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
- 2023(569)
- 2022(473)
- 2021(568)
- 2020(504)
- 2019(1061)
- 2018(1108)
- 2017(1405)
- 2016(1283)
- 2015(1822)
- 2014(1833)
- 2013(1336)
- 2012(1173)
- 2011(1148)
- 2010(1190)
- 2009(1033)
- 2008(970)
- 2007(957)
- 2006(849)
- 2005(729)
- 学科
- 教育(4340)
- 教学(2345)
- 政治(2067)
- 思想(2065)
- 德育(2053)
- 思想政治(2053)
- 政治教育(2053)
- 治教(2053)
- 中国(2046)
- 理论(1694)
- 学校(1526)
- 管理(1304)
- 研究(1258)
- 高等(1224)
- 学法(1189)
- 教学法(1189)
- 高等教育(1004)
- 工作(997)
- 学理(715)
- 学理论(715)
- 生(552)
- 图书(501)
- 研究生(463)
- 革(460)
- 改革(455)
- 文教(445)
- 读者(439)
- 组织(437)
- 科学(422)
- 书馆(418)
- 机构
- 大学(16527)
- 学院(10801)
- 教育(5509)
- 研究(4276)
- 范(4153)
- 师范(4145)
- 京(3723)
- 师范大学(3319)
- 北京(2617)
- 科学(2392)
- 管理(2287)
- 江(2221)
- 图书(2132)
- 书馆(2091)
- 图书馆(2091)
- 理学(1930)
- 教育学(1853)
- 理学院(1851)
- 院(1797)
- 业大(1716)
- 大学图书馆(1705)
- 所(1678)
- 州(1671)
- 管理学(1639)
- 科技(1630)
- 管理学院(1618)
- 中心(1554)
- 教育学院(1514)
- 研究所(1513)
- 中国(1486)
共检索到23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浩
大学发展不能总是喧闹浮躁。大学管理者对何谓大学之道和大学正义,不知不成,知而不行也等于未知。大学的使命之重大、理想之远大、精神之伟大、胸怀之阔大、文化之博大、学问之弘大、师爱之恒大、声望之高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大学正义,玷污和亵渎其中的任何一项核心理念,都是一种罪过,必须共同遵守、坚持践行。
关键词:
大学特征 坚守本性 弘扬正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湖勇
大学治理必是依法治理,而法治的核心是程序之治,因而大学治理必是程序之治,大学治理行为应体现程序公开、程序参与、程序理性、程序自洽等程序正义的理念和原则。大学要实现有效治理,须根据程序正义的原则,制定和修改大学章程及规章制度以规范大学权力,使其按照学术规律运行,并保障各相关利益群体的权益,从而促进大学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有效治理 程序正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小波
保守与超越是人类的一种共生现象,大学有效地承载这一共生活动。大学的超越不只是与时俱进,它超越实用,超越既有,超越天宇。在大学里,保守与超越是一对孪生姐妹。保守的价值往往被低估了,超越的意义离不开保守而存在。
关键词:
大学 保守 超越 共生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左玉河
中国在移植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时,注重引入"教授治校"原则,并通过设立评议会及教授会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大学评议会及各科教授会亦为学术自由与学术独立精神之制度性保障。教授治校使大学免受教育行政部门的过分干涉,堪称中国现代大学独立之重要标志。但国民政府以提高中国大学学术水平为借口,不断将政治势力渗入现代大学之中,破坏"教授治校"原则,强化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控制。这样一来,中国现代大学所追求的独立自由精神与国民政府的党化教育方针及行政干涉政策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如何妥善处理两者关系,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棘手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明庆华 程斯辉
大学之“大”涉及大学是什么、大学做什么等大学发展的根本问题,涉及大学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定性,涉及大学的定位与特色的形成。我国古代先辈们对大学之“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许多独特见解,其中重视大学的胸怀之大、志向之大、精神之大、理想之大,要求培养具有高境界、高品位、高素养、高本领的人才的思想,对指导当前的大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大学观 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眭依凡
作为一个教育和学术组织,大学不仅要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还要传承和创新文化。但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不同,大学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不仅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及进程,而且直接决定了大学能否自觉于及怎样自觉于其社会职能及使命。负有传承和创新文化使命的大学组织,其文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芳莹 眭依凡
"互联网+"时代凭借开放、自主、多元、交互和共享等特征与大学进行创造性结合是时代与大学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这种结合既为大学立德树人带来了新思路与新路径,也提出了新挑战。"互联网+"时代大学既要积极应变也要守护其本真,为实现大学立德树人提供观念条件、教育力量、价值规范和责任要求。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互联网+ 理想主义 大学使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俞婷婕
大学文化是大学组织至关紧要的治理元素,是以自觉于培育、遵循并坚守文化理性为推进实现大学良好治理即善治的客观所需。立足于大学善治的理念、要素与特征,本文认为塑造和谐包容的大学文化品格、推进以章程建设为核心的制度文化营造、落实以民主为导向的大学文化构建是大学组织应当培育并持守的文化理性。
关键词:
善治 治理 大学文化 文化理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窦贤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大学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及时采取应对举措,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表现出勇敢、担当、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做到抗疫与育人两不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学工作 人才培养 协同育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纪宝成在《北京教育》(高教)2007年第7/8期撰文指出,在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要充分估计到困难和问题。第一个难题是,我们在思想观念上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大学究竟应当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每一位教授、每一位院长、每一位校领导要经常问问自己。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精神,是现代大学对古典自由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然而,伴随"平庸时代"功利主义对大学教育的冲击,通识教育越来越多的强调实用知识,并表现出一种对研究理念的妥协和让步。最终,通识教育舍弃了传统自由教育理念中对理性自由、人生意义的探讨与追求,逐渐走向平庸。人文学科的式微与自由精神的缺失不得不说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严肃问题。回归自由,关注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应有之意,超越通识教育并走向自由高等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理念转型的关键。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自由教育 现代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定华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王定华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又称通才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普遍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翼星
本文结合历史与现实,阐述了当今大学通识教育的几个主要方面,诸如通识教育的含义与根据、意义和作用以及通选课和师资问题等。这些是作者在近年实践与研究中的认识,兼与某些不同的理解商榷。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拓宽基础 沟通文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传光
本是为纠正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的通识教育,在实施中因理解上发生偏差正逐渐被"功利化",甚至产生异化。因此,我们亟需明晰通识教育的终极价值,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层面打破"横通",转向"统一学科性",体现基础性、经典性、对话性、人文性、反思性、实践性、价值性等基本精神与原则。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学科专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