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1)
- 2023(7865)
- 2022(6400)
- 2021(5675)
- 2020(4919)
- 2019(10863)
- 2018(10866)
- 2017(20629)
- 2016(11307)
- 2015(12686)
- 2014(12940)
- 2013(12685)
- 2012(11456)
- 2011(9881)
- 2010(10321)
- 2009(9810)
- 2008(10236)
- 2007(9679)
- 2006(8490)
- 2005(8011)
- 学科
- 业(71469)
- 企(68907)
- 企业(68907)
- 管理(53801)
- 济(52215)
- 经济(52142)
- 业经(24745)
- 方法(22590)
- 财(21653)
- 农(19011)
- 务(18706)
- 财务(18686)
- 财务管理(18659)
- 企业财务(17639)
- 技术(15256)
- 数学(14568)
- 农业(14544)
- 数学方法(14322)
- 策(12822)
- 理论(12791)
- 制(12485)
- 企业经济(11999)
- 划(11866)
- 和(11844)
- 经营(11142)
- 中国(10248)
- 技术管理(9991)
- 体(9865)
- 决策(9199)
- 体制(8683)
- 机构
- 学院(169342)
- 大学(159626)
- 管理(70701)
- 济(69387)
- 经济(67931)
- 理学(59554)
- 理学院(59060)
- 管理学(58246)
- 管理学院(57939)
- 研究(45835)
- 中国(41497)
- 财(35182)
- 京(33610)
- 江(28706)
- 财经(27343)
- 农(27276)
- 科学(26645)
- 经(24472)
- 所(22883)
- 州(22805)
- 中心(22576)
- 业大(22503)
- 农业(21084)
- 北京(20999)
- 商学(20925)
- 商学院(20740)
- 研究所(19885)
- 经济学(19699)
- 财经大学(19615)
- 经济管理(18965)
- 基金
- 项目(100206)
- 科学(80084)
- 研究(77172)
- 基金(71678)
- 家(60063)
- 国家(59395)
- 科学基金(53727)
- 社会(48699)
- 社会科(46132)
- 社会科学(46120)
- 省(42083)
- 基金项目(37445)
- 教育(34937)
- 自然(34317)
- 自然科(33567)
- 自然科学(33560)
- 自然科学基金(33025)
- 划(32525)
- 编号(32498)
- 资助(29583)
- 业(28663)
- 成果(25247)
- 创(24557)
- 课题(21979)
- 创新(21839)
- 重点(21728)
- 发(21509)
- 部(21340)
- 制(20632)
- 项目编号(20552)
共检索到264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帅式君
信用评级具有风险揭示、投资引导、价格发现和扶优限劣的功能。专业化、权威性的评级机构通过对企业竞争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会计政策与财务报表质量、财务指标和特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对经营效率、成长潜力、偿债能力、盈利性、财务结构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评级指标进行分析,经过评级准备、实地调研、初评建议、等级复评、结果反馈、结果公告、文件存档、跟踪服务等评级程序,最终确定评级等级。目前,我国发展信用评级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
关键词:
企业信用 信用评级 评级指标 评级方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笑腾 苑清民
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用大企业的标准来评价中小企业信用级别的缺陷。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 评级 模糊综合评价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鸿禧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上信用问题愈加严峻,信用评级对于违约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国际上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信用评级体系,而我国的信用评级业仅仅是刚刚起步。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国际上权威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MSCI、德勤等)的信用评级思路方法进行综述并加以对比,涵盖了传统信用评级、市场隐含评级和大数据评级三个评级类型,从评级框架、评级要素、评级方法、难点等多维度进行论述,最后将三种类型的信用评级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信用评级研究展望。
关键词:
传统信用评级 市场隐含评级 大数据评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章政 王大树
一、建立企业信用指数评级的必要性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统计学家威尔士(Henry Wells)就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信用申请者的还款能力,他设计了一种用分值表示信用水平的统计评分标准,用于判断信用申请者的信用状况。到了1941年统计学者大卫-迪德(David Did)为了进一步衡量消费者的信用风险,运用差异分析的方法评估了授信决策的风险,从而使信用评估由定性向定量化转变,推动了授信决策分析的科学化。目前,各种量化的评分被广泛运用在信用管理活动之中,特别在个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坤 张迪
文章研究了我国机械工业行业协会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提出了在该体系中加入"外部行业风险"这一新评价指标的观点,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机械工业平均"外部行业风险"权重和模糊综合法确定的行业风险隶属度,对13个机械工业子行业计算出了13个不同的"外部行业风险"指标权重,以反映外部行业风险对机械工业不同子行业的差异化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浩坤 沈前敏 邹芳莉
当前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存在较大缺陷,大多数评级指标未考虑小微企业财务状况、行业特点、融资方式等实际情况。鉴于此,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指标应遵循弱化财务报表、分行业对待、简洁实用、定性分析为主、注重交叉检验的原则,重点考察主要领导者素质、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未来竞争力、企业面临的风险点等,并将评级指标分为普通评估指标与关注评估指标。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信用评级 指标体系 定性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树东 何建敏
文章总结了保险公司信用评级的现状以及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保险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歆
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在获取信贷资金方面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成了其生存与发展的瓶颈。构建小微企业特有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对于降低交易成本与信息不对称,帮助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七个方面共19项评价指标为小微企业构建了一套科学、简明、实用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河南省X市的小微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伟 王业球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融资困境,若能建立一套适用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缓解其融资困境。因此我们致力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选取和技术路线的优化,通过选用一种小样本学习理论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形成较为先进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并通过实证分析并与BP神经网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中小企业 支持向量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禹 王雅林 林洪进 闫苗苗
目前我国银行对于企业信用评级一般采用的是基于评分的等级分类方法,国内的研究虽然在方法上有大的改进,但是整体来看忽视信用评级过程的模糊本性。本文采用一种模糊信用评级方法,做一个有等级之分的决策结构的模型,运用模糊积分自下而上地综合信用信息。这种技术不仅考虑了目标数据,还考虑了每种指标的相关重要性。还有,这种方法使用了模糊集来描述指标,这样,最终的信用评级结果能揭示信用信息的变化。描述最终评价结果的五个等级水平可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容成
市场化企业信用评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荆门企业评级实际情况,从市场内生机制、商业银行的评级现状、全球化经济等角度阐述了此观点,并从法律、信用评级主体、客体三方面分析了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化的环境障碍,提出构建企业信用市场化评级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信用 市场化评级 信用环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林晚发 敖小波
信用评级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中的两个信息中介,它们之间的行为可能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企业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债主体信用评级越高,审计收费越低。另外,信用评级调整也包含额外的信息,即信用评级向下调整,暗示着一个负向信号,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增大,从而要求较高的审计收费。通过机制检验发现,信用评级能够降低企业诉讼风险进而降低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如果企业为民营企业,且采用外资背景的评级机构评级时,信用评级对审计收费的降低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也对信用评级是否有效的争论提供了相应的证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审计收费 民营企业 评级机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琦 罗炜 谷仕平
本文以2006—2010年有公司债务主体评级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信用评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评级保持不变的公司来说,信用评级提升的公司在评级调整前一年盈余管理的程度更低。然而企业的股权性质会影响这种关系。当评级对象是国有企业时,评级机构会放松对其盈利质量的要求,减弱了评级调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外部融资需求会加强评级调整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面对评级机构的要求,企业事前也会相应调整其盈余管理行为。当企业评级中带有"+"或"-"符号时,民营企业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会减少当年向上的盈余管理。总的来说,信用评级调整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