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0)
2023(7520)
2022(6310)
2021(5522)
2020(4578)
2019(10177)
2018(9793)
2017(18022)
2016(9393)
2015(10438)
2014(10417)
2013(10651)
2012(10587)
2011(9900)
2010(10433)
2009(9938)
2008(9729)
2007(9044)
2006(8542)
2005(8157)
作者
(29658)
(25001)
(24687)
(23839)
(16512)
(11881)
(11198)
(9756)
(9559)
(9359)
(8968)
(8617)
(8536)
(8316)
(7922)
(7833)
(7603)
(7359)
(7343)
(6750)
(6588)
(6273)
(6112)
(6085)
(5841)
(5711)
(5468)
(5114)
(5107)
(4984)
学科
(68618)
经济(68581)
管理(29124)
(25808)
(21366)
企业(21366)
方法(19060)
地方(19017)
数学(15909)
数学方法(15762)
中国(14500)
(14099)
地方经济(13273)
技术(12404)
业经(11881)
(11573)
理论(8844)
(8581)
(8496)
环境(8414)
(8362)
金融(8361)
农业(8348)
经济学(7924)
(7719)
(7526)
贸易(7520)
(7342)
(7149)
(6996)
机构
大学(156091)
学院(154110)
(74526)
经济(73196)
研究(59711)
管理(53216)
理学(44291)
理学院(43706)
中国(43646)
管理学(42955)
管理学院(42631)
(34309)
科学(34123)
(32129)
(31017)
(31003)
研究所(27773)
中心(25407)
财经(25053)
经济学(24559)
(23034)
师范(22867)
(22467)
(21924)
经济学院(21660)
北京(21110)
(20673)
(20002)
业大(19248)
(18771)
基金
项目(91751)
科学(72633)
研究(68962)
基金(66259)
(57409)
国家(56951)
科学基金(48140)
社会(46429)
社会科(44057)
社会科学(44041)
(36321)
基金项目(34006)
教育(30956)
(29462)
自然(28411)
自然科(27694)
自然科学(27688)
自然科学基金(27175)
资助(27015)
编号(26258)
成果(22218)
(21765)
重点(21587)
(20692)
课题(19757)
国家社会(19619)
(18950)
发展(18076)
创新(17924)
教育部(17883)
期刊
(96509)
经济(96509)
研究(56500)
中国(34646)
(25182)
管理(24616)
学报(23356)
科学(21802)
(19557)
教育(18564)
大学(17986)
技术(16749)
学学(16624)
经济研究(15922)
财经(15145)
(14302)
金融(14302)
(13359)
农业(13065)
问题(12130)
业经(12062)
技术经济(11196)
(10055)
世界(8868)
国际(8696)
科技(7912)
图书(7905)
(7891)
论坛(7891)
统计(7854)
共检索到258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德霖  
技术经济学是一簇新兴学科中的一门。经过我国理论界十多年的积极探索,这门学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然而,从宏观角度探讨技术经济问题的著述却相对较少,或者说这是一个相对研究薄弱的领域。田江海研究员的新著《宏观技术经济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则弥补了这一缺憾。细细读来,觉得这部新作有三个突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友敬  
当今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以及人类社会的每一微小的变化,都渗透着技术的变革与技术的进步。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对经济的推动发生了质的飞跃,资本、劳力、土地等因素相形失色,科技开始逐步取得第一生产力的地位。”面对这种形势,需更多经济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学家,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探索和研究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推动作用。在这方面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田江海教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龙富  
徐寿波同志的《技术经济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一书,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3月出版(1981年9月再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这是我国第一本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技术经济专著。一些部门把《概论》作为培训技术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管理人员的课本,一些高等院校把《概论》作为经济系和管理工程系的教材。许多读过此书的同志认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戴园晨  
宏观调控操作艺术的高度理论概括──评项怀诚主编的《中国: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一书戴园晨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单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全面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就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丰  
一、技术进步对产业价值和价格结构的影响通常,人们将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区分为劳动或资金投入的增加和生产率水平的上升。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是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技术的采用往往伴随着资金和技术人员的投入,新的资金或人力的投入也往往伴随着新技术的采用。但在经济分析中,区分不同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有十分重要的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其出台背景、实施原因、政策绩效、可持续性等问题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戴圆晨教授的新作——《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对此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 具体来说,本书的特点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围绕财政赤字这个“轴心”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施行 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也就是利用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财政政策的采行其实反映了人们对财政赤字认识的转变,即从“赤字有害”到主动利用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宏观经济波动性大幅下降。经过不同的分析与研究,大部分文献认为货币政策的改进是宏观经济波动性减缓的原因,当然也有研究认为除了更有效的货币政策外,还有归功于更加温和的经济冲击、改善的存货管理方法和金融创新。《财政金融政策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作为一本财政与经济专业书籍,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军  
如果说20世纪最后两年有什么词汇使用频率最高的话,无疑会首推“新经济”(New Economy)。本文旨在通过对新经济现象的考察,从宏观角度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判定其技术经济效果,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佐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园晨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几年以前,中国还在为传统体制所具有的短缺经济特征而苦恼,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而埋怨。却想不到,通过一系列“软着陆”措施和经济运行机制向市场经济转轨,出现了“告别短缺”的良好势头。可是在“告别短缺”之后,新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桐魁  
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根据这一决策,2003年以来,中央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土地宏观调控是一项全新的举措,其运作机制和理论框架都还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玉敏  
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俞亚丽副研究员合著的《未雨绸缪——宏观经济问题预警研究》(以下简称《预警》)一书于1993年12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调控和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填补了我国宏观经济预警研究领域的空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雨  
8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既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也因此推出了一个色彩纷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崭新格局。其中,以刘国光、戴园晨等为代表的、以强调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和发展的宽松环境为主线的独到理论建树和对策主张,以其唯实求是的探索而日臻成熟和完善,并逐渐形成了广为学术界所熟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