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9)
- 2023(2343)
- 2022(1992)
- 2021(2061)
- 2020(1556)
- 2019(3682)
- 2018(3946)
- 2017(6570)
- 2016(3817)
- 2015(3975)
- 2014(4148)
- 2013(3734)
- 2012(3348)
- 2011(3213)
- 2010(3436)
- 2009(3179)
- 2008(3200)
- 2007(2632)
- 2006(2617)
- 2005(2574)
- 学科
- 济(10970)
- 经济(10948)
- 管理(10045)
- 企(8264)
- 企业(8264)
- 业(7633)
- 制(6122)
- 体(5017)
- 教学(4839)
- 理论(4817)
- 体制(4444)
- 教育(3977)
- 中国(3785)
- 业经(3772)
- 学(3475)
- 财(3434)
- 技术(3176)
- 学法(3012)
- 教学法(3012)
- 银(2805)
- 银行(2804)
- 融(2780)
- 金融(2780)
- 税(2753)
- 行(2750)
- 方法(2747)
- 策(2708)
- 税收(2691)
- 收(2665)
- 和(2587)
- 机构
- 大学(49422)
- 学院(48406)
- 研究(18335)
- 济(17903)
- 经济(17452)
- 管理(17285)
- 理学(14141)
- 理学院(13971)
- 管理学(13738)
- 管理学院(13631)
- 中国(12904)
- 京(10913)
- 财(10605)
- 科学(9870)
- 范(9693)
- 师范(9643)
- 所(9368)
- 教育(8527)
- 江(8323)
- 研究所(8253)
- 师范大学(8019)
- 中心(7531)
- 财经(7206)
- 北京(7193)
- 经(6556)
- 州(6389)
- 技术(6387)
- 院(6211)
- 职业(6184)
- 财经大学(5227)
共检索到86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序 管浏斯
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决定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居于核心地位。然而由于对真正的"知识"和考试中的"符号"两个概念的混淆,导致了新课改对知识教育的激烈批判。"三维目标"的提法未认清"知识"、"过程"与"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客观上知识地位的下降,因此无法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基础教育改革只有保证了知识的核心地位,才能够取得成效。
关键词:
知识 符号 教学 新课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尤其是受制于文化心理积淀不足、教师准备不足等方面因素,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速战速决的。新课程改革所赋予基础教育的新思路、新使命、新方法的实现,以及可能带来的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与新范式的形成,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路径在于明确课程与教学认识论的当代视野、立场与逻辑,建立恰切的课程改革方法论和建立“研究与发展”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文化心理 教育观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教师角色转型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新课程倡导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向"创生取向"的转变,蕴含了教师形象从"忠实执行者"向"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变。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程角色是对课程与教师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教师价值的重新发现。那种认为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型是"把改革的成败推加在教师身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转型 反思性实践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伟 余雪光
我们的课题化教学着重从学习内容的开发和实际操作范式上做了如下的实践与探索:一、如何确定课题从教材本身设计的课题来开展课题化教学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阎亚军 王月芬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生观,在现实实施中存在着一定的悖论与偏差。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在实践中经常演变为学生无约束地极度膨胀自己所谓的个性,进而滑向极端的自由;而教师则因为种种理念、理论、舆论的限制,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成了学生无限自由发展的"推波助澜"者。我们应冷静反思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科学、客观地认识学生,不能将学生过于理想化。否则,各种所谓的先进教育观念或理论将成为教师的"镣铐",最终阻碍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斌辉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但在现实中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博弈论角度来看,由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背离,课程改革呈现出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提高各博弈主体的理性水平,建立选择性激励制度。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博弈论 囚徒困境 选择性激励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查有梁
新课程改革需要“软着陆”,是指课改的进程要减慢速度,课改的实施要稳步成功。钟启泉教授的一篇对新课程改革的总结性《对话》提出的一系列观点,都不利于课程改革的“软着陆”,是对课程改革的误导。这些误导表现出了西方后现代理论在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思潮。新课程改革如何“软着陆”,这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软着陆 误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倪娟 李广洲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理论上看应有许多契合之处,但在实践中由于两者社会传统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着重大隔离。由中西传统的不同实用价值取向,揭示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基层实践者各自在新课改中的实际表现,分析社会转型期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双重异化的原因,阐明当前新课改实践中如何定位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两者关系。提供融合中西传统实用价值观的一些建议,为“实用主义”思想在新课程改革中真正“实用”起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实用主义 社本主义 人本主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倪娟 李广州
本文借助对中西“人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以及对比分析,厘清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本质区别,阐明新课改中应以什么“人”和“人”的哪个方面为本以及如何实践“以人为本”,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课程改革 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仲建维
所谓"国情派"认为新课程改革是以西方理论和话语为平台,来构建中国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话语框架,并以此指导中国的学校课程和教学实践。在对此加以否定的同时,"国情派"为课程改革确定了三个方向来寻求理论基础:重新回到凯洛夫教育学主线、回归文化传统寻找课程教学理论资源和扎根现实教育国情。但回到凯洛夫教育学主线是走不通的僵路,回归传统和扎根实践却又非所谓"国情派"所独倡,而是教育学人共同标举的永恒课题,不过这两个方向,并不能否定学习和借鉴西方课程教学理论这一教育主潮。
关键词:
课程论争 课程教学本土化 凯洛夫教育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马海涛
课程研究由"课程开发范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的过程蕴含着知识观的变化:知识不再是普适的、客观的、价值中立的,而是情境性的、文化的、价值负载的。本文先择要叙述新教育社会学课程论者、批判课程论者、后现代课程论者的知识观,然后总结其共有的知识理念:突出知识的价值性和情境性,最后分析知识观的变革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知识 课程 价值性 情境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范浩
英美文学课当务之急是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强化文学之为人学的一面。鼓励学生平视经典,用自己的视角去感悟、思考作品内涵,寻找共鸣的主题。对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全面审视与思考是教学改革的原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