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5)
- 2023(12889)
- 2022(11216)
- 2021(10346)
- 2020(8688)
- 2019(19831)
- 2018(19846)
- 2017(38105)
- 2016(20738)
- 2015(23462)
- 2014(23423)
- 2013(23317)
- 2012(21531)
- 2011(19787)
- 2010(19908)
- 2009(18391)
- 2008(17773)
- 2007(15573)
- 2006(13888)
- 2005(12233)
- 学科
- 济(101895)
- 经济(101799)
- 管理(58824)
- 业(53148)
- 企(45017)
- 企业(45017)
- 方法(40876)
- 数学(35029)
- 数学方法(34631)
- 学(23545)
- 地方(22637)
- 中国(21885)
- 农(21111)
- 业经(20339)
- 财(19614)
- 理论(15582)
- 和(15136)
- 贸(14422)
- 贸易(14415)
- 农业(14385)
- 环境(14351)
- 地方经济(14262)
- 制(14260)
- 易(13855)
- 务(12333)
- 融(12327)
- 金融(12322)
- 财务(12271)
- 财务管理(12251)
- 技术(12018)
- 机构
- 大学(309284)
- 学院(305132)
- 济(125945)
- 经济(123324)
- 管理(118768)
- 研究(106140)
- 理学(103172)
- 理学院(101956)
- 管理学(100134)
- 管理学院(99606)
- 中国(75730)
- 科学(66776)
- 京(65833)
- 财(54704)
- 所(54250)
- 研究所(49713)
- 农(47678)
- 中心(45661)
- 业大(44968)
- 财经(44611)
- 江(43804)
- 范(42198)
- 师范(41836)
- 北京(41622)
- 经(40406)
- 经济学(38476)
- 院(38117)
- 农业(37398)
- 州(35537)
- 经济学院(34315)
- 基金
- 项目(207245)
- 科学(162603)
- 基金(150638)
- 研究(150587)
- 家(131354)
- 国家(130283)
- 科学基金(111110)
- 社会(94837)
- 社会科(89706)
- 社会科学(89680)
- 基金项目(80087)
- 省(80034)
- 自然(72488)
- 自然科(70742)
- 自然科学(70724)
- 自然科学基金(69451)
- 教育(68601)
- 划(67867)
- 资助(61970)
- 编号(60618)
- 成果(49975)
- 重点(46381)
- 部(45568)
- 发(44460)
- 创(42487)
- 课题(41876)
- 创新(39622)
- 科研(39416)
- 教育部(39048)
- 大学(38636)
- 期刊
- 济(143503)
- 经济(143503)
- 研究(93546)
- 中国(52872)
- 学报(50040)
- 科学(46038)
- 管理(44714)
- 农(43042)
- 财(40413)
- 大学(37163)
- 学学(35002)
- 教育(32919)
- 农业(30002)
- 技术(25742)
- 经济研究(23418)
- 融(22732)
- 金融(22732)
- 财经(22541)
- 业经(21129)
- 经(19290)
- 问题(18210)
- 技术经济(16195)
- 图书(16104)
- 理论(15026)
- 业(15000)
- 科技(14669)
- 版(13921)
- 现代(13846)
- 实践(13519)
- 践(13519)
共检索到445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萌
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决定论关系的争论依然存在,这既涉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的基本课题,更涉及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跨入新时代,重新对“历史唯物主义是经济决定论吗”这一传统话题进行反思和审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由刘菲菲、郝继松等撰写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年3月版)一书,立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决定论共同的理论源头,探寻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和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显性话语双重向度,重点围绕经济决定论的实质、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超越三个核心内容来展开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向国成 刘晶晶 罗曼怡
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理论,可以发现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阐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而这被理论界称之为"斯密-杨格定理"。从思想史贡献和理论体系来看,这一命名完全忽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贡献。本文忠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著,开展了以下工作:(1)追溯思想渊源,梳理发展脉络,从思想史上阐明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最完整地论述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思想;(2)阐明"两类分工"在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中的地位,并对"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提出新解释;(3)基于分工是"社会劳动的总体形态",解析分工的内在结构,提出以分工发展与市场扩展之间循环累积的相互促进关系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机制,以此为基础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与市场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分工发展 市场扩展 经济发展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宝芳
19世纪40年代初,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颁布早期环境立法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开始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他们具体地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环境污染的类型、状况和危害,深刻揭示了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根源、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并富有卓见地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途径。这些思想对认识和解决今天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顺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保护关税制度"既是资本物权统摄价值分配、主导全球生产秩序的一种霸凌手段,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最大化资产阶级利益而择机采取的权宜性策略,在本质上属于资本逻辑在国际经济交往领域的排他性表现。他们认为该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民族工业的制度壁垒、实现垄断的经济政治屏障、最终操纵利润的重要工具。时至今日,尽管一些历史情节有所变化,但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刻批判思想并未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对我们认识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以美国保护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新动向,仍具有无可挑剔的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史玲
《资本论》既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光辉成就,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革命友谊的历史见证。从《资本论》发表到恩格斯逝世的二十九年间,资产阶级学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在应用方法、引文规范、理论原创、逻辑体系、理论通俗化等五个方面对《资本论》进行误读、歪曲甚至诋毁。为了捍卫《资本论》的革命性、科学性、创新性、完备性和人民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继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各种误读和歪曲展开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论》五重误读的批判,为当前科学把握《资本论》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资本论》 误读 批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邵光学 王锡森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的,这其中包括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和继承,对人类自然观历史演进的考察,对近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借鉴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具体体现在: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制度体系为保障,以开放合作为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德化
工业反哺农业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在马恩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工业对农业促进和支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及自然属性、城乡和谐发展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决定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必然性;并提出了反哺农业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支持农业生产要素和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构想。马克思、恩格斯反哺农业思想根植于现代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的深刻实践,着眼于人类农业的可持续和人的全面发展,必将对我国反哺农业伟大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反哺农业 当代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思帆
共享发展是千百年来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有"共享发展"思想尚存在争议。通过梳理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献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共享发展"的概念,但在其理论研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共享发展"思想,对新时代我国共享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在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指导下,要坚持公有制为主的基本经济制度,做强做大公有制经济,夯实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加强政治、文化、生态建设,全方位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完善以公平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保证全民公平享受发展成果;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织密共享发展的保障网。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享发展 文本考证 新时代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林祖华
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其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对当今中国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民生思想 人民群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峰
马克思、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在其宏伟的理论大厦中尚有许多宝藏等待人们去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便是其中尚待挖掘的宝藏。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航运是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航运利用自然力的作用降低运输成本,航运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工业革命、航运与世界市场是马克思航运经济思想的三要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航运经济思想虽然比较分散,但却是大量的、全面的、深刻的,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乃至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善迈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最终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教育思想必须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教育通过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本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经典著作,从方法论角度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与经济基本关系的思想,即经济决定教育,教育推动经济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园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建设目标和必然选择,需要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通过对18—19世纪西方现代化的现象批判和本质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价值观本质上是反生态的。从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发展观、生态观和群众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可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工业生产的构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发。
关键词:
生态批判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园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建设目标和必然选择,需要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通过对18—19世纪西方现代化的现象批判和本质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资本增殖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价值观本质上是反生态的。从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发展观、生态观和群众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可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工业生产的构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发。
关键词:
生态批判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冬娜
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认识论维度,注重人类怎样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改变自然界,它是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基础,具有发生学的意义;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体论维度,它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开展形式、程度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彼此交织,这二者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不断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透过辩证思维来把握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为我们透察当代中国生态问题的特性寻觅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京平 苏荣
近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价值观念偏差、道德意识低下等问题仍需引起足够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道德教育,以科学的理论引领道德教育实践,推动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讲师高凤敏写作的《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一书,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具体可归纳为三个特点: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思想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