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
- 2023(1099)
- 2022(965)
- 2021(947)
- 2020(851)
- 2019(1860)
- 2018(1818)
- 2017(3997)
- 2016(1956)
- 2015(2194)
- 2014(2151)
- 2013(2087)
- 2012(1909)
- 2011(1701)
- 2010(1768)
- 2009(1542)
- 2008(1721)
- 2007(1711)
- 2006(1464)
- 2005(1577)
- 学科
- 管理(7521)
- 业(7005)
- 企(6736)
- 企业(6736)
- 济(6071)
- 经济(6065)
- 财(4042)
- 方法(3921)
- 数学(3574)
- 数学方法(3533)
- 券(3532)
- 务(3291)
- 财务(3290)
- 财务管理(3281)
- 企业财务(3209)
- 家(2696)
- 债(2683)
- 国家(2663)
- 银(2561)
- 银行(2561)
- 融(2537)
- 金融(2537)
- 外债(2489)
- 债券(2456)
- 公债(2456)
- 家公(2355)
- 行(2295)
- 制(2274)
- 市场(1452)
- 销(1383)
- 机构
- 大学(26792)
- 学院(26023)
- 管理(11670)
- 济(11469)
- 经济(11226)
- 中国(9722)
- 理学(9704)
- 理学院(9640)
- 管理学(9554)
- 管理学院(9508)
- 财(7875)
- 研究(7135)
- 银(6684)
- 银行(6446)
- 行(6030)
- 财经(5769)
- 经(5256)
- 京(5160)
- 融(5054)
- 金融(4921)
- 人民(4813)
- 中心(4663)
- 财经大学(4423)
- 国人(4381)
- 中国人(4368)
- 中国人民(4306)
- 江(3897)
- 经济学(3628)
- 州(3563)
- 所(3553)
共检索到44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保印 曹万彬 黄健军
制订适当的债券契约条款是对债权人和发债人之间剩余控制权配置的一种手段。本文以2007年至2022年在A股上市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为样本,检验社会信任是否减少了企业债券契约条款使用。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可以减少公司债券中契约条款的数量,经过工具变量法(IV)、子样本双重差分法(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会信任通过增加企业的融资能力、缓解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以及降低企业的道德风险水平,进而抑制企业发行债券契约条款数量。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信任对债券契约条款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高融资约束、高信息不对称和法治环境差的样本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信任能够减少由相互替代的契约条款和债券发行利差共同组成的债券发行成本。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揭示企业债券发行中契约条款设置的多寡背后的动因,为我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新的解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保印 曹万彬 黄健军
制订适当的债券契约条款是对债权人和发债人之间剩余控制权配置的一种手段。本文以2007年至2022年在A股上市发行的公司债券数据为样本,检验社会信任是否减少了企业债券契约条款使用。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可以减少公司债券中契约条款的数量,经过工具变量法(IV)、子样本双重差分法(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会信任通过增加企业的融资能力、缓解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以及降低企业的道德风险水平,进而抑制企业发行债券契约条款数量。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信任对债券契约条款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高融资约束、高信息不对称和法治环境差的样本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信任能够减少由相互替代的契约条款和债券发行利差共同组成的债券发行成本。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揭示企业债券发行中契约条款设置的多寡背后的动因,为我国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新的解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雪莹 吴多文 刘海明 栗沛沛
基于手工搜索的中国上市公司债券契约条款信息,构建契约条款指数,研究了债券契约条款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券契约条款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分契约条款类型来看,期权条款类、限制资产转移类、限制投资类和事件驱动类的契约条款显著提高了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债券契约条款主要通过影响债务融资方式促进公司资本结构向上调整。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公司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公司中,债券契约条款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良好的公司信息透明度和内部控制有助于强化债券契约条款对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正向作用,并且完备的债券契约条款有助于降低公司融资成本,提高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本文研究表明,完善债券契约条款产生的约束并非是债券发行人作茧自缚,而是有助于公司降低融资成本,实现更加灵活调整资本结构的目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潘俊 袁璐 王禹
本文以2007-2016年公司债券为样本,考察股价崩盘风险对债券契约条款设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越高,未来债券契约条款设计越完善,并且这种影响在媒体监督较弱时和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市场化水平较低时,投资者保护机制较为薄弱,债权人通过设立更为完善的契约条款降低债券违约风险,保护自身权益。本文拓展了债券契约条款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于降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维护债券市场平稳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债券契约条款 媒体监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田渊博
本文着眼于债券契约条款具有保护债权人权利的本质属性,将公司债券的总价差分解为信用价差和非信用价差,通过手工整理数据,应用组合排序法及Fama-macbeth方法,研究了债券契约条款对债券定价影响的途径和程度。结论表明:债券契约条款由于能够保护债权人的未来权益,减少债权人承担的风险,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债券的信用价差和非信用价差,并且债券契约条款对信用价差的影响程度更大;通过信用价差和非信用价差两种影响效应的叠加,债券契约条款同样能够显著降低债券到期收益率的总价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上坤 张媛 王瑞华
针对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现象,本文在资本结构理论的框架下,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发债企业的7345个公司-年度观测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债券契约条款设置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券契约条款设置促进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其影响效应在外部金融资产投资收益更高、企业内部经营风险更大时更为明显。通过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等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果仍保持稳健。异质性研究显示,区分债券契约条款的不同类别,各类条款均促进了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区分金融资产的不同属性,债券契约条款显著增加了企业的长期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其影响机制在于,债券契约条款设置加强了债权人保护,增加了债权人出让资金和承担风险的意愿,进而便利了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但债券违约事件发生后,债券契约条款设置对债权人的保护效应不再显著。本研究有助于投资者深入理解我国实体企业金融资产的投资行为,对防范债券违约风险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政策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史永东 王三法 齐燕山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通过收集债券契约条款,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分类研究债券契约条款对公司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期权类条款和限制发行人行为的限制性条款,能够显著降低债券的发行利率。期权类条款能够降低债券实际发行利率111127个基点,限制资产转移类条款能够降低债券实际发行利率6173个基点,限制投资类条款能够降低债券实际发行利率6078个基点,限制融资类条款能够降低债券实际发行利率6072个基点。由此可见,债券契约条款是降低债务成本和减少公司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安家鹏 孙光国 翟胜宝
基于债务人风险规避视角,手工收集2007—2019年公司债券契约条款,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债券契约条款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减少了债券契约条款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条款,且与企业规避风险能力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水平较低、债券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权人利益保护条款减少更为显著。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债券融资 债券契约条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阎维博
债券交叉违约条款在不同债务之间建立关联网络,能够帮助债券持有人及时、有效应对发行人信用状况变化。交叉违约条款等债券限制性条款的演化,折射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理念更替、风险防范范式转型的背景变迁。一方面,交叉违约条款作为市场化风险防范工具,其市场化特点意味着交叉违约条款的实践应用并非法律制度建构的直接结果,而是市场参与主体自主进行"风险—收益"配置的意志体现。交叉违约条款的应用拓展离不开市场参与主体对条款真实价值的认可。另一方面,债券市场的市场化与法治化难以割裂,交叉违约条款的应用拓展离不开债券市场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交叉违约条款应有价值的实现,需要以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与债券管理制度的高效运行为基础,需要更高位阶的制度建构。为此,监管部门不仅要加强对交叉违约条款的规范性引导,而且应当完善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债券管理制度效率,同时要避免交叉违约条款不当设置与低效违约处置、以致交叉违约安排成为债券市场新的风险隐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益云 林晚发
随着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债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债券契约决定着债券发行成本及发行成功率,所以契约也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2011~2016年上市公司债券数据,分析市场中介对于债券发行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素外,市场中介机构(承销商与审计师)声誉也会影响债券利差,即高声誉审计师与承销商的声誉验证功能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券利差。进一步研究发现,拥有高声誉审计师或者承销商的债券,其债券期限较短、发行规模较大。利用内生转化模型进行检验发现,高声誉审计师与承销商对于发行规模与期限之间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先斌
契约自由原则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当每个市场主体都在为着各自的利益而忙于劳动创造时,就实现了契约自由所追求的经济发展与市场繁荣。格式条款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市场经济效率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价值。"格式条款对契约自由原则产生冲击"只是表象的认识,垄断才是对契约自由原则的绝对的、真正的挑战。
关键词:
契约自由 格式条款 垄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莹丹 张会芝 林晚发
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2008—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限制性契约条款数据,考察了董责险对管理者运用债券限制性契约条款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董责险的购买显著降低了管理者运用债券限制性契约条款的数量,并且主要作用于限制投资类条款和偿付保障类条款,对期权契约类条款和限制资产转移类条款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公司购买董责险促使债券信用利差明显下降。作用机理检验发现,购买董责险的公司,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经业绩调整后的非预期盈余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均显著更低。结论表明,董责险的引入改善了公司治理,使得管理者在与债券投资者的契约谈判中得以运用更少的债券限制性条款。进一步研究发现,董责险对管理者运用债券限制性契约条款的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债券信用评级高、“四大”审计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本文为理解董责险如何影响管理者行为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并揭示了董责险在债券市场上的治理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超 杨文莺
绿色金融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以2016~2020年A股中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对债务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银行借款的可获得性更高、借款成本更低,并且长期借款比重提高。机制检验发现,绿色债券发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从而对债务契约签订产生有利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小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后债务期限结构中长期借款比重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债务契约签订中存在的规模歧视问题;绿色债券发行对债务契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债务契约 绿色金融 ESG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鸿涛
本文借鉴Hellwig和Gale的最优契约思想 ,尝试按照金融契约———标准债务契约———直接债务契约与衍生债务契约分析框架 ,从债务契约角度论证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功能缺失 ,以此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债务契约 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