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51)
2022(1852)
2021(1864)
2019(3170)
2018(3087)
2017(5937)
2016(3601)
2015(4139)
2014(4323)
2013(4519)
2012(4584)
2011(4117)
2010(4389)
2009(4271)
2008(4514)
2007(4314)
2006(4103)
2005(4238)
2004(3767)
2003(3533)
作者
(12287)
(10140)
(9954)
(9871)
(6643)
(4951)
(4648)
(3980)
(3889)
(3864)
(3556)
(3487)
(3447)
(3404)
(3399)
(3103)
(3047)
(3039)
(2974)
(2891)
(2830)
(2535)
(2508)
(2391)
(2354)
(2330)
(2285)
(2282)
(2276)
(2212)
学科
(13912)
经济(13882)
管理(11020)
(10385)
(8553)
企业(8553)
(5224)
(5189)
中国(5061)
(5038)
(4930)
方法(3904)
理论(3536)
(3505)
银行(3494)
(3374)
业经(3348)
(3296)
农业(3279)
教育(3169)
税收(3075)
(3058)
(3042)
地方(3017)
(2998)
财务(2983)
财务管理(2970)
(2890)
金融(2889)
(2797)
机构
大学(57769)
学院(56696)
研究(22562)
(20806)
经济(20129)
中国(18732)
管理(18151)
科学(14216)
理学(14005)
理学院(13791)
(13647)
(13486)
管理学(13350)
管理学院(13241)
(12762)
研究所(11573)
(11275)
(11096)
中心(10085)
北京(9651)
(9363)
(8910)
师范(8852)
(8832)
财经(8797)
农业(8401)
业大(8205)
(7872)
(7715)
师范大学(6992)
基金
项目(27128)
研究(19938)
科学(19799)
基金(17778)
(15917)
国家(15747)
科学基金(12230)
社会(10855)
(10833)
社会科(10063)
社会科学(10058)
教育(9360)
(9171)
成果(8901)
基金项目(8757)
资助(8587)
编号(8442)
自然(8091)
自然科(7887)
自然科学(7884)
自然科学基金(7728)
课题(6673)
重点(6289)
(5832)
(5755)
(5560)
(5445)
科研(5246)
计划(4958)
项目编号(4950)
期刊
(32239)
经济(32239)
研究(23715)
中国(14279)
(11299)
(10959)
学报(10618)
教育(9330)
管理(9137)
科学(8711)
(8350)
金融(8350)
大学(7874)
学学(7154)
农业(6961)
财经(4955)
业经(4925)
技术(4677)
问题(4433)
(4343)
图书(4136)
经济研究(4070)
(3953)
(3743)
会计(3378)
国际(3326)
书馆(3211)
图书馆(3211)
理论(3182)
科技(3003)
共检索到107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军  
冯金华教授的价值转形"伪问题"学说把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限定在两大部类,同时把简单再生产条件引入转形问题研究,全面否定了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从而错误地认为价值转形问题是一个"伪问题"。余斌教授"伪问题"学说从总体上看坚持了马克思的基本立场,强调劳动价值论在转形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同样把简单再生产条件引入转形问题的研究,对要素投入生产价格和价值差额进行了简单化处理,认为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百年难题是一个"伪问题"。这两种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学说虽有不同,但从本质上讲都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转形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军  
冯金华教授的价值转形"伪问题"学说把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限定在两大部类,同时把简单再生产条件引入转形问题研究,全面否定了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从而错误地认为价值转形问题是一个"伪问题"。余斌教授"伪问题"学说从总体上看坚持了马克思的基本立场,强调劳动价值论在转形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同样把简单再生产条件引入转形问题的研究,对要素投入生产价格和价值差额进行了简单化处理,认为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百年难题是一个"伪问题"。这两种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学说虽有不同,但从本质上讲都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转形问题。转形问题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理论难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金华  
到目前为止,所有以偏离系数为特征的价值转形模型都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作为这些模型的解的偏离系数有可能总是等于1。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合理设置的偏离系数转形模型中,只要假定"两个总量相等",即整个社会全部产品的生产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以及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则所有的偏离系数都将等于且只能等于1,从而,所有产品的生产价格都必然等于相应的价值。因此,价值转形是一种"伪转形",价值转形问题是一个伪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金华  
在生产技术不变和生产的技术矩阵行列式不等于零的假定条件下可以证明,如果整个经济的平均利润总量与剩余价值总量相等,且生产价格总量与价值总量相等,则每一部门的单位生产价格与相应的单位价值也相等。换句话说,在所给的相当宽松的技术条件下,所谓的价值转形,只能转形为与自己在数量上相等的生产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转形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卓炯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对于恩格斯的这一段话,有着不同的理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温应乾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研究人口理论和人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人口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许多重大问题的看法已渐趋接近。但仍有一些基本问题,如怎样评价两种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如何看待两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人口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否共有的人口规律等等,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学术界,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时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竞能,吴国存,李新建  
近年来,人口学界在探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时,对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当前讨论的重点是:人口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两种生产的比例的性质等。下面我们就有关两种生产的这几个理论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金华  
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形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是收敛的,则可以把它的极限定义为由价值转形而成的生产价格。假定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形不会影响生产的技术条件和资本的总剥削程度,以及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且生产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则可以证明,在转形过程完成之后,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价格都必然等于它们的价值。就此而言,价值转形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伪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岳宏志  
转形问题被称作“经济学的世界难题”,争论了100多年至今没有定论。文章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这两个等式同时成立这一所谓“转形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证明方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辨证本质的理解和领悟之上的。文章还对森岛通夫关于马克思转形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批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岳宏志  寇雅玲  
转形问题被称作“经济学的世界难题”,争论了一百多年至今没有定论。本文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这两个等式同时成立这一所谓“转形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证明方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辨证本质的理解和领悟之上的。本文还对鲍特凯维兹关于马克思转形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批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江峰  
只有澄清价值关系、揭示价值秩序,多元价值观才是不仅可以坚持且能得到辩护的价值立场,也才能提出针对具体实践事务的评价标准。康德确立人格价值在目的王国中的绝对价值之地位,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认识价值秩序的制高点。但其方法是以回避实质价值及其秩序问题为代价的,其人格学说要求在使人成人的意义上把自主和独立作为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必经之路、把德行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来看待。舍勒用现象学方法透视价值秩序,也肯定了人格价值是绝对价值。其人格学说要求把人格理解为行为中枢、爱的中枢、理解为人的价值本质。这个学说也揭示了教育中的恶性竞争、价值欺罔、人格扭曲是如何发生的。它要求看到一切教育都建基于并始终伴随着价值感的培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任  
转形问题,是经济学上著名难题之一。自1907年德国统计学家鲍特凯维兹从数学角度提出以来,90多年来曾发生过两次世界性大论战(特别是,萨缪尔逊与森岛通夫之争)。 一、问题的提起 转形问题(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即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问题,其数学含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艳龙  
丁堡骏的《转形问题研究》一文 ,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转形分析 ,科学地解答了投入要素生产价格化后的转形问题 ,创立了丁氏价值转化模型。岳宏志、朱奎等先后撰文对丁氏模型进行质疑并提出了修正模型。岳、朱模型是受丁氏模型的影响而建立起来的 ,就其本质方面来讲 ,岳、朱模型就是丁氏模型 ,同时 ,岳、朱模型对丁氏模型的主要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误解和曲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