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1)
2023(2520)
2022(2215)
2021(2134)
2020(1548)
2019(3164)
2018(3112)
2017(5569)
2016(3076)
2015(3144)
2014(3117)
2013(2918)
2012(2659)
2011(2546)
2010(2641)
2009(2545)
2008(2412)
2007(2142)
2006(2027)
2005(1852)
作者
(9092)
(7514)
(7434)
(7212)
(4671)
(3673)
(3364)
(2903)
(2853)
(2648)
(2583)
(2455)
(2364)
(2348)
(2304)
(2224)
(2197)
(2178)
(2147)
(2095)
(1969)
(1813)
(1734)
(1724)
(1708)
(1689)
(1641)
(1639)
(1478)
(1447)
学科
管理(13727)
环境(12865)
(10970)
经济(10966)
(7054)
(6505)
(6387)
企业(6387)
生态(6010)
规划(5505)
环境规划(5404)
(5335)
资源(4790)
(3877)
方法(3749)
(3364)
区域(3363)
(3268)
区域环境(3191)
(3146)
地方(3006)
理论(2818)
业经(2715)
数学(2503)
(2502)
数学方法(2458)
中国(2282)
经济学(2210)
农业(2133)
发展(2039)
机构
学院(45809)
大学(44959)
管理(17160)
(16325)
经济(15948)
研究(15681)
理学(15020)
理学院(14782)
管理学(14501)
管理学院(14426)
科学(11318)
中国(11074)
(9801)
(8024)
研究所(7521)
(7480)
师范(7433)
中心(6969)
(6894)
业大(6783)
(6783)
(6694)
北京(6204)
师范大学(6051)
(5920)
财经(5738)
环境(5431)
(5418)
科学院(5167)
(5154)
基金
项目(31980)
科学(25455)
基金(23435)
研究(22850)
(20803)
国家(20654)
科学基金(17794)
社会(15197)
社会科(14405)
社会科学(14399)
基金项目(13010)
(12743)
自然(11661)
自然科(11220)
自然科学(11217)
自然科学基金(10985)
(10728)
教育(9407)
资助(8633)
编号(8542)
重点(7522)
(7324)
(6587)
(6493)
国家社会(6409)
成果(6291)
科研(6209)
创新(6053)
(6049)
计划(5903)
期刊
(20603)
经济(20603)
研究(11590)
中国(7813)
学报(7611)
科学(7186)
管理(6619)
大学(5528)
(5517)
(5404)
学学(5229)
资源(5132)
生态(4386)
教育(4268)
农业(4061)
业经(3447)
科技(3411)
财经(2741)
图书(2740)
林业(2660)
环境(2547)
(2430)
(2406)
问题(2397)
(2394)
技术(2389)
经济研究(2202)
(2197)
现代(2040)
书馆(1877)
共检索到6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卞显红  王国聘  黄震方  王苏洁  
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发展哲学,是生态环境伦理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我们从生态伦理角度考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旅游发展与旅 游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伦理含义、功能及其核心要点等三个方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基础进行了初步评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沙勇忠  
概述了国外信息伦理学的研究现状,并从信息伦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信息伦理原则与规范、信息活动中的现实道德问题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兰昊  
<正>在国际贸易中,如何既充分运用资本,使之促进贸易经济繁荣,又将资本纳入人类道德和法律的轨道,使资本成为推动和保障贸易发展的积极力量,是当前值得关注的现实议题。余达淮教授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的《资本伦理学》从全球视野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科学把握资本的伦理规范诉求,
关键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世忠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日益加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正当性,进而提出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保护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秉持何种环境伦理观。本文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进行综述,分析古典和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伦理观、生物中心主义伦理观、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等西方环境伦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启示意义。同时还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环境伦理观,说明儒家文化的环境伦理观属于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而道家文化的环境伦理观更接近于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表面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矛盾的产物,实质上是长期以来环境伦理观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时发生偏差的结果。唯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势头,才能从机制上实现“天地人和”的永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修德  
信息伦理学首先是对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进行善恶选择的系统性探究,它系统研究人类普遍的"善"是如何在信息活动中体现的,也就是说信息活动是否符合普遍的"善"或"应当"的要求,它研究信息活动主体在信息活动中如何认识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如何做出决择等问题;其次,信息伦理学以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为指向,界定或建构那些与信息活动实践相关的,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再次,信息伦理学必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困境等问题及形而上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杰  
本文通过引入论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分析涉税举报行为的性质,认为举报行为可以归纳为损人利己型和完全害他型两类;涉税举报的效应可以分为经济上的效应和伦理上的效应两类。同时文章提出,随着税收收入的逐年增加,通过受理涉税举报而实现的查补收入占工商税收总额的比例将呈逐年加速下降的趋势,而由此带来的经济特别是伦理道德上的负效应却在增加。为了使无法通过其他渠道伸张正义者有一个伸张正义的途径,税务机关可以允许涉税举报,但为了不使非正义的行为泛滥,税务机关不应该鼓励这一行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蒲昌伟  
国际环境法的环境伦理学依据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有所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长期论战,这给国际环境法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理论上的困惑。澄清这个问题,并进一步确证出国际环境法的环境伦理学依据及其伦理基础是很有理论和现实必要性的。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超越的环境伦理观"这个理论逻辑之上的。作为深具广泛共识性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正是"超越的环境伦理观"的最完美的体现,构成了国际环境法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逻辑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贤超  
欧美应用伦理学课程述评魏贤超一从欧美国家高等学校的德育课程发展史来看,从高等学校的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淳谆教诲”、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谋昌  
传统林业范式以林业商品性生产的高产出为特征.而生态伦理学则认为:森林是多价值的,不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评价,而且要从生态学、美学和道德等角度进行评价,本文分析了生态伦理学与林业的关系.生态伦理学不仅为认识森林和林业提供新观点,而且为我们思考森林和林业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因而它可以作为林业工作者的工作哲学,并从而对林业范式从传统的经济利用到“多价值森林管理”的新范式转变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媛  
工程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是未来的工程师,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工科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所形成的生态伦理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将决定他们将来从事工程建设活动所呈现出的社会责任意识。本文从工科院校学生的生态伦理现状出发,深入分析目前工科院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在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工程责任,并探讨加强在校生的生态伦理意识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黎亚  
绿色是大自然的本色,哪里有人迹,哪里就有绿荫;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绿色的希望。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活中的绿色在急剧减少,人们离绿色愈来愈远,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经过痛苦的思索,人们开始用一种分析的、批评的新眼光看待工业文明、科技进步和人类自身多方面活动所带来的后果。于是,有了“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首次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食霖  
道义论和功利论是西方近代以来伦理学思想的两条主线,它们有着不同的道德理念、道德标准、道德追求和伦理精神。在生态伦理学理论的诠释中,仍可看到道义论和功利论的思想痕迹以及它们之间的理论冲突与融合在当代的延续。如何超越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对立是当代生态伦理学的重要课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士清  李震  马家常  
杨树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人们长期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伦理观,导致苏北杨树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审视苏北杨树产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出现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苏北杨树产业的发展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龚胜生  徐迎  
中国古代游记是中国哲学土壤中生发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如人类应是自然保护者的思想、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思想、人类与自然生而平等的思想等。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整体的自然观的哲学基础、和谐的人地观的价值取向、人化的伦理观的实践途径等特点。挖掘和提炼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对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升旅游开发商的道义责任,开阔旅游研究者的理论思路,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