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68)
- 2023(5223)
- 2022(4312)
- 2021(3805)
- 2020(2944)
- 2019(6173)
- 2018(5987)
- 2017(10926)
- 2016(5772)
- 2015(6323)
- 2014(6318)
- 2013(6440)
- 2012(6306)
- 2011(6140)
- 2010(6561)
- 2009(6241)
- 2008(5905)
- 2007(5332)
- 2006(5178)
- 2005(4887)
- 学科
- 济(50954)
- 经济(50935)
- 管理(16527)
- 地方(15270)
- 学(12690)
- 方法(12272)
- 地方经济(11797)
- 环境(10696)
- 数学(10505)
- 数学方法(10448)
- 业(9601)
- 中国(9441)
- 业经(8426)
- 企(7396)
- 企业(7396)
- 农(7037)
- 生态(7030)
- 经济学(6824)
- 资源(6262)
- 发(6215)
- 和(6214)
- 划(5515)
- 理论(5423)
- 融(5350)
- 金融(5350)
- 产业(5172)
- 农业(5085)
- 体(4691)
- 制(4672)
- 财(4599)
- 机构
- 大学(97736)
- 学院(97107)
- 济(50784)
- 经济(49915)
- 研究(39607)
- 管理(32863)
- 中国(28157)
- 理学(27393)
- 理学院(27007)
- 管理学(26624)
- 管理学院(26430)
- 科学(23005)
- 财(20345)
- 京(20313)
- 所(20302)
- 研究所(18392)
- 经济学(17354)
- 中心(16365)
- 财经(16201)
- 经济学院(15205)
- 江(14884)
- 经(14546)
- 范(14419)
- 师范(14338)
- 院(13822)
- 北京(13287)
- 农(12963)
- 科学院(12668)
- 师范大学(11759)
- 财经大学(11727)
- 基金
- 项目(58172)
- 科学(45859)
- 研究(43255)
- 基金(42231)
- 家(36516)
- 国家(36260)
- 科学基金(30525)
- 社会(30082)
- 社会科(28545)
- 社会科学(28539)
- 省(22244)
- 基金项目(21729)
- 教育(18439)
- 划(18157)
- 自然(17334)
- 资助(16954)
- 自然科(16753)
- 自然科学(16749)
- 自然科学基金(16420)
- 编号(15794)
- 发(14697)
- 重点(13677)
- 成果(13201)
- 国家社会(13145)
- 济(12704)
- 部(12619)
- 经济(12583)
- 发展(12487)
- 展(12321)
- 课题(11555)
共检索到157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进洪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倡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更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的呼声不断高涨。在思想理论层面,人们开始寻求建立一种能够拨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价值理论范式,引导人们思考并正视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不合理性,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在价值观层面指导现代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型,以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能够协调共存。在此情势下,“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生态经济学试图通过透析整体的现代经济发展运转体系,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运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技术、新的产业类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撬动新的生态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继军
在提出生态经济系统演变 3阶段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了近期“以粮代赈”、远期建设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弹性资源”和林草产业来解决农民的经济需求 ;其次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生态经济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认为“退耕还林(草 )、封山绿化”建立在“因地制宜”基础上 ,且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个体承包”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合理配置中对农业经营形式的需要。因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适时适地 ,满足黄土丘陵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第Ⅱ阶段的需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自学
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内涵、理论框架及其内在局限等方面的分析 ,指出生态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 ,并从不同角度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理论基石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哲学最早的表现是英国古典经验主义 ,1 9世纪中叶以后表现为科学哲学。本文首先考察了在经济学史中大多数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对哲学的十分熟悉 ,甚至有的就是经验主义哲学家。其次考察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哲学家全面主动地介入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基础的哲学反思 ,即考察了经济学哲学的争论及其成果。最后 ,深入地考察了经验主义哲学内在的认识论特质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科学哲学和经济学哲学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均伟
本文从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等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论述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之演变,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经济学方法论 哲学基础 科学哲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田
本文拟就西方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动机、背景、有关概念和方法做一简介。在考察生态经济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首先介绍生态经济学的基础,涉及到生态经济系统协同演化问题及这些问题为什么不能用标准的自然资源利用模型或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加以解释的原因。其次介绍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特性和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最后讨论生态经济学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西方 生态学 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И.А.马克西姆采夫 В.М.拉祖莫夫斯基 E.A.安东诺娃
本文认为,优化地区经济的区域组织机构是地区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从生态经济学意义上建立地区经济的区域性组织,其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在自然与经济体之间及经济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起经济高效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和谐关系;二是评价自然景观的潜在功能。用生态经济学方法来解决地区机构设置问题,既能保证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又能使地区生产力在生态可承受的范围内得到发展。
关键词:
区域性组织 生态经济学 自然景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恩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资本观囿于“物化”理论,总体而言是一种“物化资本观”。一方面,青年马克思把资本泛化为具有牟利功能的“物”,因而认为货币等存在物天然就是资本;另一方面,他虽然尝试深入到“资本—劳动”的社会关系之中,并据此写下了资本的三条定义,但这一探索仍未触及资本在生产关系维度的核心内容,最终陷入难以自洽的理论困境。究其原因,在于青年马克思尚未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人本主义哲学方法使马克思秉持“人—物”对立的思维范式,资本作为人的自由本质的对立面势必表现为僵死的物,并且,只有作为死物的资本才是根本上亟待被批判和扬弃的。当然,在物化资本观的主旋律下,马克思也注意到了资本作为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支配关系的内容,这一潜在的视角为其资本观在之后的革命性变革埋下了伏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惯超
本文对使用价值、有用物品和价格决定进行了思辨,认为使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二者构成了有用物品价格变动的基础。从短期来看,使用价值的供求竞争决定价格,此为短期价格决定机制;从长期来看,马克思所定义的价值(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格变动的中心,此为长期价格决定机制。有用物品在任一时点的价格,均是以上短期价格决定和长期价格决定的叠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论述了经济学的两个哲学基础:一是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二是使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前者是经济学存在的前提,后者决定了经济学将会持续存在。
关键词:
使用价值 有用物品 价格决定 经济哲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松霈
本文系统论证了生态经济学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并提出以下主要观点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是生态时代的要求 ,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建立协调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 ,建立我国资源利用的新方针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深化我国经济改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斌
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学派林立,新理论新学说层出不穷,国内在引进介绍这些新学说时多只重内容的简单评价而忽视从整个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角度介绍该理论对原理论的突破、发展及对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影响。而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整体框架和方法论基础有深入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杰 李金静
现代契约理论的法哲学基础是新自然法,新自然法是在批判和继承实证主义法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证主义法哲学思想使倡导“科学主义”的逻辑经验主义方法论能够在现代契约理论中继续成功运用,而新自然法哲学主张的实质正义、限制契约自由和诚信、缔约过失责任原则则给现代契约理论的方法论注入醇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现代契约理论的方法论呈现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融合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
现代契约理论 法哲学基础 经济学方法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国山
休谟的经济思想建立在他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他总是试图从人的特性和需求出发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休谟的这种研究思路对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有以下几点借鉴意义:第一,构建人的发展经济学必须以研究人本身为出发点;第二,必须清楚地阐述技术进步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与人的精神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三,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任何一种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
人性 需求 财富 经验主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克英
如何审视生态系统、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到对生态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解,关系到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本文以此为前提,深入研究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对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层次的升级,逻辑上的升华及其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三大系统 价值层次 逻辑升华 主范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荫稚
一、恩格斯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的论述——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哲学基础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社会经济统计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处理分析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