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0)
2023(9932)
2022(8693)
2021(8009)
2020(6729)
2019(15717)
2018(15486)
2017(29826)
2016(16301)
2015(18335)
2014(18308)
2013(17864)
2012(16376)
2011(14720)
2010(14989)
2009(14302)
2008(14048)
2007(12687)
2006(10754)
2005(9426)
作者
(46359)
(39160)
(38833)
(37095)
(24516)
(18961)
(17907)
(15401)
(14519)
(13787)
(13067)
(13056)
(12426)
(12083)
(12034)
(12025)
(11952)
(11452)
(11253)
(11110)
(9635)
(9451)
(9435)
(8919)
(8789)
(8780)
(8606)
(8492)
(7980)
(7815)
学科
(67084)
经济(67018)
管理(45395)
(43209)
(36194)
企业(36194)
方法(32974)
数学(28244)
数学方法(27919)
(18484)
(17554)
中国(16396)
(14889)
业经(14649)
(12906)
贸易(12904)
(12494)
地方(12477)
理论(12380)
农业(12137)
(11751)
(11392)
(11023)
财务(10996)
财务管理(10966)
企业财务(10309)
环境(9897)
(9777)
银行(9751)
(9299)
机构
学院(234696)
大学(233314)
(94038)
经济(92013)
管理(89723)
理学(77676)
理学院(76824)
管理学(75396)
管理学院(74967)
研究(74911)
中国(56090)
(48177)
科学(47404)
(43531)
(39333)
(38012)
业大(35355)
中心(35127)
财经(34959)
(34713)
研究所(34702)
(31585)
(31483)
农业(31342)
师范(31200)
北京(29877)
经济学(29277)
(27689)
(26887)
经济学院(26571)
基金
项目(155624)
科学(121602)
研究(114767)
基金(110778)
(96004)
国家(95204)
科学基金(81148)
社会(71659)
社会科(67780)
社会科学(67756)
(62660)
基金项目(58649)
教育(53835)
(52459)
自然(51796)
自然科(50567)
自然科学(50549)
自然科学基金(49599)
编号(48422)
资助(45109)
成果(39074)
重点(35533)
(34360)
(33948)
课题(33152)
(32546)
创新(30323)
科研(30142)
教育部(29386)
项目编号(29317)
期刊
(102061)
经济(102061)
研究(64712)
中国(41706)
学报(36277)
(35329)
(35180)
科学(32867)
管理(29908)
大学(26916)
教育(26814)
学学(25313)
农业(23974)
技术(20708)
业经(17935)
(17776)
金融(17776)
财经(17138)
经济研究(16597)
(14813)
问题(13456)
(13026)
技术经济(12245)
统计(11695)
商业(11691)
(11547)
(10841)
(10819)
图书(10810)
理论(10772)
共检索到332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珉君  
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两篇分别来自《中国日报》和《悉尼先锋晨报》的英语社论语篇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结果表明:社论利用评价资源实现其人际功能意义,这种做法使社论更容易作出评论、表明立场以及处理与读者间的关系;社论的结尾部分多使用积极的态度资源,以呼吁积极的行动并增进报纸与读者间的人际沟通。从作为报纸社论写作者的编辑与报纸读者间的对话、协商过程可以看出,通过收缩、扩展对话空间,编辑实现了社论的权威性与读者结盟之间的平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羽杭  郭铭  何丽艳  闫佳玲  
新闻话语路径在其价值维度的选择中,既不能忽略了读者的情感诉求,也不能单方向输送价值维度的定义或引申条件。必须从社会价值中寻找到更为积极的态度引导模式,以便树立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点。为了进一步分析新闻中的态度评价维度,文章分析了评价理论视角下,"中国梦"新闻的要素及资源类型,并以"中国梦"的相关报道为取材范式,进而解析了"中国梦"新闻话语路径,以便为阐释"中国梦"在新闻话语路径的选择构建上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栩  
教师话语是大学英语课堂的重要交际媒介 ,它既是目的语的来源 ,也是管理课堂的手段 ,教师话语成功运用与否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类型、特征和功能的描写 ,结合可理解输入和互动输入理论 ,对大学英语教师话语和课堂互动进行评述 ,得出结论 :教师应转变传统角色 ,应更关注教师话语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课堂上应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培养学习者意义协商的能力为主 ,以便学习者从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优化语言输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晓凯   赵华威  
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基本框架,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巴赫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的致辞进行话语分析,研究他是如何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介入和级差资源实现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研究发现语篇中态度资源占比最多,且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态度和立场的表达,介入和级差资源占比较小。同时指出巴赫的致辞对提升中国形象以及呼吁全世界人民放弃分裂相互理解,共同携手战胜疫情,构建和谐安定的地球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静   雷万鹏  
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关系密切,把握两者演变脉络与内在逻辑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话语分析视角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教研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历经了确立与弱化、恢复与规范、转型与创新三个阶段,实现了由“指导管理”到“服务引领”的话语转变。这一话语变迁源于制度外力与内部动力的双重作用,呈现出以“渐进层递”为特征的演进模式,体现了从单一话语到多元主体互动话语的更迭趋势,并展现出以教研组织为中介的课程改革行动路径。通过进一步健全我国特色教研制度,以“服务”为理念创新教研机制,以课程领导力为重点提升教研人员素养,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加强校本教研等措施,实现教研与课程改革的良性互动,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艳平  彭小飞  
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发展较慢,英语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教师职业性倦怠、学生学习习得性无助、教学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等因素制约了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当我们转换视角,挖掘教师和学生内在的潜能、内在的美德和积极性时,积极心理学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个全新的路径。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基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从教育者、教学对象和教学评价这三个角度来探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青松  曹玉昆  
对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内涵进行了归纳,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分析了最近40年来森林领域出现的新话语,选取话语、联盟、规则及权力关系四个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四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由于观念改变引起话语变化,话语的变化会产生新的联盟,新的联盟、新的规则等反映在森林政策安排的基础上,显示着话语的变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葛园园  
首次深入探讨了话语分析的一些主要理论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同时通过分析指出其对于图书馆学是一种独特的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维萍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和翻转课堂都是信息化和多媒体发展的产物。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翻转课堂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建立翻转课堂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分析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翻转课堂的可行性,然后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尝试建立一个翻转课堂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并对其五个层面,即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和媒体层面,做自上而下的分析,最后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翻转课堂的优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文本和话语是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概念 ,当代美国教育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是与教育文本和话语的多样性有关。作者把教育文本分为学科中心文本和边缘文本 ,把话语理解为外话语和自话语系统 ,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当代美国教育的政治性文本、阐释性文本、批判性文本、企业文本和边缘文本等 ,并提出了四种占主流的当代美国教育理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德芳  
旅游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旅游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际话语为分析对象,运用语言学理论及研究方法,分析旅游话语生产和消费的机制、过程、规律和特点,从而指导旅游实践。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分析总结了国外旅游话语分析的研究维度、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分析发现,旅游话语分析注重话语的社会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在研究内容上注重话语对旅游实践活动的建构,也注重揭示话语反映的旅游业及社会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语料库分析的实证定量研究。国外研究表明,旅游话语分析是对现有旅游研究视角的有力补充,已成为国外旅游研究的有效范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鹏  王辉  
基于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对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生产先后经历了以学校为主导的内生式产教结合、校企共同参与的外延互动式产教结合和校企多要素衔接的内涵渗透式产教融合三个阶段。这一话语变迁受制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最新的产教融合政策分配中,体现出国家角色主导下各部门、省级政府间的责任分担,而不同部门、省级政府间的消费程度并不相同。为此建议,我国产教融合政策的生产应关照个体的需求;政策分配应更加明确,且应强化行业协会的参与力度;政策消费需要多部门、地方政府的协同推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屈册  张朝枝  
遗产往往是在权威话语主导下不断被建构与开发利用,社区居民的声音常常被忽视。研究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访谈与观察,并通过高频词、语义网络分析元阳梯田原住民的遗产话语发现,原住民群体并非均质如一,他们对遗产的认同因其身份而异,经商的原住民将遗产视为发家致富、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旅游企业"上班"的原住民则将遗产视为扬名获利却又令人担忧的"文化过程","当官"的原住民将遗产视为可扬名获利却需要保存文化的"博物馆",普通的原住民将遗产视为赖以生存的"家园"。社区居民的遗产话语的多元性、现实性与权威话语的单一性、"科学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劲草  楚军  张扬  
国家形象存在着自我本位与他者本位两重维度,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因此国外媒体同样参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考虑到国际传播中西方媒体占据主流地位的不均衡态势,可以在国家形象研究中引入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来分析媒体话语,破解被西方媒体建构的中国形象之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或改善措施,优化国家形象,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话题、话轮、话权,是语言学考察对话的三个基本维度。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微观探察课堂教学,课堂对话的运作机理突出体现在话题的延伸与转移、话轮的移交与获取、话权的掌控与授予三个维度。话题的延伸与转移,是对对话的内容结构进行描述;话轮的移交与获取,是对对话的言语互动方式做出解释;话权的掌控与授予,是对对话中的主体交往关系进行说明。三个维度在课堂对话的实践中是融为一体、交互作用的;对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可以为课堂对话寻求学理支持和实践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