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
- 2023(50)
- 2022(38)
- 2021(37)
- 2020(44)
- 2019(105)
- 2018(104)
- 2017(160)
- 2016(138)
- 2015(170)
- 2014(146)
- 2013(118)
- 2012(103)
- 2011(8)
- 2010(8)
- 2008(6)
- 2007(7)
- 2002(5)
- 2001(2)
- 2000(3)
- 学科
- 企(999)
- 企业(999)
- 业(988)
- 中小(870)
- 中小型(870)
- 乡(870)
- 乡镇(870)
- 乡镇企业(870)
- 小型(870)
- 小型企业(870)
- 镇(870)
- 管理(301)
- 财(177)
- 务(157)
- 财务(157)
- 财务管理(157)
- 企业财务(155)
- 济(111)
- 经济(111)
- 收(95)
- 税(95)
- 税收(95)
- 技术(88)
- 银(88)
- 银行(88)
- 行(85)
- 融(78)
- 金融(78)
- 中国(68)
- 易(68)
- 机构
- 学院(785)
- 大学(679)
- 济(360)
- 管理(360)
- 中国(352)
- 经济(352)
- 理学(300)
- 理学院(298)
- 管理学(297)
- 管理学院(295)
- 银(282)
- 银行(275)
- 行(257)
- 研究(227)
- 财(213)
- 人民(198)
- 融(192)
- 金融(190)
- 中心(187)
- 中国人(186)
- 国人(186)
- 中国人民(185)
- 江(172)
- 人民银行(162)
- 中国人民银行(160)
- 财经(158)
- 京(151)
- 经(145)
- 农(128)
- 州(117)
共检索到1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鞍钢于1987年初组建了线材公司,作为鞍钢全面配套改革试点单位。4年多来,线材公司从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出发,结合本企业特点,以立足于搞活、搞好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大力开拓两个市场;积极吸收、消化、移植先进技术,加速引进二手设备的完善和配套;真心实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郑斌斌
内部审计外包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本文将经典管理学理论中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小微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研究,探寻小微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原因,并结合小微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不同的内部审计外包策略选择,力图寻求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内部审计外包形式,以此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
生命周期理论 小微企业 内部审计外包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廖新星
目前小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项重要原因为:小微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普遍轻视内部控制、未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本文在分析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战略管理视角提出了小微企业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的可行性建议,以期能够为实务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内部控制 战略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水源
这套自测题目可以自测一个小微企业目前的内部控制情况,为今后改善与提高内部控制指明方向。对于小微企业如何搞好内部控制,至今没有明确的具体的要求与规范。与大中型企业比较而言,小微企业更加容易受到欺诈、侵害与冲击。他们往往因为资源有限,难以做到岗位分离、岗位交换,常常漏洞百出,给坏人以可乘之机。这套自测题目是根据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于2012年出版的一个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凡林 张瑜
1.营造良好的内控微环境小微典当企业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例如企业既畏惧外部风险,又忽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运行,存在"人情管理"、"长辈做主"、"自己人"控制、只信任亲戚等问题,这些环境特点不利于风险的管控或规范化管理。因此,为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小微典当企业应从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分别营造有利于内部控制运行的微环境。例如建立包括出资人、经理层、审计部门在内的风险治理委员会,统一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凡林 张瑜
1.营造良好的内控微环境小微典当企业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例如企业既畏惧外部风险,又忽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运行,存在"人情管理"、"长辈做主"、"自己人"控制、只信任亲戚等问题,这些环境特点不利于风险的管控或规范化管理。因此,为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小微典当企业应从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分别营造有利于内部控制运行的微环境。例如建立包括出资人、经理层、审计部门在内的风险治理委员会,统一规
关键词:
典当企业 微环境 小微 风险点 抵押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司凯
本文聚焦于小微企业管理者特征、企业服务导向等方面,对小微企业内部管理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小微企业管理者特征、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提出了小微企业管理者如何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以较高的市场导向,综合运用营销组合策略来提高企业绩效的路径和措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小微企业 管理者特征 市场导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琛 俞晓波 林树
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是关乎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大格局的核心环节。跨行政区划的城市群人口集聚是否会影响域内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仍需进一步探究。本文以2009年至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城市群人口集聚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城市群人口集聚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具有“双刃剑”效应,缩小了一般薪酬差距,扩大了超额薪酬差距,为保证城市群人口集聚对收入分配的正效应,必须抑制高管超额薪酬。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考虑了知识交流和技术溢出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可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相关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建 李世杰
使用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探究高管贫困经历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管理层的贫困经历能够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机制分析表明,总经理的贫困经历可以通过“自我约束效应”降低在职消费水平,减少管理层薪酬;董事长贫困经历具有“移情效应”,能够提高企业职工薪酬占比,但同时董事长贫困经历也会削弱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激励作用,降低企业收入绩效,导致其对普通员工薪酬发挥的作用有限。对企业异质性特征的分析发现,总体而言,管理层贫困经历在非国有企业、员工议价能力较低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样本中发挥了更为积极的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作祥
本文对现行硕士生入学考试办法提出了三点改革设想。一是统一考试,分开划线。即五门课仍实行全国统一时间考试。其中三门统考课由教育部划定统一合格线;另两门业务课由招生单位划定初选线;二是改现行的复试为面试。面试的内容要紧密结合硕士生培养目标的规定,侧重考核考生的思想、品德和能力等全面素质;三是面试成绩计入录取总分。同时对本改革设想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改革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跃文 刘秉瑜 黄萌
博士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质量是博士生教育的生命线,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招生工作是首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现行博士生招生考试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改革的设想,旨在提高博士生入学水平,确保培养质量,以推动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长青 史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区以海南为实践体主要在4个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一是突破单一城市型经济特区模式的局限,在更大区域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二是突破经济体制内改革的局限,在更广领域试行配套改革;三是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局限,在更新的业态中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四是突破陆地发展的局限,在更宽广的国土上发展海洋经济。以上实践对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起到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开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视野。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改革 突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子基
我国特区税制是随着经济特区的创办而产生的。十多年来,特区税制经过了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建设的成就令人瞩目,它适应了特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特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全国税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较好地发挥了“试验场”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现行特区税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斯琴 王林
作为改革先行者,经济特区在深化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对1979—2020年深圳、珠海、厦门、海南和汕头5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通过比较中国早期经济特区发展效率,对各具特色及时代特征的5个经济特区40年来差异化发展以及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深化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新契机,对新时代经济特区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效率模型 深化改革开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永强
1992年12月1日至6日,经济特区金融研究会第三届理论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来自我国5个经济特区金融界、教育界从事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代表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针,围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深化特区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特区金融市场等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深化特区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不少代表认为,我国创办经济特区以来,积极引进、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参加国际大循环与商品交换,特区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与日俱增。特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