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2)
2023(5053)
2022(4103)
2021(4070)
2020(3235)
2019(7460)
2018(7767)
2017(12468)
2016(8249)
2015(9400)
2014(10134)
2013(8972)
2012(8430)
2011(7779)
2010(7996)
2009(7007)
2008(6888)
2007(6384)
2006(5538)
2005(5222)
作者
(21276)
(17489)
(17319)
(16642)
(11078)
(8300)
(8230)
(6965)
(6923)
(6567)
(6018)
(5848)
(5636)
(5613)
(5566)
(5465)
(5442)
(5231)
(5221)
(4875)
(4737)
(4465)
(4211)
(4201)
(4174)
(4036)
(3879)
(3821)
(3733)
(3638)
学科
教育(20699)
(17799)
经济(17763)
管理(15391)
中国(13586)
(11292)
理论(11003)
(10448)
企业(10448)
(9268)
教学(7415)
(5911)
方法(5883)
(5793)
(5508)
(5484)
业经(5117)
研究(4812)
(4784)
(4752)
思想(4381)
地方(4304)
政治(4273)
发展(4243)
(4119)
(4116)
金融(4109)
(4091)
银行(4078)
技术(4028)
机构
大学(107390)
学院(102362)
研究(41366)
管理(29718)
教育(29541)
(28298)
经济(27164)
(26343)
师范(26158)
(25810)
理学(24855)
科学(24787)
中国(24409)
理学院(24362)
管理学(23648)
管理学院(23405)
师范大学(21515)
(21065)
研究所(19126)
(18306)
北京(17320)
技术(17266)
中心(17227)
(15931)
职业(15793)
(15423)
(14954)
(14085)
业大(13510)
农业(12409)
基金
项目(62921)
研究(54516)
科学(49710)
基金(39812)
(34001)
教育(33741)
国家(33501)
社会(29934)
社会科(27804)
社会科学(27799)
科学基金(27040)
(26518)
编号(26355)
成果(25747)
(24660)
课题(21962)
基金项目(19889)
(18983)
项目编号(16058)
重点(15860)
规划(15664)
资助(15651)
自然(15519)
(15216)
自然科(15123)
自然科学(15117)
自然科学基金(14825)
(14822)
(14681)
研究成果(13995)
期刊
教育(52109)
研究(41713)
(36794)
经济(36794)
中国(34868)
学报(17005)
(14479)
科学(13975)
大学(13928)
职业(13199)
技术(12746)
(11930)
管理(11511)
学学(11088)
农业(9693)
技术教育(8603)
职业技术(8603)
职业技术教育(8603)
图书(8453)
(7683)
论坛(7683)
(6437)
金融(6437)
(6431)
高等(6387)
书馆(6337)
图书馆(6337)
成人(5722)
成人教育(5722)
业经(5674)
共检索到173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高  
评述苏联解体前夕教育的“人文化”构想王义高在解体前夕的苏联多元教育思潮中,“人文化”是伴随“人道化”的一个响亮口号,但各派的理解和构想不一。一、“民主派”的“人文化”构想首先,“民主派”之所以提出教育的“人文化”,其出发点源于两个判断:一是言过其实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高  
评苏联解体前夕的教育的“区别化”构想王义高“区别化”俄语原词为“Дифференциация”,含有微分、划分、区分、分化、差别化、区别化等义,笔者取“区别化”一义,有“区别对待”的意思。教育的“区别化”,通常又倒过来叫做“区别化”教育,或“区别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春隆  
列宁晚期在总结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 ,提出文化革命的思想 ,这是列宁关于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考 ,即 ,一是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一是改造国家机关。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但是 ,列宁之后的历代继承人都未能领会和贯彻他的思想 ,将文化革命仅仅局限在纯文化领域 ,而在改造国家机关方面出了问题 ,结果积重难返 ,导致苏联解体。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翁铁慧  
在1991年的多事之秋,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彻底瓦解了。它曾经是一个与美国争霸世界的超级大国,不仅以其领土面积之大著称于世,而且以其强大的军事、科学技术水平,以及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一定的经济实力成为世界上东西方对峙的一极。而如今却以惊人的速度自行结束了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为之奋斗的、在世界上有70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还四分五裂成若干个一般国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性的结局。 对原苏联人民来讲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世界上如此一个大国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对其本身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等无疑将产生质的影响。 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凤彬  
当前,世界格局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世界以苏联的解体为标志已进入向多极化发展的新时期。这种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国际关系的重大改组,无疑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背景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就世界格局变化及其新特征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曼侠  康瑞华  
苏联演变解体的经济根源孙曼侠,康瑞华苏联的演变和解体是本世纪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它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问题,涉及到社会广义发展的许多根本规律问题。科学地分析苏联演变解体的原因,正确地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的发展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佟景洋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经贸额经过几年的低位徘徊,在2000年之后实现跨越式增长,即使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并未从根本上影响两国经贸往来。基于两国经贸关系互补性较强,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中俄投资合作势头越来越好,预计到2020年双边经贸额有望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涂象钧  
1991年岁末,随着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已飘扬了69个寒暑的镰刀锤子红旗的悄然降落,一个曾是超级大国和两极之一的主权国家——苏联,在世界舞台上消失了。它的解体,标志着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对抗和东西方冷战的最终结束,也标志着支撑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的彻底崩溃和新的多极格局开始形成。受其影响,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郑彪  
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之剧烈,影响之深远,为百多年来所未有。其中苏联解体,更是来势迅猛,举世震惊。本文着重考察苏联解体这一事件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原苏联共有100多个民族和部族,几百年来战乱频仍,宿怨颇深。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又有许多新的积怨。长期以来,苏联官方鼓吹“发达社会主义”,掩盖民族矛盾,粉饰太平。久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敖光旭  
辛亥革命摧毁了粤省旧的政治架构和运行机制,新的政府权威和权力系统长期难以确立。进入20年代,从省城到广大乡村,"无政府"权力真空地带逐步扩大,社会控制能力逐级减弱。广州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持续萎缩,只能开禁烟赌,对赌盗匪娼的肆虐泛滥更是无能为力,社会风化日趋窳败。来自各省的旧式军队(包括"联军")专横跋扈,遍地设卡苛抽,同时出现大批亦兵亦匪、亦民亦匪的边际群体。面临社会失范和商业生态崩溃,粤省商人逐渐"觉醒",进而力图"自救",逐渐聚集成民间社会的主导力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金岭  
在现代社会,教育往往是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的重要领域。而转型期社会中的教育变革又往往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矛盾,这些矛盾既是社会转型过程中诸种社会矛盾在教育领域中的折射,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淀和衍生的问题的集中反应。转型期的教育变革既是化解旧矛盾的过程,也是生成新矛盾的过程。面对矛盾,教育变革的积极策略应是在矛盾中寻求统一。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教育变革是社会转型期教育变革的一个典型案例,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研究和反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春生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的实质在于;几十年来,原体制模式虽几经改革,但其总体特征没有变化,使原体制弊端和矛盾日益加深,导致经济衰退并引发了苏联解体。因此,有必要剖析该体制的特征及其矛盾。 一、“准国家化”经济体制及其特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强  张箭  
苏联解体后其庞大的核武库也一分为四,在核武器系统、核材料、核科学家及核技术等三个层次都出现了失控的核扩散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援助,使前苏联庞大的"核遗产"得到了妥善的处理。因苏联解体而一度出现的核国家增多的问题得以解决,核扩散危机也基本得到消除。这不仅有效地捍卫了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补充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也是重大的贡献。当朝鲜和伊朗核问题屡成危机而长期困扰国际社会时,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新  
具有69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共和国掀起的独立浪潮中,1991年宣告解体,作为地理政治实体不复存在。苏联解体的教训是深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说政治原因是主导,经济原因则是基础。除了经济没有搞好这一根本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在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上没有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南泉  
一、长期实行以追求速度为 目标的粗放经济 前苏联在70年代以前(二战期间除外),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很快。1926—1936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高达28.4%,战后1946—1950年恢复时期为14.2%。1951—1980年的20年,国民收入与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与8.7%,而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述两个指标分别为4%与4.6%。前苏联的这种高速增长,是靠不断地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