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1)
2023(11959)
2022(10108)
2021(9176)
2020(7640)
2019(17117)
2018(16794)
2017(31521)
2016(16988)
2015(18028)
2014(17511)
2013(17177)
2012(15836)
2011(14113)
2010(13899)
2009(12734)
2008(12528)
2007(11328)
2006(9716)
2005(8298)
作者
(50752)
(42201)
(42188)
(39699)
(26823)
(20786)
(18942)
(16463)
(16126)
(14955)
(14570)
(14160)
(13817)
(13281)
(13226)
(13016)
(12947)
(12521)
(12222)
(12166)
(10808)
(10265)
(10243)
(9773)
(9737)
(9474)
(9299)
(9235)
(8612)
(8586)
学科
(64584)
经济(64405)
(52577)
管理(51921)
(45469)
企业(45469)
方法(31154)
数学(25825)
数学方法(25547)
中国(18074)
技术(17764)
(17615)
(17222)
业经(16558)
(15421)
技术管理(12670)
(12378)
(11873)
贸易(11868)
理论(11841)
农业(11589)
(11562)
地方(11308)
(11051)
财务(11036)
财务管理(11012)
(10930)
企业财务(10587)
(10252)
银行(10205)
机构
大学(238187)
学院(236383)
(95741)
经济(93919)
管理(92420)
研究(82697)
理学(81196)
理学院(80275)
管理学(78852)
管理学院(78440)
中国(59763)
科学(54483)
(49507)
(48201)
(42605)
(42333)
业大(41324)
研究所(39410)
农业(38454)
中心(37108)
(35070)
财经(34342)
(31399)
北京(30263)
(30231)
经济学(29215)
(29143)
师范(28644)
(27174)
经济学院(26361)
基金
项目(171423)
科学(135859)
基金(126071)
研究(116650)
(114214)
国家(113274)
科学基金(96482)
社会(77814)
社会科(72946)
社会科学(72921)
(68471)
基金项目(67188)
自然(65026)
自然科(63679)
自然科学(63654)
自然科学基金(62601)
(58356)
教育(53267)
资助(49957)
编号(42834)
(41248)
重点(39309)
创新(37724)
(37216)
(36244)
计划(34562)
(34010)
科研(33606)
成果(33116)
国家社会(32497)
期刊
(97585)
经济(97585)
研究(64705)
中国(48329)
学报(46679)
(42011)
科学(41503)
管理(35224)
大学(34415)
学学(32865)
(32793)
农业(28427)
教育(24045)
技术(19086)
(18548)
金融(18548)
财经(17080)
经济研究(16850)
(16388)
业经(15962)
科技(15051)
(14759)
(12955)
业大(12812)
问题(12561)
技术经济(12505)
(11312)
统计(10929)
农业大学(10907)
商业(10595)
共检索到338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传华  荆智  张菲菲  孙超奇  
随机选取187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社会创造性故事情境问卷和成就动机量表考察青少年社会创造性与评价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评价条件下青少年的社会创造性高于有评价条件下的青少年;评价与成就动机在社会性问题解决的流畅性上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无评价条件下避免失败型青少年表现出更高的流畅性。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培养青少年解决社会性问题的内部动机,避免不适当的外部评价,对避免失败型的青少年尤其如此。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静静  谷传华  张永欣  张菲菲  郝恩河  
采用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社会创造性倾向量表、关系质量问卷、亲子亲合量表和同伴提名对429名留守青少年和213名非留守青少年进行调查,探讨留守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和社会创造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留守青少年与非留守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和社会创造性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社会关系网络存在显著差异。(2)在双亲外出群体中,祖孙关系在在线娱乐频率与社会创造性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单亲外出群体中,亲子关系在信息检索与社会创造性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非留守青少年群体中,社会关系网络不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巩振兴  张剑  郑秀梅  
反馈寻求解决了反馈研究中将员工仅作为被动接受者的传统研究弊病。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考察反馈寻求对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影响作用,探索目标自我一致为中介、反馈信息为调节的作用。结果表明:反馈寻求、目标自我一致、不同的反馈信息对员工的创造性绩效影响显著,目标自我一致在反馈寻求对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反馈信息和反馈寻求对创造性绩效产生交互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谷传华  范翠英  张冬静  杨森  宋娟娟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同伴提名和半结构的故事情境访谈,考察了189名3-6年级小学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其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可通过精神质和神经质、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可通过内外向,影响儿童的社会创造性,进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2)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与儿童的内外向、神经质一起通过社会创造性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通过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提高儿童的外向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兴奋性,可以改善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和同伴地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玉坤  杜秀莲  杜秀芳  
基于解释水平理论,采用2(决策角色:为自己决策,为他人决策)×2(成就动机:高,低)的被试间设计,以212名大四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决策角色和成就动机对大学生创业决策的影响,从而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为他人决策比为自己决策更倾向于做出创业的选择,为自己决策更多地考虑创业的可行性因素,为他人决策更多地考虑创业的价值;(2)成就动机高的个体比成就动机低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创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祥西  王新新  刘德文  
以社会学习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顾客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驱动机理,并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内部动机在两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基于297份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顾客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内部动机在两者关系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且创造性自我效能的单独中介效应高于内部动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岚  谢雯婷  徐超  
文章在两个实验的基础上对社会比较方向对消费者创造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而言,在现有社会比较文献的基础上,探索了消费者面对不同社会比较对象时的心理过程。并且,通过引入解释水平理论中的"心理距离"概念,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方向的社会比较活动对于消费者创造性认知绩效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此外,还进一步探索了人们内隐的"优于常人"自我评价效应对社会比较过程的影响,也揭示了当打破"优于常人"自我评价效应时,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出现逆转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卫平  俞国良  
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是一般创造力发展与科学教育的结晶。研究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 ,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创造力理论 ,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在科学教育中落实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内涵、表现和发展以及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 ,旨在引起全社会对培养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广泛重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鹏  张剑  杜斑  
员工创造性绩效是否受到薪酬公平感与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以来自北京7家IT制造及软件类企业的员工作为被试,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框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薪酬公平感、创造性人格与员工创造性绩效三者的关系及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薪酬公平感、心理需要满足均正向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2)心理需要满足在员工薪酬公平感与创造性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造性人格以心理需要满足为完全中介调节薪酬公平感对创造性绩效的影响。并对研究结果的管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鹏  张剑  杜斑  
员工创造性绩效是否受到薪酬公平感与创造性人格的影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以来自北京7家IT制造及软件类企业的员工作为被试,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框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薪酬公平感、创造性人格与员工创造性绩效三者的关系及影响路径。结果发现:(1)薪酬公平感、心理需要满足均正向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2)心理需要满足在员工薪酬公平感与创造性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造性人格以心理需要满足为完全中介调节薪酬公平感对创造性绩效的影响。并对研究结果的管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怀超  范建红  
人力资本是董事会创造性决策的基础,并非单独发挥作用,其效果还受到内部社会资本的调节,但现有文献并未对此给予关注。鉴于此,本文从知识创造视角,分析了董事会人力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对其创造性决策的直接影响;依据群体知识创造理论和网络创新理论,探讨了内部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即知识深度和知识宽度影响创造性决策的调节作用。本文利用166家中国上市公司二手数据的研究结果发现,知识深度和沟通程度对董事会创造性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沟通程度正向调节了知识深度对创造性决策的影响;知识宽度对董事会创造性决策具有负向影响,沟通程度对这一负向影响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薛雨康  沐小琳  王芳  谷传华  
将95名本科生随机分为四组,通过实验法分别考察不同类型奖励对社会创造性的发散思维阶段、辐合思维阶段以及最终社会创造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社会创造性的发散思维阶段,表现奖励显著促进社会问题解决策略的流畅性和独创性;在社会创造性的辐合思维阶段,相较于表现奖励,参与奖励更大程度地促进社会问题解决策略的适当性;被试在发散思维阶段接受表现奖励,在辐合思维阶段接受参与奖励,其最终的社会创造性水平最高。结果表明,在社会创造性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奖励的作用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本贤  朱虹  
前瞻性人格可以有力促进追求成功动机水平的提升。中国大学生的前瞻性人格、成就动机和创业意向三者呈中等程度显著正相关。追求成功动机的中介作用显著大于避免失败动机的中介作用。国内外对前瞻性人格(proactive personality)的探索最早始于1993年巴特曼(Bateman)和格兰特(Grant)等人关于组织行为中主动性成分的研究,他们认为前瞻性是决定组织成功与否以及个体主动性和前瞻行为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肖瑛  
中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如乡村建设和工业化方案,文化建设如家庭存废,以及学科建设如社会学的中国化等各项现代化探索。这三类活动不仅在主题上有某些共通性,如家庭同公共性的关系,而且贯穿着理论与实践、学术与社会的互构等基本线索。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不同知识分子在是"创造性地适应"西方文明还是在中西之间"创造性转化"地再造新文明之间有着分歧,但他们从来没有偏离中西古今框架,没有背弃重建中国社会和中国学术主体性的目标。今天,要确立社会学的中国主体地位,需要以反思这段历程为基础,汲取他们的总体性视野和历史意识,在中西古今之间开展艰难的创造性转化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