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7)
2023(7085)
2022(5817)
2021(5679)
2020(4916)
2019(11213)
2018(10844)
2017(20550)
2016(10648)
2015(12128)
2014(11864)
2013(11957)
2012(11093)
2011(10224)
2010(10222)
2009(9765)
2008(9809)
2007(8604)
2006(7607)
2005(7116)
作者
(29226)
(24517)
(24370)
(23576)
(15823)
(11632)
(11131)
(9455)
(9383)
(8518)
(8494)
(8262)
(7863)
(7824)
(7757)
(7567)
(7266)
(7140)
(6936)
(6611)
(5991)
(5959)
(5719)
(5651)
(5531)
(5503)
(5255)
(5052)
(4775)
(4757)
学科
(48989)
经济(48924)
(32484)
管理(29581)
(24723)
企业(24723)
方法(24403)
数学(22438)
数学方法(22312)
中国(18266)
(13905)
(12981)
贸易(12973)
(12829)
(11158)
银行(11155)
(11059)
(11045)
保险(10966)
(10941)
(10699)
(10368)
金融(10368)
(8877)
财务(8871)
财务管理(8849)
企业财务(8536)
业经(7943)
关系(7783)
(6987)
机构
大学(160368)
学院(153937)
(79140)
经济(78060)
管理(60767)
研究(57422)
理学(51621)
理学院(51109)
管理学(50429)
中国(50367)
管理学院(50141)
(38146)
(34128)
财经(30608)
科学(28826)
(28289)
(27807)
经济学(26667)
中心(25712)
研究所(25078)
经济学院(24110)
财经大学(23330)
北京(22944)
(20490)
(20040)
(19307)
商学(17961)
(17958)
商学院(17818)
(17713)
基金
项目(99282)
科学(80625)
基金(78688)
研究(73021)
(69051)
国家(68152)
科学基金(58378)
社会(51341)
社会科(48879)
社会科学(48865)
基金项目(39917)
自然(36101)
自然科(35332)
自然科学(35321)
自然科学基金(34759)
资助(33946)
教育(32611)
(31722)
(28824)
编号(26210)
(25205)
国家社会(23386)
中国(23257)
教育部(22438)
重点(22066)
成果(21972)
人文(20835)
(19971)
(19859)
大学(19711)
期刊
(82211)
经济(82211)
研究(54996)
中国(30627)
(28459)
管理(23470)
(22304)
金融(22304)
科学(20931)
学报(19801)
(16717)
大学(16262)
财经(15876)
学学(15317)
经济研究(15017)
(13655)
(13180)
国际(13075)
世界(11542)
农业(11479)
问题(11077)
技术(10583)
教育(10419)
业经(9297)
统计(8962)
技术经济(8178)
(7838)
(7494)
决策(6848)
理论(6806)
共检索到242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石慧敏  王宇澄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大幅增加,海外投资风险也随之加大,对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日益重要。国际投资协定及其框架下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已经逐渐成为保护投资者海外资产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通过回顾ISDS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且利用ISDS仲裁案件数据库,研究了影响ISDS案件发生的因素。本文发现,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分布于ISDS案件高发的行业和地区,面临的海外投资风险较大。回归分析表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人均国民收入越低以及政治环境越差,就越容易发生ISDS案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宋锡祥  周聖  
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作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TPP协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势必在未来各国愈加频繁的经贸交往中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条文本身在2012年美国BIT范本的基础上作了改进,采取多种形式限制仲裁庭管辖权,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试图平衡国家与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为投资仲裁裁决执行扫清障碍,从而增强了投资者与国家仲裁的信心。面对TPP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条款的最新规制,除了审视其与中国条约立法实践中的差距与不足之外,中国应继续完善投资争议国内救济手段,尽早颁布中国国家豁免法,采取一系列必要的应对法律措施,以减轻TPP新规则可能对中国带来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慧  
投资者与国家之间争端解决方式的演进不是一种平面运动,而是经历了从国家本位阶段到投资者本位阶段转变的过程,在投资者本位阶段上,又经历了从以契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到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仲裁的发展。贯穿整个过程的线索就是投资者主体地位的变化:其权利主体空间范围从国内延伸到国际,从国际法关系的利益主体上升到权利主体。伴随这个演进过程,相关的国际法也在发生变化,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例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詹晓宁  
2006年,围绕国际投资协定(IIAs)提交的投资者与国家间的诉讼案至少有25起,其中18起提交至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1。如果这个数字得到确认,那么这将是自2000年以来围绕协定产生的已知案件数量最少的一年,这也表明,提交的案件数量开始有所减少。然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的仲裁机构是唯一一个登记仲裁申请的公共机构,有鉴于此,它还有可能表明仲裁活动正在向其他公开程度较低的仲裁渠道转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华  牟春颖  
当中小企业与东道国产生投资争端时,实践表明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是保护中小企业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但该机制存在着很多不利于中小企业适用的缺点,为此,近年来进行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以下简称ISDS机制)改革吸纳了诸如减少费用、简化程序、提供财务支持和法律援助等很多有利于中小企业适用的措施。后疫情时代,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比重上升,在全球直接投资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面临的压力尚未完全缓解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也面临多重风险和挑战,应鼓励中小企业把该机制作为救济手段之一。为此,我国应积极行使有关ISDS机制改革的国际话语权,提出有利于中小企业适用的建议;建立国际投资咨询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资金支持和法律援助等;在双边投资协定规定的ISDS机制中,增加便利中小企业适用的规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莫建建  高建勋  
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是解决投资者与国家争端的主要机制,国际投资协定的仲裁条款是裁决ISDS仲裁的关键条款。我国早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国际投资协定主要着眼于东道国利益的保护,不利于我国境外投资者获得法律救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对国际投资协定改革问题的归纳与梳理为各国加快老一代国际投资协定现代化的条款改革提供了参考。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和实施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的革新路径可从完善国际投资协定的实体条款规范着手,在双边协定、区域协定基础上实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正怡  
随着多边投资改革的深入推进,投资争端预防机制被作为可选择的建议方案用于改善传统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成为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制度规范设计。面对投资者-国家争端预防机制,我国应分别从国内法与国际法层面完善制度构建与实践平台,结合我国实际并合理借鉴域外经验,推动现有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机制向沟通机制转变,在国际投资条约中增强对话机制,为投资争端预防机制的落地与实施创造良好的适用空间,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积极倡导和运用该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斌  段然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ISDS)机制成为当代投资协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制度性与技术性缺陷,在处理投资争端问题中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分析与研究ISDS机制有助于中国在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并增强中国在制订国际投资新规则领域的话语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太平  李姣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盟已成为我国重要投资目的地,其投资风险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作全面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东盟整体投资风险较高,老挝、柬埔寨、缅甸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对菲律宾和越南投资要重视政治风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永中  李曦晨  
本文从区域分布、行业结构、企业类型等角度,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直接投资、承接大型工程业务和投资失败项目的特征,客观评估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风险,并据此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宏  汪段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慧娟  
我国签订的BIT中关于东道国与投资者争端解决条款一般规定了三种解决方式:协商、东道国国内救济、国际仲裁。在新近签订的BIT中,中国对外资的管辖权逐步放弃。中国在今后签订或修订BIT时,有必要参考或借鉴中国BIT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BIT的经验或教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国经济总量对OFDI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而东道国市场规模、距离成本和税负水平呈现出显著负向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龚柏华  
本文在回顾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由来和演进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TPP拟定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的条款。本文在结合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践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应该尽早参与TPP的谈判,反映中国的利益诉求,以便协调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的立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