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7)
- 2023(15630)
- 2022(12984)
- 2021(11949)
- 2020(9772)
- 2019(22461)
- 2018(22316)
- 2017(42611)
- 2016(23584)
- 2015(26266)
- 2014(26419)
- 2013(25926)
- 2012(23494)
- 2011(21036)
- 2010(20938)
- 2009(19217)
- 2008(18619)
- 2007(16120)
- 2006(14222)
- 2005(12576)
- 学科
- 济(100534)
- 经济(100439)
- 管理(66849)
- 业(59324)
- 企(48731)
- 企业(48731)
- 方法(45016)
- 数学(39484)
- 数学方法(38906)
- 中国(27618)
- 农(24759)
- 地方(24361)
- 学(21830)
- 业经(21703)
- 财(19548)
- 农业(16897)
- 环境(16731)
- 理论(16591)
- 和(16172)
- 制(14823)
- 贸(14802)
- 贸易(14793)
- 易(14228)
- 技术(14063)
- 划(13555)
- 发(13449)
- 地方经济(12893)
- 融(12498)
- 金融(12495)
- 银(12487)
- 机构
- 大学(333268)
- 学院(331360)
- 管理(131928)
- 济(127934)
- 经济(124958)
- 理学(115156)
- 理学院(113761)
- 研究(112560)
- 管理学(111303)
- 管理学院(110706)
- 中国(81225)
- 科学(73244)
- 京(72127)
- 所(56511)
- 财(54793)
- 农(52138)
- 研究所(52004)
- 业大(50417)
- 中心(49915)
- 江(47438)
- 范(46732)
- 师范(46330)
- 北京(45350)
- 财经(45049)
- 院(41798)
- 经(41059)
- 农业(40797)
- 州(39269)
- 经济学(37879)
- 师范大学(37680)
- 基金
- 项目(235855)
- 科学(186416)
- 基金(171398)
- 研究(169313)
- 家(150281)
- 国家(149121)
- 科学基金(128568)
- 社会(106981)
- 社会科(101473)
- 社会科学(101448)
- 省(92307)
- 基金项目(91304)
- 自然(85086)
- 自然科(83055)
- 自然科学(83040)
- 自然科学基金(81454)
- 划(78125)
- 教育(77363)
- 资助(70167)
- 编号(68626)
- 成果(54514)
- 重点(53031)
- 发(50764)
- 部(50710)
- 创(48273)
- 课题(47530)
- 创新(45084)
- 科研(44858)
- 国家社会(44074)
- 教育部(43064)
- 期刊
- 济(137080)
- 经济(137080)
- 研究(95049)
- 中国(61527)
- 学报(53850)
- 科学(49962)
- 管理(47839)
- 农(46531)
- 大学(39829)
- 财(38592)
- 教育(37426)
- 学学(37251)
- 农业(32785)
- 技术(29206)
- 融(23018)
- 金融(23018)
- 业经(22565)
- 经济研究(21598)
- 财经(20877)
- 图书(19810)
- 问题(19473)
- 资源(18348)
- 经(17817)
- 业(17361)
- 科技(17064)
- 技术经济(16304)
- 统计(15989)
- 理论(15643)
- 现代(15205)
- 发(15204)
共检索到474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德升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作用,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更主宰了区域的结构形态和运作模式,共同推动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及协调发展问题也成为经济学、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等学科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不同类型区域、区域发展不同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巨大差异,对其差异性的理性认识是解读区域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山西是"乌金墨玉"之乡,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大自然赋予的造化资源和劳动地域分工的要求,使山西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景世民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资源型地区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源型经济问题,"资源诅咒"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资源诅咒"现象的解释主要集中于"结构—增长"分析和"制度—增长"分析两个方面,更为注重对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分析,往往忽视对相应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区域经济系统既包括产业结构子系统也包括地域子系统,区域空间结构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晶
极端天气频发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协调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生态效率是描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首先,介绍了生态效率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动态,其次,以超效率方法对资源型城市徐州的工业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徐州1995~2008年间生态效率的纵向变化趋势,与2008江苏省数据进行了横向比较。
关键词:
生态效率 煤炭资源型城市 超效率DEA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仕凤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当今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市化是否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在低成本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和平衡,工业化、城市化如何与农地非农化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处理好诸如平衡好农地保护与农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以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顺利发展,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并且为最广大的社会所分享。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亚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生产煤炭的重要基地,它在国民经济和城镇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具有周期性,最终会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经济上的衰退。因此,应积极探索、及早规划、科学安排、实施积极转型战略,延续城市生命力,力求避免"矿竭城衰"的现象发生。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转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管晶 焦华富
科学认识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过程和规律,是落实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安徽省淮北市域为例,通过田野调查,结合遥感和统计数据,从聚落空间、经济结构、社会生活3个维度,探讨90年代以来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聚落演变过程和协调发展模式。研究表明:(1)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快速增加,且变化斑块空间差异显著;乡村建设用地规模缓慢增长,空间集聚程度逐渐提高;城乡聚落空间演变经历了低速均衡、单中心集聚、多中心组团3个阶段。(2)城镇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渐解锁,向多元化、非煤化方向演变;乡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户非农收入占比显著增多;城乡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结构演变经历了二元发展、转型发展、多样化发展3个阶段。(3)矿区“小社会”系统逐渐瓦解,“矿·城”社会空间融合;乡村社会网络不断开放,居民职住模式渐渐分化;城乡社会生活演变经历了“城·矿·乡”相互隔离、人口要素流动加快、生活方式相互融合3个阶段。(4)在对典型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发展特征的差异性,归纳总结出矿镇(村)协同、矿(镇)园共建、中心城镇带动3种城乡协调发展模式,以期为同类型乡镇“城·矿·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海滨 王立杰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煤炭生产与消费状况基础上,按照从东到西3个开发区带,共7个规划区的开发格局,依据不同规划区煤炭资源保证能力和现有生产布局,提出了各规划区煤炭资源的开发思路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设想。针对煤炭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探讨了通过适当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开发模式,给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综合开发模式类型。从建设能源基地、解决能源运输问题和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等方面讨论了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燕 吴玉鸣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的耦合协调关系。应用耦合机制和时空协调性模型,对1996、2000和2004年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性。中国大部分省区处于低强度低协调的颉颃阶段,且东部大部分省区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在空间对应上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②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差距在增大;③中国大部分省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类型为工业化发展超前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那建颖
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经济由粗放式发展到集约式发展的转变,是实现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山西实际,对煤炭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煤炭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行了思考,最终走出一条符合山西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了全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 区域经济 新型工业化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顺国 周孝华 杨秀苔
我国当前煤炭行业中存在无偿占有煤炭资源、短期投资行为、掠夺式开采、安全形势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通过对煤炭资源市场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进而对煤炭资源价值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对煤炭资源的价值构成及相关成本进行探讨并构建出相应的计算模型,对煤炭资源市场化进行了政策分析,最后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煤炭 煤炭资源 价值 市场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志强
本文结合资源诅咒理论,分析了煤炭繁荣条件下鄂尔多斯的工业结构变动(荷兰病问题)和工业化政策(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诅咒 荷兰病 重化工业 鄂尔多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吉黎 焦华富
基于"六普"分街区数据,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采用因子生态分析研究成熟期煤炭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将其社会区划分为:①政府机关、知识分子及非资源型产业从业者居住区;②低学历、农业及贫困人口居住区;③一般工薪阶层及退休人员居住区;④煤炭资源初加工从业者聚居区;⑤煤炭资源开采与勘测从业者聚居区;⑥煤炭资源深加工从业者聚居区。基于社会区的空间特征和实地调研的经验研究,采用模型抽象法总结出淮南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为:"城—矿—乡"的三元结构特征和"东城—西矿—乡村边缘化"的空间隔离特征显著;"城区"呈同心圆、扇形格局;"矿区"呈飞地型组团式格局;"乡村地区"呈边缘化离散型格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显明 焦华富 许吉黎
通过追踪淮南、淮北城市空间扩展,对比分析了中兴期和枯竭衰退期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扩展过程、特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城市空间形态较为分散,都会经历"相对紧凑→分散布局→再度集聚"的演化过程、具有沿交通线轴向延伸的共性;都会经历飞地拓展、轴向延伸、内向填充、区位再造4个阶段,但无依托型煤炭资源城市初期还会经历缘矿建镇阶段;城市空间扩展总量、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方面又具有阶段性差异。城市规模的扩张主要依靠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及公共设施用地的增长来推动,空间重构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逐步加强,并以居住用地取代工业用地、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取代居住用地两种形式为主。从影响因素角度看,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杰芳 田淑英
煤炭产量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有显著影响,在中国绿色发展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选取中国27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及图形拟合验证,得出煤炭产量与生态效率间存在U型关系,据此提出CP-EE曲线和临界产量。根据临界产量,结合城市类型分析应选择何种产量策略。结果显示,大部分城市应选取减产策略,验证了当前中国煤炭资源去产能政策的合理性。最后对煤炭产量优化调控的手段提出建议: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调控煤企成本、改革煤炭资源税、建立并完善相关调控机制等途径来实现,为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宏晋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了产业结构单一,浪费严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本文从税收政策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建议。一、税收政策在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现行税收政策在某些环节还不适应煤炭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