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6)
- 2023(7930)
- 2022(6519)
- 2021(6123)
- 2020(4857)
- 2019(11031)
- 2018(10984)
- 2017(19984)
- 2016(10625)
- 2015(12080)
- 2014(11909)
- 2013(11766)
- 2012(11365)
- 2011(10815)
- 2010(10822)
- 2009(10290)
- 2008(9920)
- 2007(8652)
- 2006(8316)
- 2005(7771)
- 学科
- 济(70681)
- 经济(70621)
- 管理(24870)
- 方法(21743)
- 数学(19689)
- 数学方法(19608)
- 业(19476)
- 中国(18881)
- 地方(16198)
- 企(15093)
- 企业(15093)
- 制(12447)
- 地方经济(12193)
- 农(11964)
- 业经(11946)
- 学(11756)
- 贸(11493)
- 贸易(11486)
- 易(11186)
- 财(10381)
- 体(10286)
- 融(9926)
- 金融(9923)
- 银(9287)
- 银行(9278)
- 行(9140)
- 环境(8935)
- 发(8612)
- 关系(7927)
- 和(7728)
- 机构
- 大学(163848)
- 学院(159886)
- 济(87703)
- 经济(86492)
- 研究(67402)
- 管理(54263)
- 中国(51949)
- 理学(45568)
- 理学院(44977)
- 管理学(44518)
- 管理学院(44189)
- 财(38444)
- 科学(35156)
- 京(35155)
- 所(33940)
- 经济学(30583)
- 研究所(30553)
- 财经(29878)
- 中心(27567)
- 经(27425)
- 经济学院(27177)
- 北京(23509)
- 院(23389)
- 江(22769)
- 财经大学(22168)
- 范(21909)
- 农(21827)
- 师范(21763)
- 科学院(20759)
- 社会(19671)
- 基金
- 项目(96321)
- 科学(76979)
- 研究(73106)
- 基金(73029)
- 家(63261)
- 国家(62811)
- 科学基金(52855)
- 社会(51307)
- 社会科(48704)
- 社会科学(48695)
- 基金项目(36815)
- 教育(33206)
- 省(32759)
- 资助(30197)
- 自然(29883)
- 自然科(29181)
- 自然科学(29174)
- 自然科学基金(28698)
- 划(28534)
- 编号(26448)
- 部(23807)
- 国家社会(23332)
- 中国(23302)
- 成果(23160)
- 发(22520)
- 重点(22282)
- 教育部(21201)
- 课题(19697)
- 济(19653)
- 发展(19543)
共检索到265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彦伶
广义上的政治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以此为依据展开中国经济研究不能单凭理性思维及统计工具,还需要综合考虑中国经济的客观性及特殊性。但回顾改革开放阶段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被奉为经典,颇为盛行,这也致使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较为突出的人与自然生态矛盾、资源 型经济陷阱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仝宇 林乐迎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已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站在新的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和"十四五"新开局的历史节点上,毫无疑问,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中国经济改革也要乘势而上。那么,中国经济改革又面临哪些新问题?又该如何实现新飞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改革》 (周新城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相结合,总结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及教训,提出中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指明其发展方向,为新时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提供参考与遵循。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安义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中国经济改革面临新挑战。为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必须积极推动经济改革,让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与内涵一直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只有不断学习和坚持发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经济关系、生产力的正确论断,才能始终坚持推动经济改革,让科技创新、思想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持续不断地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佳
<正>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发展波动频繁,而中国一方面要以不变应万变,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通过经济改革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应对诸多困境。经济改革需要理论支撑,而对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来说,仍然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经济改革的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遵循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所有制结构既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能够促进资本集中,又有利于实现资本社会化,避免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理论、价值规律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的认识,并稳妥地推进了由计划经济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遵循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所有制结构既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又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能够促进资本集中,又有利于实现资本社会化,避免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理论、价值规律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的认识,并稳妥地推进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关于资源配置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政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扩大再生产理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少安
回顾过去4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程,有三大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影响最大: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密切相关的东欧经济学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也很大;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在应对经济危机时,确实比较多地借鉴和运用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从根本上讲,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导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赫名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立场取向的独特性,使其具有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鲜明理论特色和理论风格。作为科学的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方法、立场和目标三个维度上引导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路径和方向。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只有继续坚持共享发展、公有制主体地位以及劳动者取向的分配制度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才能使中国经济走向新的繁荣。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经济改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祚庥
有学者深受教条主义的束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需要有重大发展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深入改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按照劳动价值论,某个国家或社会的总产值大体上和总人口成正比。现代各类经济统计数据强烈支持了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要综合利用市场和计划这两种手段,促进现代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生产力。必须将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科技进步和市场进步引入政治经济学的框架,将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论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中来分析。随着劳动和资本的不断增加的合作,完全可以做到劳资双方的互利共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南平 汤子球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运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较之以前更为丰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过程。这一时期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经济理论运用模式的选择、中国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建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成果方面。而这些成果取得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改革开放 中国运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柎鑫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不仅刷新了世界经济史的纪录,也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当代的解释和应用展开了新篇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钦 兰世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探索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质过程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为揭露劳资矛盾的本质,马克思花费40年心血写成其理论巨著《资本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的经济学不仅客观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经济机制,而且从政治的角度预测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在此意义上,它是一部具有政治意义的经济学著作,成为社会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理论构建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即开始了初步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试图从学术史的角度对理论界和学术界有关这一重要问题的讨论、探索进行深度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威
<正>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回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走过的百年历程,以历史叙事的方式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的百年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既具有重要的历史考据意义,又为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坐标,不仅有利于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路径的开创性,而且是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中国经济实践融合的必要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丽榕
经济哲学是对经济世界进行理性追问的学科,具体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就是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原理与方法,阐释当代中国道路、解答当代中国问题、呈现当代中国精神的经济哲学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智慧支撑。张雄教授撰著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8月)是近年来学界经济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概念,诠释了与之相关的重要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高度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哲学研究方法论体系,阐明了经济哲学与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部门哲学之间的关系,为读者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