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5)
- 2023(5347)
- 2022(4551)
- 2021(3974)
- 2020(3089)
- 2019(6772)
- 2018(6376)
- 2017(11910)
- 2016(6172)
- 2015(6808)
- 2014(6945)
- 2013(7086)
- 2012(6866)
- 2011(6658)
- 2010(6926)
- 2009(6440)
- 2008(6215)
- 2007(5479)
- 2006(5341)
- 2005(4976)
- 学科
- 济(53988)
- 经济(53959)
- 管理(17571)
- 地方(15645)
- 方法(13652)
- 业(12483)
- 地方经济(11978)
- 数学(11806)
- 数学方法(11660)
- 企(10415)
- 企业(10415)
- 中国(10188)
- 学(9322)
- 业经(9094)
- 经济学(7156)
- 农(6828)
- 环境(6605)
- 制(6071)
- 财(6005)
- 发(5958)
- 和(5770)
- 理论(5628)
- 融(5567)
- 金融(5567)
- 体(5413)
- 产业(5268)
- 农业(5014)
- 资源(4984)
- 策(4786)
- 银(4555)
- 机构
- 大学(101246)
- 学院(100833)
- 济(53140)
- 经济(52090)
- 研究(40067)
- 管理(35235)
- 理学(29753)
- 中国(29459)
- 理学院(29353)
- 管理学(28856)
- 管理学院(28648)
- 财(22078)
- 科学(21702)
- 京(21613)
- 所(20047)
- 研究所(17825)
- 经济学(17780)
- 财经(17286)
- 中心(16820)
- 经(15591)
- 经济学院(15580)
- 江(15278)
- 院(14507)
- 北京(14104)
- 范(13586)
- 师范(13501)
- 财经大学(12543)
- 科学院(12156)
- 农(12112)
- 州(11884)
- 基金
- 项目(58938)
- 科学(46607)
- 研究(43786)
- 基金(42973)
- 家(36876)
- 国家(36605)
- 科学基金(31382)
- 社会(30041)
- 社会科(28557)
- 社会科学(28548)
- 省(22326)
- 基金项目(21969)
- 教育(19238)
- 划(18862)
- 自然(18348)
- 资助(17886)
- 自然科(17866)
- 自然科学(17862)
- 自然科学基金(17512)
- 编号(16398)
- 发(14454)
- 成果(13539)
- 重点(13435)
- 国家社会(13020)
- 部(13001)
- 济(12764)
- 经济(12630)
- 发展(12219)
- 课题(12099)
- 展(12071)
共检索到166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文彦
十年来,在国家计委和各省(市、自治区)计委的领导与组织下,全国展开了不同层次的国土规划工作。2/3的省区已经完成了本省综合国土规划的编制与评审,各省还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地(市)域的国土规划。其中山东省地区(省辖市)的综合国土规划已圆满完成,走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前面。 由济南市计委编制的《济南市综合国土规划》(已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既紧紧遵循了山东综合国土规划的指导,又充分吸取了先期完成的其它地、市国土规划的经验,做到了内容全面、结构完整、论述贴切,战略性、综合性与区域性很好地结合,是山东省最后一个完成的地区(市)级规划。该书以下几点给人以深刻印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符蓉 张丽君 喻锋 马永欢 徐卫华 张静波
国土综合分区是国土规划的重要内容和实施基础。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国土分区进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新一轮全国国土规划编制中国土综合分区的理念原则、分区方法和分区政策等内容,进而将全国国土划分为陆域9区、海域4区,最后以泛东北区和渤海海域为例论述了如何对分区加以指引和管控,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关键词:
国土规划 综合分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奕 杨梅 张飞
<正>核心提示本文基于山东省济南市的涉乡村各类规划建设实践,总结了乡村规划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了其编制问题,提出了构建各类要素组合的“乡村规划+”模式,旨在为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伟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探讨了济南市生态保护规划的意义、保护目标和主要内容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
济南市 生态保护规划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恺 程道平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可以带动我国的宏观经济稳步前进。当前,中央为了维持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这就要求在改革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研究,以实现经济的安全运转。鉴于此,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赋权方法,建立了以三种维度为准则层的我国房地产市场风险指标体系,并结合山东省济南市的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对该市房地产市场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济南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风险、库存风险相对较高;总体风险水平逐年升高;最后,基于风险评价结果给出原因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风险测度 直线加权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卫东 魏建国 巩少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虎 赵奕 张一凡
都市区的发展催生了就业空间研究的兴起,当前国内这一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二线城市则较少涉及。首先介绍了都市区就业空间演化的规律,然后以二线城市济南市为研究对象,以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2001年至2008年间济南市就业空间整体格局、分区格局和通勤格局的演化特征,并归纳了济南市的就业空间结构,得出济南市当前处在都市区就业空间演化的起步期,中心区集聚增长和向心型通勤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最后从就业中心构架、职住平衡实现、基础设施支撑等问题入手提出相关规划对策。
关键词:
济南 就业空间 演化特征 规划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文利 王锷一 田勇 孙良
本文利用ISCST3模式 ,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工业布局、资源配置、人口、清洁工艺的采用及推广方面设计济南市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方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琳 沈德熙
规模预测是物流园区空间布局及用地模式确定的主要依据,目前城市规划专业领域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已有研究及探索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的视野出发,提出基于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融合的物流园区规模容量分析方法——主体定位与多模型分析法,并在济南市峨嵋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行了实证。
关键词:
物流园区 规模预测 济南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不断加大产教融合的深度、广度和力度,组建的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有5个产教融合项目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其中1个入编国家《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蓝皮书》,5G综合应用实训基地等3个项目获国家重点支持,全力打造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济南样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树珍
1981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搞好我国的国土整治”的任务。这项任务的提出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既是针对着过去我国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只管基本建设项目,而对整个国土的综合开发、全面治理与保护缺乏总体规划的问题;又是为了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国力的特点出发,合理地开发利用各地区的国土资源,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从而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卓然 赵庚星 刘金花
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区,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建立以生态压力、生态承载力、发展潜力为特征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加权评分法确定济南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禁止开发区为4个自然保护区,限制开发区为济阳县、平阴县和商河县这3个农产品主产区及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开发区为长清区和章丘市,优化开发区为天桥区、历下区、历城区、市中区和槐荫区。研究表明生态足迹模型是研究市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一个有力工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莉 周东 尹艳伟 王超
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编写,依据分层控制、去繁从简、因地制宜的原则,以镇为基础组织单元,以村庄迁并整合、土地集约利用、建筑空间布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内容为工作重点,包括总则、村庄分级与用地标准、镇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主要规划成果等五部分内容。试点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针对规划镇村所处济南市南部山区资源丰富、生态敏感的特点和复杂性,突出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突出上下位规划的密切衔接,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对当地政府和村民意愿的尊重,突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特色。
关键词:
地域性 新农村建设规划 技术规定 济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成昌慧 吴涛 徐凌忠 徐佳
济南市近10年间新农合筹资无论是农民个人缴费,还是财政补助,均是采取统一定额增长方式,增长数额主要依赖于政府的特别决策,增长幅度呈现无联动指标、无规范标准、无规律可循和忽快忽慢的态势,增长的质量和公平性亟待提高,统一定额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农合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应有计划、分主体、分层次地代之以定比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承美 于丽娟 张永婧 蔡哲 高帆
利用1961-2013年济南市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济南市雾霾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市大雾日数随年代变化总体上都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全市霾日数随年代变化呈"升-降-升"的趋势;全市各站大雾日数最多出现在冬季,其次是秋季,最少出现在春季;全市各站霾日数最多出现在冬季,其次是秋季,最少出现在夏季;大雾最多出现在黄河以北的济阳,最少出现在东部章丘;霾最多出现在市区,最少出现在黄河以北的济阳。
关键词:
雾 霾 特征分析 区域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