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9)
2023(6284)
2022(5347)
2021(5184)
2020(4235)
2019(9344)
2018(9350)
2017(16293)
2016(8994)
2015(10169)
2014(9701)
2013(9305)
2012(8450)
2011(7528)
2010(7849)
2009(7028)
2008(6958)
2007(6610)
2006(5738)
2005(5092)
作者
(24394)
(20033)
(20016)
(18904)
(12891)
(9699)
(9104)
(7791)
(7624)
(7371)
(6824)
(6727)
(6623)
(6401)
(6090)
(6086)
(6046)
(5882)
(5807)
(5732)
(5071)
(4874)
(4858)
(4697)
(4614)
(4504)
(4493)
(4491)
(4175)
(4035)
学科
管理(31940)
(31354)
(28861)
企业(28861)
(26590)
经济(26563)
技术(15124)
技术管理(11567)
方法(9728)
中国(9636)
教育(8892)
(8734)
(8557)
理论(8520)
业经(8427)
(7786)
数学(7131)
数学方法(6974)
教学(6551)
研究(6227)
(6020)
银行(6003)
(5920)
(5840)
财务(5821)
财务管理(5799)
地方(5634)
(5633)
企业财务(5458)
(5355)
机构
学院(118437)
大学(116965)
管理(45785)
(42924)
经济(41552)
理学(38560)
理学院(38125)
研究(38004)
管理学(37313)
管理学院(37069)
中国(28389)
(25055)
科学(22072)
(21475)
(21017)
(18143)
中心(17825)
(16934)
(16889)
师范(16757)
财经(16208)
北京(16185)
技术(15901)
研究所(15900)
(15010)
业大(14823)
(14738)
(14491)
(13421)
职业(13346)
基金
项目(75086)
研究(60408)
科学(59707)
基金(50900)
(43439)
国家(42973)
科学基金(37725)
社会(36042)
社会科(34007)
社会科学(34001)
(32792)
教育(30064)
基金项目(26544)
(26393)
编号(25780)
自然(23321)
自然科(22821)
自然科学(22817)
(22623)
自然科学基金(22434)
成果(21407)
创新(19924)
课题(19814)
资助(19518)
重点(17248)
(16450)
(16168)
(15719)
项目编号(15677)
规划(15230)
期刊
(53748)
经济(53748)
研究(39532)
中国(34856)
教育(27391)
管理(20460)
(18473)
科学(14770)
学报(14389)
技术(14043)
(13183)
大学(11609)
(10837)
金融(10837)
学学(10190)
业经(9374)
科技(8826)
农业(8726)
(7962)
职业(7854)
经济研究(7715)
财经(7483)
图书(7372)
(7328)
论坛(7328)
技术经济(7026)
(6528)
财会(6241)
(6062)
问题(5534)
共检索到19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功实  刘惠琴  
评估博士生创新能力初探林功实刘惠琴摘要本文提出了建立评估博士生创新能力指标的主要依据和六项原则,构建了评估创新能力的初步指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论述了影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对博士生的创新意识、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外界环境和论文工作与创新能力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晓娟  
通过对四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姚建年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所长江桂斌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首席科学家江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寿阳研究员的访谈,总结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卫东  阚茹  
本文通过对创新的三个特点和博士学位论文三个创新点的分析,提出了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两个根源,博士学位论文创新评价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和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两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强  
文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前,在教育观念、课程与教学、师资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阻碍文科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地方。我们应在严把招生关的基础上,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和教育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培养文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安邦  韩映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议题。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映华   王诗雨   高婷婷  
本研究通过对42名学术型博士生及24名博士生导师的扎根理论探索,形成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初始“五因素结构”模型;之后通过对527名学术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最终形成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三因素结构”模型,包括研究过程创新、研究结果创新和学术研究品质三个因素,并编制了相应的测评问卷,因素分析等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应用研究表明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特别是研究结果创新和过程创新能力,男生、由内部动机驱动读博、学术就业期待、参加学术会议较多、不存在导学矛盾等的博士生自我评价的学术创新能力相对较高。研究最后提出了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作者就西安交通大学多年来抓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并指出创新能力是检验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志 ,创新成果是评审博士学位水平的重要指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南宁  
从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入手,谈了应以科学精神来培养博士生的想法,提出“是否发表论文不是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惟一方式“这一命题,同时还指出应以科学精神来统领导师队伍建设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兆祥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学博士生规模扩张而创新能力下降的现状,提出在生源质量、导师遴选、培养工作、论文辅导以及学术环境建设等方面严格控制,提高经济学博士的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国兴  
通过调查得到了跨学科学习的博士生数据,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博士生的科研成果数据可知,跨学科学习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慰慈  
在博士生培养中,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要不断扩大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的自主权,强化导师对博士生培养全面负责的意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时代发展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了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反映在培养观念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存在偏颇、培养主体规范不够、培养对象选淘不严、培养方式缺陷甚多、培养评价忽视创新等方面。加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念、突出创新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构建能有效激发创新的导师队伍、改革对培养对象的选淘制度、改进现存的培养方式、完善有效激励的评价方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启德  郭述贤  侯卉  
本文通过对北京医科大学96届94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分析,评出1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些论文的主要特征是在科学或技术上都有一定的探索性,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思路上有一定的开创性,并得到了新的而且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结果。在未获奖的84篇论文中,约有80%的论文在不同层次上取得创造性成果,但创造性不够;还有约20%的论文是属低水平、低层次的论文。创造性不够的主要特征是:一是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二是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因果关系;三是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四是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其共性是尽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鲁卫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创新项目,全国首届博士生学术论坛今天终于召开。经过激烈竞争,来自四面八方的328位博士生“过五关,斩六将”,得以聚集在清华园内,讨论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我谨代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大家的到来,为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宁宁  
利用《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2016)》的有关数据,以33所研究生院高校的1007名工科博士生为分析对象,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现就读于不同等级高校的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前一学历来自不同等级高校的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并不显著。此外,博士生前一学历高校等级和现就读高校等级的交互效应进一步证伪了出身于"985工程"高校、现就读于第一等级高校的博士生科研能力最强的传统假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