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5)
2023(8104)
2022(6787)
2021(5993)
2020(4621)
2019(10313)
2018(10133)
2017(18986)
2016(10036)
2015(11082)
2014(11302)
2013(11443)
2012(11300)
2011(10692)
2010(11119)
2009(10404)
2008(10055)
2007(9131)
2006(8646)
2005(8337)
作者
(30813)
(25754)
(25678)
(24532)
(16721)
(12268)
(11723)
(9950)
(9930)
(9330)
(9062)
(8506)
(8468)
(8462)
(8171)
(7908)
(7678)
(7422)
(7365)
(7077)
(6909)
(6407)
(6278)
(6100)
(5890)
(5865)
(5674)
(5597)
(5312)
(5074)
学科
(70035)
经济(69988)
管理(24598)
地方(23350)
(22668)
中国(19557)
方法(16463)
(16056)
企业(16056)
地方经济(15171)
(14499)
业经(14171)
数学(13933)
数学方法(13836)
(12058)
(10987)
(10655)
金融(10655)
农业(10408)
(9772)
银行(9762)
(9651)
环境(9536)
(9328)
(8841)
贸易(8831)
(8373)
(8111)
发展(8044)
(8020)
机构
学院(156120)
大学(154676)
(77015)
经济(75541)
研究(64365)
管理(53049)
中国(48574)
理学(43593)
理学院(42995)
管理学(42363)
管理学院(42053)
科学(35893)
(34061)
(33502)
(32895)
研究所(29816)
中心(27245)
(25300)
财经(25032)
经济学(24914)
(24078)
(23044)
师范(22859)
北京(22735)
(22699)
(22532)
经济学院(21888)
(20370)
科学院(19693)
(18977)
基金
项目(90336)
科学(70902)
研究(69287)
基金(63452)
(54330)
国家(53821)
社会(45799)
科学基金(45242)
社会科(43489)
社会科学(43482)
(35981)
基金项目(32480)
教育(30352)
(29461)
编号(27264)
(27179)
资助(26096)
自然(25494)
自然科(24847)
自然科学(24842)
自然科学基金(24388)
成果(23181)
发展(22744)
(22369)
重点(20846)
课题(20639)
(19650)
国家社会(19043)
(18322)
(17340)
期刊
(104295)
经济(104295)
研究(58552)
中国(37602)
管理(24250)
(24220)
(23433)
学报(20471)
科学(20265)
(18920)
金融(18920)
教育(18629)
经济研究(17457)
农业(16698)
大学(15996)
业经(15670)
学学(14909)
技术(14761)
财经(13433)
问题(12907)
(11865)
世界(10481)
(9957)
技术经济(9619)
国际(9517)
(8644)
经济问题(8436)
商业(8395)
现代(8390)
经济管理(8063)
共检索到269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卢国学  崔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孟薇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其经济实力已遥居世界之首。然而,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中,其国民的生活又如何呢?本文欲就此做一初步探析。一、日本国民生活的现状日本国民生活的改善并没有像各项宏观经济指标那样一跃超过美、英等经济强国,日本国民虽在精神上享受了“经济大国”的待遇,而在生活质量的改善上却见效不大,这一点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说明。1.高物价与高消费应该肯定,战后的日本国民生活水准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家庭生活高度电气化,1989年私人汽车的普及率已达76%。另外,在食品的消费方面,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年的统计表明,目前日本的恩格尔系数已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有晨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关系吕有晨一国的经济发展与该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是在其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同时也影响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方向。当然,反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建平  李晓  
以吉林省为代表的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在经济合作上具有较深的历史渊源,日本是吉林省非常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在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和我国振兴东北战略进一步实施的共同推动下,以吉林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与日本在经济合作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双方应该积极利用当前产业区域转移的良好时机,加快促进彼此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文章试图探讨日本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日本的现代经济模式与日本文化之间的渊源,认为日本乃至东亚的经济发展奇迹正是根植于日本精耕细作农业的文化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燕青  
科技发展奠定的科技实力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基石。由科技研究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和科技市场占有能力构成日本独特的科技实力,这巩固了日本的经济大国地位,同时也日益暴露其脆弱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春明  
南亮进先生是日本有名的经济学家,多次来我国视察,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日本的比较》一书中作者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这些看法虽然完全是作者本人的认识,并有很多待探讨的问题,但介绍出来由读者去鉴别取舍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董立延  
日本经济处子战后最低迷的状态之中,陷入“流动性陷阱”难以自拔。经济萧条造成需求不振和产品价格下降,致使企业营业额和经常利润减少。加之政府对其金融业的保护政策不得当,导致银行呆、坏帐越积越多,从而束缚经济复兴。经济之低迷,使日元再度陷入波动,日元汇率跌至1998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导致日元贬值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经济毫无起色,虽然日元适当贬值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复苏,但贬值幅度过大,亦会带来无穷的后患。因此,日本经济与日元汇率的未来走势不容乐观,今后3年中,日本政府必须再投53.4万亿日元才能促使经济持续回升,而且,日元仍存在着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柏青,金训敏,郝长海  
儒家思想从公元285年传入日本,到德川幕府时期才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治时代又把儒家伦理定为国民必须遵守的道德,为日本建立现代化国家增强了凝聚力。二战后,日本在大力向西方学习、进行民主改革过程中,儒家思想仍在继续发生影响。儒家思想使日本走上了与西方资本主义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把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仅仅归功于儒家思想是不够的。儒家思想也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更新,甚至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凤翔  王美桃  
日本从二战后发展崛起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对西方先进国家的赶超,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强国,与此同时,日本与世界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日元被迫升值。在日元升值条件下,日本对外投资基本呈资源型、成本型以及当前的综合型,这有效地规避了投资风险。在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中国有着与日本类似的经济现象。作为对外投资的后进国家,我国理应积极吸取日本对外投资的经验和教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宫占奎  乐平  
日本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的重要成员,其在APEC中的活动对APEC进程和APEC成员,尤其是亚洲成员影响颇深。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日本在APEC发展中的作用:APEC的产生、发展与日本的推动作用;“APEC方式”的产生和日本的灵活态度;APEC大阪会议与日本的积极灵活保证了会议的成功;APEC菲律宾会议与日本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APEC加拿大会议与日本等提出的关于人口、经济膨胀对食品、能源和环境影响的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秀玉  刘平方  
本文阐述了日本经济发展所经历的4个阶段及日本农业位置的变化,日本从1955年的经济开始迈入高速发展轨道至今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经济经历了从成长经济发展阶段到成熟经济发展阶段的整个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日本农业也出现了3种截然不同的适应形式。本文通过对日本农业伴随着经济发展中日本农业的位置变化分析,来剖析日本农业出现的3种适应形式,分析确认日本农业形成3种不同适应形式的主要原因:1与经济发展步调相一致的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的设施蔬菜与畜牧业等附加价值型农业。2规模扩大型的北海道土地利用型农业。3兼业深化的都府县土地利用型农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崔勇列  
本文作为尝试,有以下两个特点:1.它是纯粹的实证经济学的。在这里,不拟进行任何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史除外)的探讨,也不拟进行经济制度的比较和任何具有规范性质的研究。本文的出发点是长期经济统计数据系列,它所使用的是与现代经济学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2.由于两国经济发展道路所表现出的巨大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