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0)
2023(10852)
2022(8683)
2021(7911)
2020(6702)
2019(15866)
2018(15521)
2017(30517)
2016(16781)
2015(19418)
2014(19824)
2013(19652)
2012(18271)
2011(16400)
2010(16670)
2009(15936)
2008(16120)
2007(14752)
2006(13014)
2005(12230)
作者
(49761)
(41807)
(41524)
(39956)
(26616)
(19862)
(19352)
(16179)
(15835)
(14908)
(14137)
(13919)
(13309)
(13181)
(13156)
(13098)
(12601)
(12299)
(12075)
(12045)
(10510)
(10316)
(10121)
(9542)
(9463)
(9440)
(9373)
(9209)
(8443)
(8332)
学科
(74572)
经济(74503)
(46688)
管理(45486)
(37588)
企业(37588)
方法(33846)
数学(28799)
数学方法(28556)
(21164)
银行(21018)
中国(20554)
(20460)
(20367)
(19646)
(19530)
业经(16867)
(15999)
金融(15997)
(15570)
贸易(15559)
(15142)
(15122)
地方(13888)
农业(13639)
理论(12423)
(12175)
财务(12151)
财务管理(12123)
(11793)
机构
大学(250120)
学院(246834)
(107273)
经济(105069)
管理(92040)
研究(85811)
理学(78126)
理学院(77256)
管理学(76019)
管理学院(75568)
中国(72042)
(53424)
(51003)
科学(50234)
(44543)
(44170)
财经(40321)
中心(40225)
研究所(39969)
(38404)
(36580)
业大(35463)
农业(35352)
经济学(34629)
北京(33761)
(32114)
师范(31806)
经济学院(31364)
(30966)
财经大学(30045)
基金
项目(155472)
科学(121618)
研究(114188)
基金(112819)
(98046)
国家(97283)
科学基金(82442)
社会(72865)
社会科(69124)
社会科学(69101)
(59529)
基金项目(59050)
教育(52747)
自然(51813)
自然科(50621)
自然科学(50606)
(50498)
自然科学基金(49714)
编号(47012)
资助(46594)
成果(39155)
重点(35526)
(35420)
(33996)
课题(32123)
(31743)
教育部(30478)
国家社会(30473)
科研(29816)
创新(29764)
期刊
(118429)
经济(118429)
研究(78286)
中国(48955)
(40808)
(40466)
学报(38082)
(36947)
金融(36947)
科学(34558)
管理(32166)
大学(28800)
学学(26947)
农业(25769)
教育(25005)
财经(20556)
技术(20532)
经济研究(19500)
业经(17908)
(17706)
问题(16729)
(15434)
国际(15391)
(14819)
技术经济(12792)
理论(12700)
世界(12633)
(11917)
商业(11515)
实践(11370)
共检索到384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翔  毛育新  杨金同  
在研究跨国银行海外扩张的理论中,有两大分支:一曰内部化理论,一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建立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不完全市场这两个假设前提下的内部化理论认为,银行实行市场内部化的目的是消除市场缺陷,目标是获得内部化本身的收益。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是跨国银行同一国当地银行竞争的条件;跨国银行能够通过明显的产品差别创造短期优势,通过可以预见的产品差别创造长期优势;区位优势是国际化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自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内部化理论产生以来,它们之间的争论就从未间断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季红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已经从完全的内部一体化向准内部化甚至外部化转变。战略管理学派从战略协调、共同管理以及组织适应的角度研究跨国公司,对其投资行为进行动态分析,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存在解释力的局限。本文对此展开论述并指出,就现有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态势而言,怎样发展比怎样形成更有意义。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应将重心从对企业第一次进入海外市场的关注,转向跨国公司如何通过协调全球性的生产和经营网络以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研究。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蒋恩尧  刘艳  
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跨国公司必须对其全球经营战略作相应的调整,战略联盟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战略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使国际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战略联盟的出现和发展使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面临挑战,即使是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必须作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和补充。本文在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作以阐述之后,分析了该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应用战略联盟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方面对该理论加以补充,以说明战略联盟的优点,从而扩展了跨国公司理论,对我国在新世纪发展跨国经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汪建成  毛蕴诗  
文章在回顾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一体化—当地化(IR)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了一个拓展框架。该框架从跨国公司的专属优势、内部化优势出发,结合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体化压力与当地化压力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指出跨国公司必须基于此寻求一体化与当地化的平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锁箭  刘汉民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跨国经营是在全球化和加入 WTO 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而存在的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折衷”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继而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彬  李延勇  刘军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载体,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跨国公司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跨国公司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本文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解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雷凯  
当今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加强,各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不断涌现,对传统的进出口方式提出了更大挑战。随着“乌拉圭回合”最后文本签署,尤其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协议达成,全球投资自由化加强,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市场竞争愈将激烈,我国企业受到的冲击也越大:一方面我国企业要与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抗衡,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趋同、市场同质,我国企业更要受到来自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强烈挑战。退是没有后路的,不少有识之士已强烈感到:迅速培育与发展我国的跨国企业,不仅关系到我国企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小迪   张宏   李清杨  
在世界经济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能否赋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框架下,利用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OFDI概率,经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渠道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所有权优势、提升内部化动力与克服外来者劣势促进了中国企业OFDI。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产权性质、人力资本结构、行业要素密集度、竞争程度以及投资模式将影响数字化的OFDI赋能作用。最后,基于投资规模与投资绩效的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还能助力OFDI“增量提效”,且规模增加体现在OFDI扩展边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阎建东  
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述评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阎建东邓宁(JohnH.Dunning)教授是英国里丁大学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著名学者,他在综合吸收其他学者有关跨国公司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进而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为进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予工  郭晓  杨乃定  
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框架下,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的角度出发,建立对外投资项目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对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东艳  李国学  
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影响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决策,许多发展中国家将吸引FDI作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本文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的政策因素,指出一体化协定通过影响成员国的区位优势,促进厂商充分发挥其已有的所有权优势,同时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来创造新的所有权优势,并将其进行内部化,使一体化国家FDI增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赖建平  
本文对西方学者有关跨国银行何以出现的理论作了简明的概括,重点是对J.H.Dunning根据他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金融服务业在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方面进行解释,指出了银行等金融服务性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殊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季红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主流理论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的解释力存在局限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应吸收资源基础论和企业网络理论的合理内核,从而使理论的解释力更强,并更具动态性和生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华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当代跨国公司经营行为及当代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的 动向及特征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利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优势, 积极发展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元池  
日本跨国银行在美国的扩张及影响上海财经大学刘元池日本跨国银行对美国的扩张主要开始于1952年,那一年只有10家分行和代表处落户纽约市。90年代末以来,随着日本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增加,日本跨国银行在美国分支机构的数量和经营范围迅速扩大,并一举在美国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