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4)
- 2023(11302)
- 2022(9723)
- 2021(9077)
- 2020(7387)
- 2019(16161)
- 2018(15833)
- 2017(30469)
- 2016(16453)
- 2015(17633)
- 2014(17299)
- 2013(16739)
- 2012(15308)
- 2011(13922)
- 2010(14240)
- 2009(13080)
- 2008(12852)
- 2007(11499)
- 2006(10275)
- 2005(9404)
- 学科
- 济(62122)
- 经济(62048)
- 管理(50069)
- 业(47085)
- 企(39534)
- 企业(39534)
- 方法(23426)
- 数学(19453)
- 数学方法(19131)
- 农(18258)
- 财(17856)
- 中国(17093)
- 地方(16135)
- 业经(14575)
- 制(13381)
- 学(13168)
- 策(12891)
- 贸(12329)
- 贸易(12323)
- 农业(12129)
- 易(11966)
- 银(11336)
- 银行(11327)
- 务(11293)
- 财务(11254)
- 财务管理(11233)
- 理论(11087)
- 行(10871)
- 企业财务(10725)
- 融(10549)
- 机构
- 学院(227592)
- 大学(223949)
- 济(90882)
- 经济(88862)
- 管理(87890)
- 研究(76319)
- 理学(75714)
- 理学院(74833)
- 管理学(73529)
- 管理学院(73072)
- 中国(58259)
- 京(46080)
- 科学(45994)
- 财(44608)
- 所(37967)
- 中心(35198)
- 江(35086)
- 财经(34796)
- 农(34721)
- 研究所(34258)
- 范(32120)
- 师范(31838)
- 经(31561)
- 业大(30312)
- 北京(28525)
- 州(28167)
- 院(28005)
- 农业(27081)
- 经济学(26634)
- 财经大学(25688)
- 基金
- 项目(149814)
- 科学(119986)
- 研究(111253)
- 基金(109494)
- 家(95213)
- 国家(94416)
- 科学基金(81782)
- 社会(71151)
- 社会科(67461)
- 社会科学(67449)
- 省(58479)
- 基金项目(57214)
- 自然(53026)
- 自然科(51875)
- 自然科学(51862)
- 教育(51686)
- 自然科学基金(50937)
- 划(49509)
- 编号(46031)
- 资助(44251)
- 成果(37770)
- 重点(33791)
- 部(33123)
- 发(32795)
- 课题(31866)
- 创(31329)
- 性(29486)
- 创新(29200)
- 国家社会(29049)
- 教育部(28629)
共检索到341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菲 任鑫
文化差异、思维理念、社会风俗、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阅读与理解不同国别、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困难性与复杂度。翻译作为解决阅读障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承载着语言转换与思想文化碰撞的重任,是译者主观态度的外在显现及文化意识的侧面映射,对于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文化传承意义重大。翻译过程涉及著作者、译者、读者三方主体,牵扯语言特色、文化背景等诸多内容,凸显着翻译规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译者行为的准确、规范与否及翻译策略的合理、恰当与否直接关乎原著内容诠释及内涵表达的完整度。因此,笔者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拔尖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项目(2-9-2019-314)阶段性成果,将以翻译为探讨核心,从译者行为视域着手探讨翻译策略的多维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晋
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其作用和意义已不言而喻。翻译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关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翻译本身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文化因素、宗教因素、政治因素等等,译者自身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至关重大。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译者自身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
翻译 素质 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芳
随着西方翻译研究在七十年代后发生"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关注。根据近来翻译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文章强调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显著作用,认为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其主体意识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 译者地位 译者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夏 李慧芳
韦努蒂的翻译思想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施莱尔马赫、贝尔曼以及德里达的影响,有着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量。归化和异化并非二元对立。归化没有"遮蔽"译者主体性,异化也没有"彰显"译者主体性,任何译作都凝结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都是译者主体性得以发挥的体现和结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玲琪 许多
钱锺书翻译思想可谓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钱氏翻译思想与中国传统译论思想一脉相承,皆崇尚通顺的、透明的译文。其翻译理念一以贯之,从初入译坛的感悟,到“不隔”论,再到“化境”说,都主张译文要保存原文风味,其中“不隔”更是与“译者隐形”有异曲同工之处。钱氏翻译思想的现代性体现在对林纾翻译“媒”之作用的肯定。从翻译效果的视角出发,钱氏跳出文本内研究的传统束缚,积极思考译者现身行为所起的传播作用,具有一定的现代性。钱锺书翻译思想下的译者的隐形与现身对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翻译思想 译者隐形 译者现身 钱锺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梅明玉
在翻译界,大家长期以来一直讨论、而又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是:翻译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一篇译文的水平和翻译的好坏。一般认为,译文的标准一是忠实,就是在翻译中理解作者用某种语言表达的意思之后,然后把同样的意思用目的语充分地表达出来;二是通顺,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力求让译文做到通顺、易懂。这个翻译标准看似简单,但是要让译文完全达到这个标准,还是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花费许多功夫的。我国的翻译事业是从佛经翻译开始的,在佛经翻译过程中,有些翻译内容倾向于直译,有些内容倾向于意译,玄奘可以说是我国佛经翻译的代表,
关键词:
英汉翻译 译者主体 翻译过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润好
文章以29种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译著的序言为材料,探究译者在引介外国图书馆学著作时的翻译动机、策略和方法,梳理译者与作者、读者以及其他图书馆学人所形成的交流圈。研究发现,民国时期外国图书馆学著作在翻译过程中形成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交流圈,且译者的主体地位凸显,他们对国外图书馆学观念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学译著 序言 翻译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宇康
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译者作为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探究译者的文化认同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文化身份理论系统分析了译者文化身份、译者主体性和文化认同构建的关系,结合后殖民主义理论阐述了目前译者文化认同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译者构建文化认同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构建 译者 文化外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夏 李慧芳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学的重要概念,学界对其认识却并未统一。单义性是术语的本质属性,而哲学和翻译学对译者主体性各有定义,译者主体性在实际使用中的多义现象不利于后续研究的深入。译者主体性多义现象是翻译学在其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反映,既要对此保持理性的宽容,也要厘清术语背后所指称的概念,以期实现术语的准确性和单义性。从术语学的视角分析译者主体性有助于厘清其概念。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渠天花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社会学核心概念之一,反映了翻译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思路。文章以《边城》戴乃迭英译本为例,从戴乃迭的文化资本视角出发,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对文本选择、翻译思想及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影响,阐释译者的文化资本和其翻译活动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
文化资本 译者主体性 戴乃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露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在中西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的主体性经常遭到忽视。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出现,译者主体性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拟从语义理解、翻译策略和译本翻译风格三方面比较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中译本,探讨译者主体性在两译本中的具体体现,以期为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鄢婧莉 王红
针对英国汉学家格雷厄姆(A.C.Graham)提出的汉籍英译只能由母语为英语的译者"译入",而不能由母语为汉语的译者"译出"这一观点,我们给予了实证性的反驳。我们选取了理雅各,辜鸿铭,威利,赖波和夏玉和翻译的《论语》的4个译本,在词汇和句子层面上分析了这4个译者的文体特征和翻译策略和并对其进行了对比解读。最后得出结论:中外译者翻译风格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丰富了对汉语典籍的阐释。
关键词:
典籍 《论语》 词汇 句子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任东升 郎希萌
巴金的小说《家》沙博理英译本是目前唯一英译本,已出版近60年,然而近年才出现对该译本的研究。目前已有的四个视角的研究均有其优点和不足。结合《家》沙博理英译本出版的时代和沙博理的"制度化译者"身份,可采用译本研究与译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创新性、深入性、综合性的研究。沙博理对《家》的英译及其研究,是巴金作品对外传播研究的一部分,也是巴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家 沙博理 译者研究 译本研究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嘉颖
译者主体性一直是国内译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译者虽成功地摆脱了其在传统译论中所背负的"仆人"、"媒婆"、"翻译机器"等身份,转而成为翻译活动中不可忽略的主体性存在,但译学界长期以来以单一实体为主导的研究倾向却也时常导致对译者主体性无节制地过分张扬。本文依托哲学阐释学理论,从主体间性的高度重新审视译者主体性,依次论证了译者主体的回归及其间性存在,强调译者主体性正是在主体间性的对话即视域融合的过程中才得以真正彰显。同时指出,要确保译者主体充分发挥和谐的创造作用,就必须在对话过程中坚持平等性,并尊重差异性。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主体间性 对话 视域融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农 王宏印
翻译主体性研究已经受到翻译界较多关注,但总体上还仅处于探索阶段。文章认为,译者主体的主体性是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的统一,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翻译主体具有文化创造者的身份。
关键词:
翻译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主体性 客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