出了广西北部湾港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悦  
"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对于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不同文明之间的融汇贯通,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文章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深化沈阳市国际科技合作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明辉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不断融合,"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对社会物流服务能力与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强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及基础建设问题进行探讨,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分析法等,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理论释义入手,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强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及基础建设的必要性。根据目前现代物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当前"一带一路"区域物流发展呈现的现状及问题,然后进一步阐释"一带一路"倡议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及基础建设的路径,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帮助,对推进我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志中  
传统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控,受霸权主义、单边行动影响,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步履维艰。在自身经济增长乏力、民主制度和发展模式逐步暴露不足的情况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意愿有所下降。目前,全球贸易治理处于比较严重的"治理困境"和"治理赤字"状况,全球性贸易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贸易治理模式,这种全球贸易治理新模式的宗旨是共同治理,实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贸易治理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实践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贸易治理的失灵、失衡和失序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文君  崔凡  董桂才  孙巧莉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信用建设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准确评估一国或地区信用风险,有利于增强国家间的互信、有效推进"五通"、夯实国际合作基础。但长期以来主权信用评级由国外三大评级机构主导和垄断,且其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信用评级存在选择性歧视,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下对国家信用水平评估的实际需求。为此,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开展了国别信用评价研究,以期加强国别信用评价中国话语权,助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华阳  
在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醒东道主,他们之间拥有可追溯至21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的共同联系。他进一步提议,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到两年后,还包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计划已成为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经济战略的中心。在这片区域,美国、日本、印度和俄罗斯存在重要和相互冲突的利益,该地区和全球企业面临的重大商业影响将伴随着不可预测的地缘政治含义。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以一种新途径在国内外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王泽润  
"一带一路"经济学既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是在推动新型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以"一带一路"实践中沿线国家形成的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基于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为研究主线。"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包括"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其中,互联互通是实现"一带一路"协同发展的基础,而"一带一路"协同发展是新型全球化的重要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喆  
资金融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五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了“金融血脉”作用,有效拓宽了共建国家的融资渠道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创造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与世界各国战略对接,逐步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