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9)
2023(6787)
2022(4977)
2021(4426)
2020(3412)
2019(7277)
2018(7424)
2017(14020)
2016(8022)
2015(8943)
2014(8996)
2013(8663)
2012(7620)
2011(6817)
2010(6864)
2009(6629)
2008(6644)
2007(6275)
2006(5631)
2005(5538)
作者
(22647)
(18772)
(18601)
(17997)
(12023)
(8806)
(8535)
(7253)
(7189)
(6874)
(6448)
(6267)
(6146)
(6116)
(6016)
(5798)
(5665)
(5470)
(5413)
(5407)
(4822)
(4640)
(4587)
(4439)
(4320)
(4293)
(4138)
(4053)
(3718)
(3710)
学科
(33437)
经济(33399)
(22947)
管理(22083)
(18103)
企业(18103)
中国(12617)
方法(11459)
(11263)
业经(9374)
数学(9086)
(8744)
数学方法(8699)
(8365)
农业(7794)
理论(7550)
教育(6889)
(6479)
(5974)
(5973)
劳动(5956)
(5653)
财务(5630)
财务管理(5625)
地方(5604)
企业财务(5365)
(5243)
贸易(5240)
(5208)
(5183)
机构
大学(119592)
学院(117859)
(46394)
经济(45450)
研究(39413)
管理(39100)
理学(33123)
理学院(32727)
管理学(31993)
管理学院(31781)
中国(29043)
(25166)
科学(23874)
(22961)
(20197)
(19317)
师范(19157)
(18819)
财经(18424)
研究所(18161)
(18050)
中心(16980)
(16687)
北京(15825)
经济学(15528)
师范大学(15415)
业大(15115)
(15001)
农业(13982)
经济学院(13861)
基金
项目(71265)
科学(56187)
研究(54320)
基金(51487)
(44270)
国家(43847)
科学基金(37350)
社会(35429)
社会科(33357)
社会科学(33348)
(27360)
基金项目(26291)
教育(26008)
(23249)
编号(22696)
自然(22323)
自然科(21825)
自然科学(21820)
自然科学基金(21445)
成果(20176)
资助(19946)
重点(16372)
课题(16065)
(15888)
(15188)
国家社会(14865)
(14537)
(14243)
教育部(13990)
项目编号(13983)
期刊
(56997)
经济(56997)
研究(39433)
中国(26135)
学报(20264)
(19571)
教育(19534)
(17814)
科学(16903)
管理(16745)
大学(15515)
学学(14247)
农业(11560)
财经(11040)
(10250)
金融(10250)
技术(9639)
(9635)
业经(9066)
经济研究(9059)
问题(7968)
图书(7299)
(6439)
(6392)
(6022)
书馆(5596)
图书馆(5596)
现代(5582)
世界(5397)
国际(5385)
共检索到184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胜  
英国学者弗利特伍德从批判实在论视角出发,指出演绎主义推动的数学化模型中预先嵌入以封闭体系为条件的事件恒常关联,因而反对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化模型,并针对劳动价值论的传统数学化提出批评。就其对劳动价值论数学化表述的批评来说,弗利特伍德没有认识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基于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所运用的辩证逻辑演绎,因而只能停留在资本主义的具体层面上,而陷入封闭体系与现实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离开辩证逻辑演绎构建劳动价值论的数学化模型,也是很多西方学者在价值转形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一重大缺陷。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学化,必须按照马克思的辩证逻辑演绎,基于完整的价值转形视角进行构建和说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金华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明确提出了价值函数的基本假定和基本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推导出相应的短期和长期价值函数;并借助短期和长期价值函数,具体分析了商品价值量在短期和长期中的变化规律,特别是详细讨论了劳动变化、资本变化、劳动和资本同时变化、劳动和资本同时和同比例变化以及生产函数变化对价值量的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乐群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社会状况虽与马克思所处的社会发生了众多变化,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旧未被动摇。因此,在智能时代,我们应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分析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坚定人的主体地位,积极应对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就业问题,顺应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变革,促进经济的稳定向好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璐  
智能革命驱动下的“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等“无人化”生产使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数量不断减少,而企业所获利润却不断增加,所形成的活劳动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却在不断增加的这种“此消彼长”的矛盾,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无人化”生产中的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无人化”生产中人的活劳动始终在场、“无人化”生产中物化劳动的价值转移这几个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可以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依然可以解释“无人化”生产这一经济现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宏图  
一、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主义有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所体现的方法是进化论的。这个表述当然是不甚确切的,但却也道出了马克思方法论的实质:他把社会形成看成是演进的,那么构成社会的一切基质,比如,商品、货币、资本乃至生产方式无一不是演进的。熊彼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在争论中出现和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要解决争论和错误,必须运用正确的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法,既要重视研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要重视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体系,还要重视研究马克思对古典学派劳动价值理论的革新。要有能力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正确的研究,则须具有较好的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的理论基础,还须确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完全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且要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长期而认真的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亚辉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文章指出,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劳动环境、劳动关系、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契机。要保证理论的生机,就必须使理论与变化的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海龙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挑战。 1.科技革命的挑战。马克思描述的典型生产过程中:资本+活劳动或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他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是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但现实的情况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40~60%靠科技创新,而不是靠资本和劳动的增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用  章莉  
任何社会经济理论都需要有现实性才能确立其地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来自对所处时代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及演绎,在半个多世纪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不可避免地转变成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小鲁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转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此,中国经济理论界的学者们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新的思考和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创造价值的源泉是否只是人类活劳动?科学技术以及物化劳动是否也参与价值创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本文在系统讨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价值形成(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价值抽象与价值转化、价值形成(或创造)与使用价值生产(或财富创造),以及生产性劳动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讨论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锦辉  
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化劳动价值论要反对借深化之名,行否定与扭曲之实这两种倾向,要从三个方面出发深化劳动价值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昌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展开的研讨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研讨的核心问题并不突出。笔者认为,劳动价值论研讨中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价格决定问题,二是价值本质问题。尽管存在具体理论和概念上的分歧,在价格决定问题上各种观点已经事实上形成了共识。当前研究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是价值本质问题。晏智杰对劳动价值论的反思及其同卫兴华展开的激烈争论已经将价值本质问题凸现出来,但全面深入的研讨尚未展开,这应当是劳动价值论研讨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智杰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对于这个理论的重要性人们早有认识,对其内容也不会感到陌生,然而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促使我们加深认识这个理论时,人们却发现,首先还是需要对这个理论本身的原意和真谛有更深入和更准确的理解。这个问题及马克思对它的分析貌似简单,实则含有相当复杂和深刻的内涵;而人们在马克思身后对这个理论的解释又存在太多的误区,因而确有重温并准确把握该理论之必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温旭  
数字劳动价值一方面关涉数据商品世界的本质,探究数字劳动何以被抽象成数据商品、数字货币和数字资本等数字价值形式;另一方面关涉数字价值决定和数字价值量度。数字资本主义的数字要素价值理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其掩盖了数字价值的数字劳动本质。数字价值是数字劳动的数字社会抽象,“数据商品—数字货币”关系发展成数字资本关系才能使得数字社会抽象得到充分呈现。在数字价值补偿的更新体系中,数字资本积累具有普遍存在性,而数字剥削具有隐秘存在性。数字资本的生产性构建于数字劳动的生产性,然而随着数字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数字资本利润率却下降,这种背反关系暴露出数字资本主义的危机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