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3)
- 2023(6227)
- 2022(5319)
- 2021(5162)
- 2020(4256)
- 2019(10188)
- 2018(10169)
- 2017(19618)
- 2016(10067)
- 2015(11141)
- 2014(11222)
- 2013(10796)
- 2012(9669)
- 2011(8584)
- 2010(8928)
- 2009(8259)
- 2008(7971)
- 2007(7262)
- 2006(6348)
- 2005(5645)
- 学科
- 济(42702)
- 经济(42676)
- 管理(34794)
- 业(34402)
- 企(30424)
- 企业(30424)
- 方法(20082)
- 数学(17655)
- 数学方法(17164)
- 技术(15442)
- 技术管理(11669)
- 中国(10946)
- 农(10838)
- 业经(9592)
- 学(9184)
- 财(9120)
- 理论(8492)
- 地方(8390)
- 土地(8268)
- 制(7718)
- 农业(7324)
- 银(6747)
- 银行(6744)
- 行(6443)
- 划(6158)
- 融(6046)
- 金融(6044)
- 贸(5937)
- 贸易(5929)
- 易(5758)
- 机构
- 学院(138255)
- 大学(136896)
- 管理(59734)
- 济(54489)
- 经济(53250)
- 理学(51598)
- 理学院(51076)
- 管理学(49936)
- 管理学院(49678)
- 研究(40731)
- 中国(33564)
- 京(29121)
- 科学(25183)
- 财(24560)
- 江(22488)
- 中心(20308)
- 业大(19623)
- 农(19383)
- 财经(19175)
- 所(19160)
- 范(18494)
- 师范(18347)
- 北京(18074)
- 州(17460)
- 经(17369)
- 研究所(17168)
- 经济学(15860)
- 院(15453)
- 技术(15367)
- 商学(14985)
- 基金
- 项目(93817)
- 科学(76126)
- 研究(69665)
- 基金(68237)
- 家(58962)
- 国家(58510)
- 科学基金(52256)
- 社会(44678)
- 社会科(42457)
- 社会科学(42447)
- 省(38707)
- 基金项目(36192)
- 自然(34335)
- 自然科(33639)
- 自然科学(33635)
- 教育(33111)
- 自然科学基金(33040)
- 划(31878)
- 编号(28017)
- 资助(27359)
- 创(25761)
- 创新(23001)
- 成果(21625)
- 重点(20807)
- 部(20222)
- 课题(19871)
- 发(19727)
- 国家社会(18201)
- 大学(17654)
- 制(17611)
共检索到209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召明 吴士礼
灌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17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万亩,辖7个镇、12个乡、5个县属场圃和3个省属农、盐场,全县人口103万,人均占有耕地1.36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了耕地。2012年2月,成都市青白江区被国土资源部评选为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受到国务院及国土资源部的表彰和嘉奖。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洲美
海宁市地处浙江省北部,土地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65万,全市耕地50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77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耕地,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季涛
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关于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的意见的通知》和199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活动的通知》,湖北省孝感市国土局曾在全市范围内认真组织了土地执法模范县创建活动(以下简称创建),同时还开展了土地执法模范乡镇的创建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12月7日,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指出,开展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是破解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两难"局面、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这次交流大会紧紧围绕各地创建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展开交流,真可谓正当其时。本期我们挑选了一些县市的节约集约经验,希望有助于各地相互借鉴和学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道河
作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试点县(市),高密市在工作中坚持"用地集约、布局集中、项目集聚、产业集群"的用地原则和"一般项目靠挖潜、重点项目靠争取、公益项目靠‘单选’、有限指标保民生"的供地原则,按照"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榕 王作令
2014年,建昌县被辽宁省确定为土地流转示范县。现将该县创建土地流转示范县的工作情况和做法分享,供借鉴参考,以便更好地推动各地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流转 示范县 建昌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书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丽梅 吕君 焦凌云 何少聪 李英杰
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提高乡村居民收入、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从微观视角分析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背景下农牧户参与旅游适应性效果,能够为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提供决策支撑。论文以内蒙古五原县和伊金霍洛旗为案例地,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乡村旅游示范县效果评估体系,在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背景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乡村旅游地农牧户参与旅游适应性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将案例地分为景区景点依托型和生态休闲农业型2类,农牧户分为旅游专营型、旅游参与型和纯农牧户3类,对2类乡村旅游地、3类农牧户参与旅游适应性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过程中,农牧户参与旅游适应性的总体效果达到了“良好”水平;(2)将案例地分为景区景点依托型和生态休闲农业型后发现,前者农牧户参与旅游的适应性高于后者,即景区景点依托型>生态休闲农业型;(3)将农牧户进行分类后发现,旅游专营型参与旅游的适应性最高,旅游参与型次之且与旅游专营型差距很小,纯农牧户最低且与旅游专营型、旅游参与型差距较大,即旅游专营型>旅游参与型>纯农牧户。论文将乡村旅游地农牧户作为政策利益主体纳入效果评估体系中,拓展了绩效评估的理论模型和参与旅游适应性的研究视角,并可为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甘宇 王璐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本研究基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创建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21年全国25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旅融合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其内在机制及作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农旅融合政策显著促进地级市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且在运用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等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农旅融合政策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城乡人员流动来弥合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旅融合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呈现出区域异质性。因此,为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议持续发挥示范县的带动引领作用,明确非示范县“农业+旅游业”的整体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性投入,推动城乡间人员的畅通流动;实施精准的差异化措施,更好发挥农旅融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效应,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甘宇 王璐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本研究基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创建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6—2021年全国25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旅融合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其内在机制及作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农旅融合政策显著促进地级市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且在运用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等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农旅融合政策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城乡人员流动来弥合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发现,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旅融合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呈现出区域异质性。因此,为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议持续发挥示范县的带动引领作用,明确非示范县“农业+旅游业”的整体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性投入,推动城乡间人员的畅通流动;实施精准的差异化措施,更好发挥农旅融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效应,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多年来,天津市武清区坚持以集中促集约,以集聚促节约,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盘活零散建设用地,增加发展空间,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总结出了一套节约集约用地方法,走出了一条符合武清发展实际的科学用地之路,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芳 栾宏琼
成都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了城市服务功能与综合价值,提高了公众生活质量,使成都市初步走上了环境和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良好态势。从成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与城市竞争力的前提;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必须承担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重任务,并且需要建立持续增长的投入机制;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更需要注重生态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成都 环境保护 模范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