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5)
2023(15417)
2022(13206)
2021(12274)
2020(9968)
2019(22741)
2018(22666)
2017(43268)
2016(23361)
2015(26197)
2014(26477)
2013(26320)
2012(24627)
2011(22609)
2010(22880)
2009(21040)
2008(20414)
2007(18031)
2006(16203)
2005(14845)
作者
(69460)
(57636)
(57228)
(54386)
(36889)
(27509)
(26011)
(22689)
(21976)
(20652)
(19597)
(19586)
(18455)
(18438)
(17817)
(17691)
(17008)
(16577)
(16427)
(16404)
(14579)
(14259)
(13896)
(13275)
(12952)
(12819)
(12779)
(12558)
(11734)
(11284)
学科
(116051)
经济(115943)
管理(64776)
(60227)
(48891)
企业(48891)
方法(42992)
数学(36329)
数学方法(35962)
中国(30740)
地方(29976)
(27004)
业经(24836)
(24410)
(21321)
农业(18740)
(17784)
理论(17735)
地方经济(17536)
(17242)
贸易(17229)
环境(17179)
(17063)
(16697)
金融(16695)
(16523)
(16358)
银行(16318)
(15782)
(15321)
机构
大学(343827)
学院(342064)
(143770)
经济(140661)
管理(132468)
研究(122821)
理学(113529)
理学院(112174)
管理学(110380)
管理学院(109762)
中国(90766)
(75018)
科学(74950)
(63561)
(62523)
研究所(56703)
中心(53706)
(52661)
(50776)
财经(50343)
北京(48313)
业大(48111)
(48109)
师范(47706)
(45588)
(44472)
经济学(43569)
(41613)
农业(40753)
经济学院(38776)
基金
项目(226305)
科学(177742)
研究(168148)
基金(162414)
(140923)
国家(139713)
科学基金(119307)
社会(106019)
社会科(100398)
社会科学(100373)
(88378)
基金项目(86003)
教育(76272)
自然(75664)
(74394)
自然科(73795)
自然科学(73781)
自然科学基金(72431)
编号(68803)
资助(66707)
成果(56627)
(52700)
重点(51067)
(49547)
课题(48293)
(46479)
创新(43335)
国家社会(43216)
发展(42490)
教育部(42456)
期刊
(170085)
经济(170085)
研究(109312)
中国(68434)
学报(51673)
管理(51000)
科学(49193)
(48482)
(45966)
教育(41366)
大学(38963)
学学(36410)
农业(33903)
(31146)
金融(31146)
技术(30610)
经济研究(27389)
业经(26695)
财经(25211)
(21678)
问题(21603)
图书(18812)
技术经济(18082)
(17032)
理论(16804)
科技(16540)
现代(15989)
资源(15763)
商业(15718)
(15347)
共检索到522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区域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多层次、不平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构成了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和实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破解之道,努力提升和改造经济质态、产业业态、环境生态,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志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纵观世界近百年和中国五十年区域规划动态嬗变的历史进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作为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域之间关系的政府干预手段,一直被当作是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调控工具,自始至终被世界各国赋予了"与时俱进"的新内涵和新功用。特定历史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由于如此,在现代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星匀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协调以及多极化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每一个区域发展阶段都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游宏宇  
我国提出来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沟通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实现沿线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以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大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共商、共享和共建为原则,促进我国同各国展开相互合作与交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喜强  谢如鹤  张仁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炎   石岿然   程林  
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发展协调度复合系统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值不断上升,协调度最高;中部地区协调值虽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存在假协调问题;西部协调度变化不规律,协调水平较低。最后,建议创新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度评价方法,完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提升各区域物流与经济的互动、互融、互促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孔庆华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两者间发展为互动关系,在Y市区域物流产值、投入指标与区域经济指标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开忠  
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探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开忠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1960—1970年是亚洲“四小龙”的时代,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小,区域经济并不构成发展的主要过程;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发生重要转移,象中国、巴西和印度等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仁贵  
区域发展理论有众多的不同流派,影响较大的有,以西方国家区域发展历史经验为基础所形成的历史经验学派;强调工业化与城市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学派;以反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核心的激进学派;以强调乡村地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傲兰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基础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往往呈现不同的特点。如何从战略、战术上处理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历来是摆在政府面前十分重大的课题,也是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始终关注并深入探讨的课题。以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区域发展主导政策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这样三个方面作一简要的回顾和论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曲昭仲  
近年来企业簇理论成为理论界研究的新热点,企业簇的能量在于其具有的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企业簇理论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企业簇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守华  王缉慈  赵雅沁  
过去三种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新型区域发展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 ,除吸收了前三种理论的积极因素 ,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 ,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的作用 ,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 ,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金玲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路子,强调加快内地发展以逐步消除沿海和内地的不平衡。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出现重大的转折,形成了以不平衡发展理论为支柱的区域经济理论,特别是梯度推移理论影响巨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被提出并开始被广泛接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