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14)
- 2023(19732)
- 2022(16578)
- 2021(15285)
- 2020(13068)
- 2019(29719)
- 2018(29453)
- 2017(56450)
- 2016(30467)
- 2015(33790)
- 2014(33662)
- 2013(33405)
- 2012(31039)
- 2011(27811)
- 2010(28047)
- 2009(26123)
- 2008(26164)
- 2007(23647)
- 2006(20720)
- 2005(19060)
- 学科
- 济(131380)
- 经济(131241)
- 业(108288)
- 管理(98660)
- 企(93987)
- 企业(93987)
- 方法(57981)
- 数学(48090)
- 数学方法(47568)
- 财(39293)
- 农(38337)
- 业经(36312)
- 中国(35358)
- 制(29281)
- 地方(27884)
- 务(27610)
- 财务(27552)
- 财务管理(27494)
- 农业(26577)
- 企业财务(26150)
- 银(25367)
- 银行(25307)
- 贸(24625)
- 贸易(24608)
- 行(24139)
- 易(23900)
- 融(23466)
- 金融(23463)
- 学(22969)
- 技术(22662)
- 机构
- 学院(439034)
- 大学(434395)
- 济(182279)
- 经济(178598)
- 管理(173450)
- 理学(148197)
- 理学院(146627)
- 研究(144718)
- 管理学(144264)
- 管理学院(143458)
- 中国(117766)
- 京(91472)
- 科学(88856)
- 财(87821)
- 农(80680)
- 所(74068)
- 中心(69115)
- 财经(69080)
- 江(67981)
- 业大(67030)
- 研究所(66794)
- 农业(63526)
- 经(62709)
- 北京(57245)
- 经济学(54903)
- 州(54002)
- 范(52509)
- 院(51912)
- 师范(51837)
- 财经大学(51176)
- 基金
- 项目(288700)
- 科学(227691)
- 基金(210796)
- 研究(205352)
- 家(185135)
- 国家(183505)
- 科学基金(158210)
- 社会(131730)
- 社会科(124979)
- 社会科学(124945)
- 省(114167)
- 基金项目(111700)
- 自然(104658)
- 自然科(102322)
- 自然科学(102293)
- 自然科学基金(100525)
- 划(95645)
- 教育(93823)
- 资助(86483)
- 编号(81611)
- 重点(65019)
- 成果(64810)
- 发(64532)
- 部(63413)
- 创(61854)
- 创新(57327)
- 科研(56287)
- 课题(56162)
- 业(55230)
- 国家社会(54447)
- 期刊
- 济(203722)
- 经济(203722)
- 研究(125814)
- 中国(86632)
- 农(73513)
- 财(71659)
- 学报(69572)
- 管理(67651)
- 科学(64424)
- 大学(52393)
- 融(51131)
- 金融(51131)
- 学学(50188)
- 农业(49320)
- 技术(39343)
- 教育(37941)
- 业经(34962)
- 财经(34672)
- 经济研究(31864)
- 经(29672)
- 业(28602)
- 问题(26748)
- 技术经济(23713)
- 贸(21371)
- 版(21080)
- 统计(21026)
- 商业(20795)
- 理论(20456)
- 财会(20306)
- 现代(20140)
共检索到662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宏 温笑天 夏剑超 方宇
本文以评级机构与发债企业的串谋行为为切入点,分析评级机构的数量选择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监管的影响。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本文分析了评级机构数量与串谋风险的关系,结果发现评级机构数量越多,串谋的风险越大。之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评级机构数量与垄断风险和寻租风险间的关系,证明了只有当串谋风险、垄断风险和寻租风险的总和最小时,评级机构数量水平才是最优的。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平 尚静
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对于评级机构,我国面临的不仅仅是监管与规范的问题,还有一个发展的问题。在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必须是在确保评级质量的前提下由点到面逐步推开。首先,明确评级机构获得监管当局认可的条件。其次,建立对评级机构资格评估以及动态监管的正式程序。最后,完善退出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立军 张瑾
文章以2010-2017年发行过债券并拥有信用评级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主体信用评级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信用评级接近下调的上市公司会显著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更多的采用高送转股利分配方式;信用评级位于投资机和投机级交界处的上市公司降低现金分红的行为倾向更加明显。上述现象发生的机制是不同分红政策导致的评级调整差异会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债务融资成本产生不同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排除了融资约束和经营状况变化等可能的竞争性解释。文章从信用评级对分红政策影响的角度证明了评级机构能够以信用评级为工具对发债企业进行有效监督,降低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发挥公司治理作用。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监督效应 股利政策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金清 顾嘉乐 张乐平
本文首先构建纳入企业ESG评级的信用利差确定模型,区分ESG评级影响债券融资成本的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然后使用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通过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共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且后者的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体现为降低财务风险,投资者渠道体现为吸引具有ESG偏好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在经济欠发达和安全事故高发地区效果更强,投资者渠道对非国有企业、非高碳企业更加明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鹏飞 潘锦云
在"法与金融"框架下分析了法治环境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影响的机理,选取2005—2014年间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与交易的企业债券为样本,基于我国各地区法治环境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果均表明,法治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债券信用风险较小,表明加强法治建设有助于改善投融资环境,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法治环境的改善对降低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作用效果在国有企业比在民营企业表现更加明显,揭示出法治环境建设对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保障性作用。
关键词:
企业债券 法治环境 产权性质 信用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鹏飞 潘锦云
在"法与金融"框架下分析了法治环境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影响的机理,选取2005—2014年间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与交易的企业债券为样本,基于我国各地区法治环境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果均表明,法治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债券信用风险较小,表明加强法治建设有助于改善投融资环境,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法治环境的改善对降低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作用效果在国有企业比在民营企业表现更加明显,揭示出法治环境建设对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保障性作用。
关键词:
企业债券 法治环境 产权性质 信用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水英
企业债券定价的传统思路是将债券未来的本息现金流量统一采用市场利率进行贴现,这忽视了债券发行企业不同信用评级给所投资者带来的不同风险。针对传统债券定价方法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两个改进方法:一个是肯定当量法,对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确定相应的肯定当量系数,将不确定的本息现金流量转化为肯定的本息现金流量;另一个是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对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确定相应的风险调整贴现率进行债券定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旭昆 李晓红
债券评级市场效率可以通过债券评级对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反映出来。本文从企业属性角度对我国债券评级市场效率进行定量化研究,选取2007~2013年间发行的国企债券和民企债券数据,对不同企业属性下债券评级对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力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债券评级市场总体上是有效的,债券评级对债券发行成本具有显著影响力,但债券评级在民企债券市场效率高于国企债券市场。本文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揭示债券评级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发挥作用的局限性及未来改进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涤龙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研究欧阳涤龙一、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意义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指对企业即债券发行主体如约偿付其所发债券本息能力的综合评价和测定,换言之,即是对发债企业不履行债务而造成债券本息不能如期偿付的概率(或风险水平)的测定。开展企业债券信用评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道宣 石璋铭
本文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指出制度缺陷是制约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认为规范的信用评级制度可以弥补制度缺陷,因而必须从确立信用评估机构在市场中的独立地位、加强对外交流和健全企业债券市场评级的法律法规等方面规范企业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
关键词:
企业债券 信用评级 制度缺陷 完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宏 杨萌萌 李远远
企业债券是企业债券市场上主要的融资工具,企业债券信用风险是制约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影响企业融资的主要风险。本文对国外企业债券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并从企业内部价值、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三个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
关键词:
企业债券 信用风险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万迈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企业发行债券的重要步骤,债券评级对会计信息具有依赖性,而会计信息的计量属性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不合适的会计计量属性会对债券评级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结合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和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特点,通过分析会计计量对信用评级的误导因素,认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可以提高债券评级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促进企业融资市场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
企业债券 信用评级 会计计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湛 徐一骞
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是企业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石。本文运用Altman的Z模型对我国发债企业的主体信用进行了评级,将其结果与现有企业债券评级结果相对照后,发现存在众多信用评级相背离现象,并对我国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债券 信用评级 Z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超 郭志明
影响我国债券评级的决定因素有以下三点:(1)影响债券评级最关键的因素是发债企业总资产的规模,即企业资产规模越大,其评级越高;(2)政府政策对该发债项目或行业支持与否对债券评级有正的影响,即发债项目或其所在行业是有国家政策明确支持的,其评级可能越高;(3)企业的财务风险如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比率等对债券评级没有显著的影响,企业的绩效如资产收益率对债券评级也没有显著的影响。目前评级机构的评级不能反映企业财务风险与绩效的好坏,债券上市后评级的动态调整也几乎不存在。这说明我国目前企业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评级与欧美的债券市场存在极大的差异。
关键词:
企业债券 财务风险 债券评级 企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