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2)
- 2023(15378)
- 2022(13346)
- 2021(12827)
- 2020(10501)
- 2019(24090)
- 2018(23675)
- 2017(44886)
- 2016(24326)
- 2015(27440)
- 2014(26935)
- 2013(26765)
- 2012(24414)
- 2011(22200)
- 2010(21986)
- 2009(20382)
- 2008(19589)
- 2007(16988)
- 2006(14991)
- 2005(13358)
- 学科
- 济(99174)
- 经济(99048)
- 管理(66061)
- 业(62566)
- 企(49324)
- 企业(49324)
- 方法(42966)
- 数学(37412)
- 数学方法(36956)
- 中国(29069)
- 农(28534)
- 财(24978)
- 学(21633)
- 业经(21208)
- 地方(21057)
- 贸(19985)
- 贸易(19975)
- 农业(19634)
- 易(19443)
- 制(18122)
- 和(15733)
- 环境(15535)
- 理论(15482)
- 银(15273)
- 银行(15231)
- 行(14579)
- 融(14482)
- 金融(14477)
- 教育(14033)
- 务(13769)
- 机构
- 大学(343830)
- 学院(341757)
- 济(140058)
- 经济(137165)
- 管理(131859)
- 研究(119625)
- 理学(113919)
- 理学院(112601)
- 管理学(110668)
- 管理学院(110066)
- 中国(90545)
- 科学(74243)
- 京(73767)
- 财(62644)
- 所(60532)
- 研究所(55222)
- 农(53538)
- 中心(53045)
- 财经(50344)
- 业大(48894)
- 江(48173)
- 范(47450)
- 北京(47329)
- 师范(47063)
- 经(45869)
- 院(43400)
- 经济学(43097)
- 农业(41852)
- 州(39458)
- 经济学院(38742)
- 基金
- 项目(233511)
- 科学(183885)
- 研究(172552)
- 基金(169995)
- 家(148158)
- 国家(146945)
- 科学基金(125388)
- 社会(109402)
- 社会科(103429)
- 社会科学(103402)
- 基金项目(89531)
- 省(88971)
- 自然(80256)
- 教育(78928)
- 自然科(78360)
- 自然科学(78341)
- 自然科学基金(76902)
- 划(75793)
- 编号(70204)
- 资助(69918)
- 成果(57950)
- 重点(52536)
- 部(51979)
- 发(50373)
- 课题(48561)
- 创(48186)
- 国家社会(45221)
- 创新(45034)
- 教育部(44682)
- 科研(44579)
- 期刊
- 济(154841)
- 经济(154841)
- 研究(104908)
- 中国(63991)
- 学报(53846)
- 科学(50286)
- 农(49649)
- 管理(48118)
- 财(46222)
- 教育(40362)
- 大学(40307)
- 学学(37668)
- 农业(34615)
- 融(28796)
- 金融(28796)
- 技术(27902)
- 经济研究(25588)
- 财经(24598)
- 业经(24545)
- 经(21131)
- 问题(20165)
- 图书(18418)
- 业(17808)
- 贸(17257)
- 理论(16256)
- 科技(16189)
- 技术经济(15873)
- 世界(15352)
- 版(15348)
- 资源(15242)
共检索到503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世露
由杨娟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视域下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为理论视域,以当代中国贫富差距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为目标导向,科学地考察了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分析了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象与本质,提出了新时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治理路径,具有创新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贺蕊莉
国内外对贫富差距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收入分配上。我国近年来的贫富差距除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外,还有流量财富分配不公和存量财富直接转移等方面原因。在财富由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转移的路径中,财政做出了重要贡献,扩大了贫富差距。财政制度是一国社会的"元制度",对其他制度发挥着规范与制约作用。由于我国保留了诸如租金型和利润型等古老的财政收入制度,使得财政在贫富差距扩大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应改变我国古老的财政收入制度、阻止存量财富的直接转移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关键词:
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 财政社会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红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贫富悬殊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而且也将影响我国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平衡的发展。为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打破区域间限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调整税收、财政政策,建立公正、开放、透明的竞争机制,兼顾效率与公平等。
关键词:
贫富差距 基尼系数 效率 公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军
国家治理语境中,正义是价值取向,税收是基础保障。税收正义则属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价值观和制度保障。本文从两个层次讨论税收正义:一是税收促进生产关系诸环节正义,即促进生产正义、交换正义、分配正义、消费正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税收在维护代际公平、降低社会交易费用、遏制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经济主体消费行为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有力。二是税收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经济新常态对税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视角下的税收正义的实现路径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正义观 税收正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长虹
当代中国为政之德建设的现实语境是马克思主义对为政者至高的道德要求与现实社会腐败现象之间的巨大张力;其宏观的文化背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审视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政德观是当代中国政德规范的核心原则,以政德强制性为理论基础的政德法制化将是政德建设的趋势与目标,其策略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德原则,理性对待自我文化传统,建立统一的包括政治信仰、掌权与用权的政德规范,与科学化立法和创设专属机构等重要维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辛苗
<正>循环经济是核心理念在于最大化地循环利用资源和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对资源利用、资本循环以及环境可持续性有着丰富的阐述,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佳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文明发展的基础,生态与文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循环经济是维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实施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使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的目标。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从生态伦理的哲学角度进行剖析,实施经济学领域设计建构,以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结构和思想框架为目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宪萍 孙茂竹
在对资本的追逐中,风险随之发生并演化成与资本如影随形的系统体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了风险的生成、生长、演化的各种发展形式和内在联系的逻辑,资本主义流通过程则说明了风险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特定时空序列中风险的自我发展运动过程和再生产结构。在资本的总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有机体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集成系统,风险达到顶峰,其中尤以生息资本风险状态最高。当资本内在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风险就演变成危机,风险到危机的过程是风险依傍资本又否定资本的过程。资本主义系统中的风险,实质上是资本逻辑的风险,表现为风险主体的分化、风险运行的结构化以及风险环境的全球化。基于资本逻辑的风险治理和消解,显然无法通过风险衍生系统的自适应来化解,只有通过对资本关系的根本变革,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 风险 资本逻辑 危机 治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金波,彭宇文
分析一国贫富差距的常用标准是基尼系数的大小,国际上将基尼系数值的合理区间定为0.2—0.4。在我国国内,有人提出根据我国特殊国情,可以将此值的上限确定为何0.48,事实上也基本上是按0.45的标准进行操作的。然而,在目前,运用这一指导思想将会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在就目前贫富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基尼系数 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阳
合理适度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深刻理解把握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根源,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调节机制奠定基础。现有文献成果主要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计量模型验证影响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较少。在广泛梳理国内外文献成果、回顾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探究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分析得出相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是形成这一差距的主要根源,并据此提出相关调节思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广东省统计局农村处课题组 彭启鹏
本文利用有关农村住户收支调查和农村贫富差距监测调查资料,全面反映广东农村贫困和贫富差距现状,剖析贫困和贫富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减少贫困与缩小农村贫富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问题 贫富差距 贫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苑雪芳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势弱、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面临的严峻问题。中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在设计层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致的,但在执行层面发生异化,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在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收入分配问题只能控制或缓和。本文通过对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成因、根源和对策的分析,试图为控制收入差距提供借鉴。
关键词:
收入分配 马克思主义 贫富差距 按劳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绍影
马克思主义哲学犹如一座灯塔,每当世界出现重大历史事件,每当人类处于转折关头,人们都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转向马克思,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研究,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研究中,文化角度的研究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规定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生活样法,虽然马克思主义没有把自己的目光专门聚焦于文化现象,没有构建知识论意义上的文化哲学或者文化理论,但是,它在人类社会历史理论上的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