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9)
- 2023(8762)
- 2022(7707)
- 2021(7175)
- 2020(6217)
- 2019(14810)
- 2018(14515)
- 2017(28932)
- 2016(15726)
- 2015(17813)
- 2014(18019)
- 2013(18163)
- 2012(17360)
- 2011(15827)
- 2010(16148)
- 2009(15095)
- 2008(15317)
- 2007(14003)
- 2006(12253)
- 2005(11155)
- 学科
- 济(68471)
- 经济(68411)
- 管理(42186)
- 业(40662)
- 企(31769)
- 企业(31769)
- 方法(30681)
- 数学(27498)
- 数学方法(27154)
- 农(19861)
- 财(17294)
- 中国(16926)
- 贸(16169)
- 贸易(16161)
- 易(15736)
- 地方(15569)
- 学(13721)
- 业经(12706)
- 农业(12666)
- 制(12521)
- 策(10821)
- 银(10666)
- 银行(10644)
- 融(10394)
- 金融(10391)
- 行(10170)
- 务(9862)
- 财务(9831)
- 财务管理(9807)
- 和(9687)
- 机构
- 大学(228336)
- 学院(228268)
- 济(98200)
- 经济(96051)
- 管理(85786)
- 研究(81643)
- 理学(72661)
- 理学院(71814)
- 管理学(70493)
- 管理学院(70030)
- 中国(63262)
- 科学(48788)
- 京(48364)
- 财(46456)
- 所(42549)
- 农(40294)
- 研究所(38258)
- 中心(37825)
- 江(35955)
- 财经(35882)
- 业大(33292)
- 经(32360)
- 农业(31687)
- 北京(31063)
- 范(30375)
- 师范(30130)
- 经济学(30103)
- 院(28992)
- 州(28548)
- 经济学院(27254)
- 基金
- 项目(144241)
- 科学(112358)
- 研究(106215)
- 基金(103561)
- 家(89949)
- 国家(89236)
- 科学基金(75091)
- 社会(65646)
- 社会科(62229)
- 社会科学(62207)
- 省(55761)
- 基金项目(53901)
- 教育(48868)
- 自然(48217)
- 划(47741)
- 自然科(46993)
- 自然科学(46975)
- 自然科学基金(46120)
- 编号(44379)
- 资助(44121)
- 成果(37496)
- 重点(32871)
- 部(32426)
- 发(31849)
- 课题(30981)
- 创(29132)
- 科研(27776)
- 教育部(27502)
- 性(27431)
- 创新(27282)
- 期刊
- 济(109907)
- 经济(109907)
- 研究(70726)
- 中国(45311)
- 农(36269)
- 财(35864)
- 学报(34260)
- 科学(31581)
- 管理(30196)
- 融(26732)
- 金融(26732)
- 大学(25645)
- 教育(24251)
- 农业(23946)
- 学学(23913)
- 技术(19726)
- 经济研究(18152)
- 财经(17590)
- 业经(17334)
- 经(15109)
- 问题(14842)
- 贸(14540)
- 业(13399)
- 国际(12919)
- 技术经济(11706)
- 理论(11536)
- 统计(11396)
- 世界(10796)
- 版(10706)
- 图书(10678)
共检索到352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力
本文对欧洲中央银行在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评析 ,通过研究提出了影响统一货币政策实施和效果的潜在矛盾 ,认为统一货币政策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利益问题 ,欧元区成员国对待不对称冲击的政策反应呈现为一种动态博弈过程 ,并据此提出只有通过加强成员国的利益趋同、经济周期同步、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甚至统一经济政策的实施才能进一步促使统一货币政策的有效运作。
关键词:
欧元 不对称冲击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华静 张立君
欧元启动后,欧元区内实行了统一的货币政策。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周期不同步、宏观经济目标不尽一致,所以欧洲中央银行在作出统一货币政策决策时,必然存在矛盾和争议,使得对欧元基准利率走势的判断增加了难度。本文运用“泰勒法则”分析了1999年初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策倾向,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论。
关键词:
欧洲中央银行 统一货币政策 泰勒法则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洪梅 王丽香 徐艳秋
欧元产生以来,欧洲中央银行在统一货币政策的框架下较好的实现了物价稳定的首要任务,却未能有效促进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主要原因在于:成员国经济基本面的差异使统一货币政策产生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由此给当前正致力于货币合作的东亚地区带来了一个重要启示:应不断加强各国间的政策协调,确保主要经济指标高度趋同,为将来单一货币的实行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
欧元区 统一货币政策 绩效 东亚货币合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厚
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由于欧洲中央银行制度设计的缺陷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在其执行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二元性矛盾。这些矛盾严重影响了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欧洲经货联盟的顺利运行。因此,欧元区各成员国有必要通过加强政治一体化、继续改革欧洲中央银行的决策制度、完善与之相配合的财政预算制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以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集中监管机构等措施来解决这些二元性矛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青
欧洲货币统一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欧元区国家预算政策的协调。按照欧盟的规定,成员国要想加入单一货币体系必须达到预算平衡方面的趋同标准(即政府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低于3%),成员国加入欧元区以后应努力实现基本平衡或结余的中期预算目标,除了经济出现严重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平
本文实证分析了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总体适应性和部分高通胀成员国存在的真实汇率自动调整机制,并利用已有的文献成果,总结探讨了这些成员国的高通胀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统一货币政策操作有其坚实的经济基础,进而呈现出总体的适应性,但是,统一货币政策与部分高通胀的非核心成员国的需要之间,也存在局部矛盾。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些高通胀成员国存在着自动逆向调节其物价乃至产出水平的地区调整机制———真实汇率机制;Balassa—Samuelson效应在部分高通胀国家的通胀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丽 杨红丽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利率市场化正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将逐渐从数量规则向利率规则过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币一体化地区,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操作中以价格调控为主,利率政策是其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从长期的视角考察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利率政策的实践,提出其政策操作中具有关注中期目标、政策透明度高、央行独立性强等特点,对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转变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邢莹莹
欧元区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定期融资工具和最低存款准备金系统,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欧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具体操作方式。
关键词:
欧元区 货币政策 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约阿希姆·纳格尔 张林
可持续的公共财政政策有助于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并避免与货币政策发生冲突,不仅可以维护纳税人的利益,同时也符合财政当局和中央银行的利益我们又一次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过去的一年,一连串不确定因素接踵而至:俄乌冲突不断升级,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公共债务水平持续走高,欧美银行业突发的危机导致市场恐慌。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决策部门在制定行动计划时要把握好轻重缓急尤其困难。
关键词:
欧元区 政策联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瞿红艳
货币政策是以总量调节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水平差异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加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后,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加剧,欧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在这一背景下,探讨统一货币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欧央行货币政策实践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启示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战略,为货币政策传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统一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应注重体现货币政策调控的区域差异性;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减少在货币政策制定和...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区域差异 有效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时下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策略源于几年前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013年,欧洲理事会正式批准在欧元区设立欧洲银行单一监管机制(SSM),由欧洲中央银行直接监管欧元区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并对银行监管承担全面职责,并赋予更多的宏观审慎权力。几年来,在这一制度安排基础上,货币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程 佟家栋
在全球实施过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四大经济体中,欧元区是体量最大、政策工具最为复杂的一个。囿于欧盟特定的法律、历史和制度因素,以及货币与财政、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失衡,欧洲央行在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时机、进程和结构安排等方面较其他国家而言均体现出诸多不同。本文认为,货币、金融与财政三个领域一体化程度的失衡、市场融资结构、"最终贷款人"授权的缺失以及对"定向主权债务救济"的担忧是造成欧元区非常规政策在很长时间里呈现保守和折衷特征的关键原因。这些因素既影响了欧洲央行设计和推出非标准化措施的时机和力度,也对其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回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实践历程,分析了其货币刺激政策特殊结构的成因,并对其绩效进行了评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康钰 曾辉
本文对欧元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分阶段进行了梳理,总结欧元区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危机背景、标的资产、通胀约束、风险承担等方面的特点,考察欧元区整体经济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背景下的表现以及这一政策对个别成员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欧元区作为一个单一货币区,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上确实不同于单一主权国家;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其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也必然会向外辐射;作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澜飚 尹海晨 张靖佳
为应对欧元区出现的融资市场金融约束、市场流动性缺乏,以及通胀率下降等问题,欧洲央行2008年以来实施了一系列非传统货币政策。本文从政策动因及潜在风险、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欧洲央行上述政策,发现在欧元区信号渠道、信用风险渠道和银行资金渠道效果明显,显著提升了资产价格、缓解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增强了银行的放贷意愿。同时,本文将欧洲央行上述政策与中国人民银行为应对国内经济问题而出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不仅存在信号渠道与信用风险渠道,还存在直接降低特定行业融资成本和直接提升特定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渠道,促进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转变、利率走廊打造、金融风险降低、经济结构性调整。在总结欧洲央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有必要在提升央行公信力和透明度、防范结构性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通胀风险以及界定结构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借鉴欧元区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