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8)
- 2023(3831)
- 2022(3138)
- 2021(3075)
- 2020(2470)
- 2019(5521)
- 2018(5258)
- 2017(9621)
- 2016(5387)
- 2015(6416)
- 2014(6331)
- 2013(5716)
- 2012(5124)
- 2011(4423)
- 2010(4306)
- 2009(3861)
- 2008(3692)
- 2007(3219)
- 2006(2566)
- 2005(2207)
- 学科
- 管理(14461)
- 济(14166)
- 经济(14135)
- 业(12322)
- 企(12183)
- 企业(12183)
- 教育(6654)
- 中国(6321)
- 方法(6118)
- 理论(6061)
- 业经(5711)
- 农(4598)
- 和(4113)
- 财(3872)
- 文化(3746)
- 教学(3568)
- 产业(3530)
- 学(3455)
- 数学(3355)
- 数学方法(3309)
- 工作(3111)
- 政治(3057)
- 农业(3038)
- 思想(3018)
- 研究(2991)
- 技术(2913)
- 思想政治(2903)
- 政治教育(2903)
- 治教(2903)
- 企业经济(2898)
- 机构
- 大学(72142)
- 学院(66778)
- 管理(25785)
- 理学(22657)
- 济(22467)
- 理学院(22344)
- 经济(21920)
- 管理学(21908)
- 管理学院(21755)
- 研究(19685)
- 京(14468)
- 中国(12991)
- 范(12652)
- 师范(12572)
- 科学(11081)
- 财(10952)
- 师范大学(10151)
- 教育(10018)
- 江(9793)
- 财经(9167)
- 中心(9164)
- 北京(8807)
- 经(8495)
- 业大(8270)
- 所(8067)
- 州(7998)
- 农(7669)
- 院(7379)
- 研究所(7302)
- 商学(7129)
- 基金
- 项目(46907)
- 研究(39252)
- 科学(38129)
- 基金(33174)
- 家(27289)
- 国家(26981)
- 社会(25339)
- 科学基金(24102)
- 社会科(23865)
- 社会科学(23859)
- 教育(19948)
- 省(18820)
- 基金项目(17685)
- 编号(17122)
- 划(15955)
- 成果(15697)
- 自然(13888)
- 自然科(13604)
- 自然科学(13602)
- 自然科学基金(13351)
- 课题(11946)
- 资助(11828)
- 大学(11671)
- 项目编号(11152)
- 创(10892)
- 部(10793)
- 年(10728)
- 重点(10523)
- 规划(10257)
- 人文(10009)
共检索到100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大学作为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组织,在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的浸染和影响下,大学组织的文化冲突是现代大学产生本体性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必须通过文化整合将大学建设成具有文化理念的卓越大学。
关键词:
大学 文化 冲突 整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杏芳 朱曼
从文化的视角来透视和诊断当代大学通识教育,就会发现存在着三大方面的严重问题,其一是全球化的“两重性”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两难处境;其二是大学通识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问题;其三是大学通识教育中如何达成对古今中外文化的会通、超胜与综合创新问题。揭示大学通识教育的这些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推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
大学 通识教育 文化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凤林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杰
当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似乎正在摆脱学科草创时期的粗糙和迂阔,处于向各专门研究领域纵深挺进的关口。其中,大学组织研究作为组织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交集,直接关系到对大学本质及功能等基本问题的理解,并构成高等教育管理等分支学科的重要理论支撑,其功用向来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及多学科的学者所倚重。阎凤桥教授沉潜多年,集研究之功,假教学之便,以一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本文叙述通识教育在中国实施的过程,指出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为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而推行的一种改革。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而国外的博雅教育和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促进了通识教育在大陆的实施。作者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作者阐述了开设通识课程的原则、要求、做法以及教师的条件,叙述了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仅从经济或技术的视角来认识“全球化”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从文化层面深入解读。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应成为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使命和新目标。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教育 ,目的在于形成科学、平等的文明观 ,包括知识性学习、沟通技术的掌握、思维范式的转变及新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等主要环节 ,形式则应多样化
关键词:
全球化时代 异质文化 理解教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均宏
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生若能精读六部传统文化经典,又能探究六位近代政治文化伟人的生平事迹和著作学说,就可以掌握中国古今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特征趋势。
关键词:
阅读指导 传统文化 书目题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守义
从大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思考和探索"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大学"的问题,是我国大学发展与改革的关键。从大学文化的角度解读大学,提出大学是哲学的、大学是科学的、大学是文化的以及大学是艺术的。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哲学 科学 文化 艺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红叶
大学是阅读重地。与发达国家大学比,我国大学阅读文化存在许多不足,面临种种挑战和危机。要从革新我国大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引导大学生,并且与政府和社会一道重建大学阅读文化。
关键词:
大学 阅读文化 中西比较 重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雅凝
酒标,标明了酒的出身、年龄、品种,同时也讲述着一个个故事,赋予了一瓶酒以灵魂。酒标的初衷是为了顾客挑选时更加便捷,随着时代变迁,酒标背后的故事渐渐被人们重视,酒标对酒也就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酒庄主人通过酒标,与顾客分享酒庄的历史、文化,彰显了自己的个性。独特醒目的酒标,已成为一眼辨别葡萄酒年份、酒庄的新方式。Santa Carolina Sauvingnon Blanc它用一个女子的名字来命名,是智利葡萄酒三大品牌之一,在智利国内深受民众喜爱。人们爱它,因它有突出的果香、良好的结构,更是因为它拥有一份难得的真情。圣卡罗酒庄创始人Dona Luis Pereira为了表达对妻子热烈而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向宇
高校学生权力是建基于特定的权力资源,对特定客体施加影响,以实现特定预期的一种主体能力。其合法性来源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及高校内部民主管理与学生利益维护的需要。虽然学生权力应当是高校内部权力结构中一种重要的主体权力,但与其他主体权力相比,学生权力是一种弱权力。学生权力现象在我国高校组织中是客观存在的,并有上扬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针对现实困境,保障学生权力合法存在与有效运行的应然路径是:在确定学生权力合法边界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学生权力观,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创建适切的学生权力运行平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雁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部分,深含着文化的信念与价值,肩负着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的年轻一代,维护国家、民族认同与归属的使命,并坚守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构建与延续文化认同是通识教育的精神与动力,也是其生长、发展的根基。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必须转变"横向移植"的形式化取向,强调中国的文化认同;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担负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文化 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