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1)
- 2023(12467)
- 2022(10381)
- 2021(9554)
- 2020(8134)
- 2019(18322)
- 2018(18348)
- 2017(35212)
- 2016(19114)
- 2015(21975)
- 2014(21909)
- 2013(21175)
- 2012(19302)
- 2011(17448)
- 2010(17952)
- 2009(16829)
- 2008(16507)
- 2007(14925)
- 2006(12922)
- 2005(11581)
- 学科
- 济(79084)
- 经济(78954)
- 管理(60680)
- 业(55905)
- 企(48008)
- 企业(48008)
- 方法(39694)
- 数学(35460)
- 数学方法(34856)
- 财(22731)
- 中国(20652)
- 农(19835)
- 制(19039)
- 业经(16841)
- 学(15070)
- 理论(14598)
- 体(14102)
- 务(13981)
- 财务(13921)
- 财务管理(13883)
- 融(13354)
- 金融(13347)
- 银(13216)
- 企业财务(13202)
- 银行(13195)
- 贸(13080)
- 贸易(13073)
- 易(12688)
- 行(12576)
- 地方(12551)
- 机构
- 大学(275168)
- 学院(274164)
- 济(111457)
- 经济(109119)
- 管理(106327)
- 理学(91961)
- 理学院(91020)
- 管理学(89163)
- 管理学院(88668)
- 研究(87549)
- 中国(66753)
- 京(56896)
- 财(55866)
- 科学(51087)
- 财经(43914)
- 所(43046)
- 江(41715)
- 农(41510)
- 中心(40503)
- 经(39874)
- 研究所(38700)
- 业大(38535)
- 北京(35569)
- 经济学(35201)
- 范(34622)
- 师范(34213)
- 财经大学(32702)
- 州(32522)
- 农业(32441)
- 院(31901)
- 基金
- 项目(182829)
- 科学(145179)
- 研究(134669)
- 基金(134010)
- 家(116688)
- 国家(115428)
- 科学基金(99737)
- 社会(86594)
- 社会科(82142)
- 社会科学(82120)
- 省(71489)
- 基金项目(69376)
- 教育(64730)
- 自然(63812)
- 自然科(62423)
- 自然科学(62408)
- 自然科学基金(61283)
- 划(60126)
- 资助(56310)
- 编号(54156)
- 成果(45352)
- 部(41485)
- 重点(41285)
- 创(38605)
- 课题(38568)
- 制(37787)
- 发(37644)
- 教育部(36443)
- 国家社会(36063)
- 创新(36001)
共检索到407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百川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东欧的改革遭遇了巨大挫折:国家解体、制度崩溃、经济衰退。为什么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样致力于改革事业,结果却相去甚远,甚至截然相反呢?这个问题强烈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理论家、政治家和普通人,人们撰写了许许多多的评述、论文、著作试图解释这种现象,这些智力活动也促进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绝大多数的研究把中国与前苏联和东欧改革绩效的差异归结为改革战略的差异,即,中国选择了渐近的、先经济后政治的改革战略,因而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下有效率地推进经济的连续增长,而苏联东欧国家则选择了激进的休克疗法、先政治后经济的改革战略,因而陷入了政治上的混乱和低效率,并使本应连续的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课程治理体制决定课程治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组织与方式、权力与责任、路线与机制,是课程改革发展须首先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在当代课程治理体制研究中,从统一转向分散,成为课程治理体制改革的最强声音;实现多元权力共享与多元主体共治,成为课程治理体制建构的最大共识。多元权力共享与多元主体共治是当代课程治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却需规避因对“分权论”与“共治论”的过度诠释而引发的弱化国家治理权力、地位与作用的误判与误导问题。课程具有鲜明的国家属性、意志与逻辑。课程治理属于国家职能,是国家事权、公权。推进课程治理体系现代化,迫切需要遵循国家逻辑,构建课程治理的国家体制,即国家主导与统筹的多元性、垂直型、一体式课程治理体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宗波 李巧灵 田艳辉
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考察工作投入对情绪耗竭的影响,以及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投入对工作-家庭冲突与情绪耗竭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家庭冲突在工作投入与情绪耗竭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对工作-家庭冲突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揭示了工作投入程度过高亦具有负面效应,组织支持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颖
文章运用水平差异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由于耗竭性资源的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并揭示了代表性消费者心理贴现率、污染强度变化率等与经济增长之间所满足的动态关系,并给出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策略。
关键词:
耗竭性资源 污染 内生增长模型 能源消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闫军印 赵国杰
本文从影响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量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的支持因素的分析入手,建立了包含目标层A、指标层B和指标层C3个层次及23个具体分析指标在内的确定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度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正常情况和可能存在强约束因素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分析和测度一定时期内区域矿产资源最优耗竭度的数学评价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最优耗竭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并结合本省未来各主要矿产种类的不同需求方案,确定了合理的资源耗竭量,为合理规划和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亮亮 张晖明
2006年国际粮食价格的短期大幅上涨,引发了随后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本文认为,粮食价格上涨背后的实质,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需求推动的能源消耗与主导能源可耗竭特征之间的矛盾。在当下具化为替代技术(第一代生物燃料技术)产品价格的上升。基于可耗竭资源技术替代模型分析发现,在可耗竭资源与替代性资源品价格之间存在正相关,且当替代迅速发生时,后者价格的上升速度往往会高于前者。而事实上,正是以美国、巴西、欧盟为代表的生物燃料倡导国,通过法案和经济补贴政策推动了石油替代品生物燃料供给的迅速增长,从而最终直接或间接引致了作为替代品主要原料的粮食价格迅速上升。
关键词:
油价 生物燃料 粮食价格 传导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润芳 刘新梅
提高可耗竭性资源累积开采量对解决我国资源短缺和资源开采效率低下并存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增加了开采成本随累积开采量递增的假设下,本文首先对Hotelling模型做了改进。其次,运用最优控制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为比较基准,本文研究了垄断市场下从价税与累积开采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当从价税税率为零时,垄断市场下的累积开采量低于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累积开采量。第二,当从价税税率大于零时,征收从价税进一步降低了垄断市场下的累积开采量。第三,当从价税税率小于零时,征收从价税有利于提高垄断市场下的累积开采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艳 王志增
作为组织外部"阴暗面"的一种,顾客欺凌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的负向影响不可忽视。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事件→情感→态度行为"为主线,从情绪耗竭的角度探讨顾客欺凌如何影响员工工作绩效,并对工作嵌入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顾客欺凌对员工情绪耗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情绪耗竭在顾客欺凌与员工工作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工作嵌入在顾客欺凌与员工情绪耗竭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工作嵌入也调节了顾客欺凌并通过情绪耗竭对员工工作绩效间接影响,即工作嵌入越高,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越弱。本文从新
关键词:
顾客欺凌 情绪耗竭 工作嵌入 工作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磊 刘朝明 董晓松
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近的内生增长理论开始将耗竭性资源和环境问题纳入其中,但现有文献均将耗竭性资源作为内生变量来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保证资源可以使用到无限时间。本文通过分别求解资源作为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情况下模型的平衡增长解,然后分析其作为内生或外生变量的合理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艳 王志增
作为组织外部"阴暗面"的一种,顾客欺凌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的负向影响不可忽视。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事件→情感→态度行为"为主线,从情绪耗竭的角度探讨顾客欺凌如何影响员工工作绩效,并对工作嵌入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顾客欺凌对员工情绪耗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情绪耗竭在顾客欺凌与员工工作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工作嵌入在顾客欺凌与员工情绪耗竭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工作嵌入也调节了顾客欺凌并通过情绪耗竭对员工工作绩效间接影响,即工作嵌入越高,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越弱。本文从新的理论视角解释顾客欺凌的负向影响,揭示了顾客欺凌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内在机制和作用条件。
关键词:
顾客欺凌 情绪耗竭 工作嵌入 工作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青 慕国庆 颜昌军
根据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结合资源耗竭型企业的实际,从战略角度寻找资源耗竭型企业有效的退出途径,探索这些企业的重建之路,无论对资源耗竭型企业本身的发展,还是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以及保持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衰老型煤矿企业分类退出为例,研究资源耗竭型企业退出问题。 本文的煤矿企业分类退出,是指将煤矿城市、煤矿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茅宁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李存芳教授的专著《中国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围绕中国资源耗竭企业能否转移、如何转移、转向何处、受何影响、影响如何、如何调控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深度探究。该著作的主要贡献有如下三点:第一,由可耗竭资源型企业与中西部资源富集区优势要素耦合的方位,研判可耗竭资源型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一鸣
资源型企业客观存在着一种与资源的可利用周期密切关联的生命周期,形成了一条"发展-成长-稳定-衰退"的动态轨迹。这就是说,随着资源的逐渐耗竭,资源型企业必将面临关闭、转型、迁移的重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浩 布莱恩·佩林格 罗德尼·弗兰克斯 左志宏 颜凯
从教育信息化的视角,全面介绍威廉玛丽学院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威廉玛丽学院通过网络存储整合了现有的计算机实验室资源,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实现了统一用户管理,利用与移动校园的集成来实现了实验室计算机占用状态的实时查询。通过对该校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研究,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宗宪 姜昕 王青
本文首先明确了可耗竭资源跨期分配的动态效率标准和代际公平标准,以动态效率标准为原则,通过最优化模型分析,解释了可耗竭资源价格构成的原理。即资源价格理应保含边际直接成本、边际环境成本和边际使用者成本三部分内容,其中边际使用者成本是资源自身价值的体现。然后讨论应当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对资源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补偿。最后展开量化分析,采用以代际公平原则为指导的使用者成本法估算2001年至2006年6年间陕北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造成的使用者成本大小,分别与各年地方财政收入当中的资源税收入作比较,得出当前价格及税收水平下,陕北能源资源价值损耗远未能得到有效补偿的结论。如此将不利于该地区能源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证券市场三级监管体制的效率:理论模型及经验证据
预算改革的体制约束:基于国家模型的一种分析
全球价值链合作模式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与金砖国家的经验证据
中国“国家内部网”模型与内容管制模式选择
声誉约束、国家强制与激励相容:丽水市“村集体保证金+农户互保”小额农贷模式启示
国家行政型审计体制运行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审计功能绩效变化趋势视角的分析
沪港通制度、公司股价演进与分层效应——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经济全球化能够有效抑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足迹吗?——来自动态门槛面板模型的经验证据
体制演进、政府介入与投资膨胀: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转型期投资模型
GOCO模式及其对我国国家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