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3)
- 2023(11321)
- 2022(9567)
- 2021(8861)
- 2020(7227)
- 2019(15842)
- 2018(15681)
- 2017(29617)
- 2016(16066)
- 2015(17510)
- 2014(16767)
- 2013(16329)
- 2012(14582)
- 2011(13346)
- 2010(13532)
- 2009(13164)
- 2008(12794)
- 2007(11412)
- 2006(10298)
- 2005(9277)
- 学科
- 济(62850)
- 经济(62752)
- 业(53202)
- 农(49726)
- 管理(45586)
- 农业(33154)
- 企(32386)
- 企业(32386)
- 业经(21636)
- 方法(19490)
- 制(19000)
- 财(17660)
- 数学(16698)
- 中国(16655)
- 数学方法(16467)
- 体(14241)
- 学(12599)
- 农业经济(12495)
- 地方(12211)
- 发(12108)
- 土地(11710)
- 体制(10773)
- 贸(10613)
- 贸易(10608)
- 策(10460)
- 银(10458)
- 银行(10445)
- 易(10389)
- 行(10032)
- 环境(9896)
- 机构
- 学院(221317)
- 大学(214317)
- 济(90609)
- 经济(88726)
- 管理(84040)
- 研究(74097)
- 理学(72552)
- 理学院(71829)
- 管理学(70527)
- 管理学院(70144)
- 中国(59431)
- 农(56189)
- 京(44162)
- 科学(44035)
- 财(43244)
- 农业(42711)
- 业大(38619)
- 所(36714)
- 中心(35704)
- 江(34955)
- 财经(33058)
- 研究所(32735)
- 经(29891)
- 范(28225)
- 师范(27981)
- 州(26935)
- 农业大学(26783)
- 院(26572)
- 经济学(26498)
- 北京(26479)
- 基金
- 项目(148219)
- 科学(117469)
- 研究(112619)
- 基金(107525)
- 家(93120)
- 国家(92202)
- 科学基金(79415)
- 社会(73364)
- 社会科(69041)
- 社会科学(69024)
- 省(59649)
- 基金项目(56776)
- 教育(50571)
- 自然(48968)
- 划(48627)
- 自然科(47752)
- 自然科学(47743)
- 编号(47561)
- 自然科学基金(46869)
- 资助(41706)
- 成果(37990)
- 制(34391)
- 重点(33308)
- 部(33206)
- 发(32734)
- 农(32335)
- 课题(32256)
- 创(31299)
- 国家社会(30486)
- 性(29379)
- 期刊
- 济(111163)
- 经济(111163)
- 研究(63136)
- 农(61969)
- 中国(52250)
- 农业(41684)
- 学报(34037)
- 财(33590)
- 科学(33391)
- 管理(27892)
- 大学(27250)
- 学学(26167)
- 业经(25201)
- 融(23785)
- 金融(23785)
- 教育(22254)
- 业(19072)
- 技术(17372)
- 财经(16005)
- 问题(15414)
- 农业经济(15025)
- 农村(15021)
- 村(15021)
- 经济研究(14787)
- 版(14047)
- 经(13672)
- 世界(12200)
- 经济问题(11062)
- 社会(10983)
- 资源(10748)
共检索到338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茂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因解纷机制平行化、仲裁委员会设置及构成行政化、仲裁裁决效力阙如等问题,导致农地纠纷化解的非彻底性,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诉源治理提倡将纠纷化解在源头,控制诉讼增量。应结合诉源治理的要求,实施仲裁前置制度,在此基础上理性认知农村土地纠纷的民事属性,适当弱化仲裁委员会设置的行政性、限制仲裁庭证据收集的强制权性、赋予裁决查明事实以争点效力,以此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程序理性的回归。
关键词:
诉源治理 土地纠纷 仲裁制度 程序理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茂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因解纷机制平行化、仲裁委员会设置及构成行政化、仲裁裁决效力阙如等问题,导致农地纠纷化解的非彻底性,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诉源治理提倡将纠纷化解在源头,控制诉讼增量。应结合诉源治理的要求,实施仲裁前置制度,在此基础上理性认知农村土地纠纷的民事属性,适当弱化仲裁委员会设置的行政性、限制仲裁庭证据收集的强制权性、赋予裁决查明事实以争点效力,以此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程序理性的回归。
关键词:
诉源治理 土地纠纷 仲裁制度 程序理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卫民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将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定位于行政仲裁,影响其独立性与公正性。"一裁两审"往往容易导致重复性劳动,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加之仲裁人员缺乏、执行难度较大、仲裁条件较差等问题,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工作的开展存在种种困难。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应贯彻依法独立仲裁、及时便民利民、节约高效、实地调查取证、坚持调解为主等原则,并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发展层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农地承包纠纷 仲裁 原则 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苏方元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纠纷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修法思路。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有着浓厚的行政化、诉讼化的色彩,单方启动、强制管辖、一裁非终局等特点也有悖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案件分流功能未能实现。研究结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首先应当明确该制度的法律属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去行政化和去诉讼化的改造,实现与民事诉讼的合理对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铜琴
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需要仲裁制度保障。如何结合中国社会发展与农村现实情况,构建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仲裁法律制度是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机制的进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呈现多发性和多样性特征,但此类案件的仲裁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农业问题解决和新农村发展,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革。
关键词:
土地承包 经营纠纷 仲裁制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宏辉 何文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但它制度设计中的行政化取向却背离了仲裁的本质属性,有沦为以"仲裁"为名的行政调处制度的可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淡化其行政色彩,向普通民商事仲裁制度回归。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仲裁 行政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集合 邹爱勇 王春霞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草案)》的出台使得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定位为行政仲裁有开历史倒车之嫌,仲裁行政化也有违仲裁的本质;另一方面,在否定仲裁民事性的同时,又存在大量对诉讼程序简单模仿、抄袭和沿用的条款。应淡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的行政性,尽可能地体现意思自治的原则,法院应当只对仲裁程序进行监督。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柳裕 龚和艳 唐明良
人事争议是否为劳动争议之一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否应并入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辨明人事关系在性质上是否同劳动关系。假设两者性质不一,那么将之作法律适用上的统一安排必定有违基本的法理。本文认为,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是两种具有不同属性的法律争议,其解决机制存在内在原理上的不一致。因此,我们不能为节省立法资源而将两者作处理机构和法律适用上的统一,而应予以分别立法,并对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进行符合其法律属性的重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铜琴
伴随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在农村税费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农民法律意识强化,土地权益意识强化,当涉及到土地纠纷时更倾向于法律的调解与处理。而仲裁就是除调解与诉讼之外的另一种处理形式。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就农村土地仲裁解决机制的优化研究进行分析,明确问题提出对策,为制度的优化完善指明方向。
关键词:
农村土地纠纷 仲裁解决 机制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韬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作为我国第一部较全面调整仲裁关系的法律,已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施行,为公正、及时地解决经济纠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法律保障。 《仲裁法》与我国以往曾有的一些有关仲裁的零散的法规、条例相比,更加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突出地表现在它确立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磊 刘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恢复30年来,坚持"协商、调解、一裁、两审"制度设计的"初心",旨在于"快捷、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劳动争议。回顾过去30年,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鉴于劳动关系协调特别是劳动争议三方协调机制未能完全落地等问题,未来应继续从体制、机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改革创新发展,应对未来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关键词: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制度 30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翠
仲裁程序争议司法审查制度的合适性对促进仲裁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仲裁程序争议的司法审查对象主要可分为是否违反约定仲裁程序和是否违反仲裁程序强行法两大类型的争议,其所依据的制定法不仅体现为国内法或域内法,而且有国际条约的统一约束。然而,个别国家或地区历史上或当今在违反约定仲裁程序的司法审查中作出了有违国际主流实践的解释。可喜的是,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和越来越受到严厉批评。在违反仲裁程序强行法争议司法审查所依据的制定法方面,仲裁强国或强区不仅有突出的原则规定,而且陆续发生了很细致丰富的判例实践,对相关当事人的行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国仲裁程序争议司法审查所依据的制定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具体的表现包括《仲裁法》中大部分条款的放置位置不妥、没有明确当事人有约定程序的权利和自由、强行的仲裁正当程序要求不完整、其他的程序规范不合理或缺位,我国应在借鉴仲裁强国或强区的先进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国情,主要通过修订相应规则予以弥补。
关键词:
仲裁程序 约定程序 正当程序 司法审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翠
仲裁程序争议司法审查制度的合适性对促进仲裁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仲裁程序争议的司法审查对象主要可分为是否违反约定仲裁程序和是否违反仲裁程序强行法两大类型的争议,其所依据的制定法不仅体现为国内法或域内法,而且有国际条约的统一约束。然而,个别国家或地区历史上或当今在违反约定仲裁程序的司法审查中作出了有违国际主流实践的解释。可喜的是,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和越来越受到严厉批评。在违反仲裁程序强行法争议司法审查所依据的制定法方面,仲裁强国或强区不仅有突出的原则规定,而且陆续发生了很细致丰富的判例实践,对相关当事人的行
关键词:
仲裁程序 约定程序 正当程序 司法审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指出,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仲裁在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晶 王瀚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商事仲裁活动越来越频繁,国际商事仲裁的研究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从而促进了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不断完善。然而,在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种种不足,在仲裁机构、仲裁协议、仲裁监督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仍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同时对我国现行的仲裁法应参照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推动仲裁立法使之与国际通行作法接轨,以加快我国仲裁事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各方面的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仲裁法 仲裁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