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3)
2023(6745)
2022(5824)
2021(5472)
2020(4284)
2019(9511)
2018(9333)
2017(17424)
2016(9512)
2015(10359)
2014(10246)
2013(9984)
2012(9351)
2011(8532)
2010(8431)
2009(7771)
2008(7381)
2007(6392)
2006(5831)
2005(5010)
作者
(26451)
(22263)
(21866)
(20789)
(13988)
(10789)
(10005)
(8607)
(8340)
(8057)
(7902)
(7422)
(7309)
(6814)
(6783)
(6562)
(6541)
(6530)
(6527)
(6466)
(5456)
(5394)
(5267)
(5192)
(5002)
(4958)
(4857)
(4852)
(4433)
(4386)
学科
(41416)
经济(41397)
管理(26687)
(18800)
地方(18013)
环境(15543)
(13395)
企业(13395)
方法(13293)
(12887)
数学(10333)
数学方法(10225)
(10063)
地方经济(9889)
农业(9421)
中国(9025)
业经(8841)
(8664)
资源(7680)
生态(7370)
(7263)
理论(6786)
规划(6584)
(6455)
(6379)
环境规划(6358)
(5264)
区域(5257)
(4984)
贸易(4981)
机构
学院(132180)
大学(128019)
管理(49158)
(47464)
经济(46276)
研究(45881)
理学(42294)
理学院(41652)
管理学(40859)
管理学院(40624)
中国(33639)
科学(31336)
(28575)
(25547)
(22712)
(22586)
师范(22532)
中心(21720)
(21012)
研究所(20954)
(19906)
业大(19271)
师范大学(18367)
(17525)
(17407)
北京(16921)
农业(16176)
财经(16118)
(14768)
科学院(14506)
基金
项目(93825)
科学(74396)
研究(69855)
基金(66521)
(58107)
国家(57616)
科学基金(49587)
社会(44756)
社会科(42292)
社会科学(42280)
(39794)
基金项目(37345)
(32035)
自然(31709)
自然科(30691)
自然科学(30683)
自然科学基金(30087)
教育(29948)
编号(28675)
资助(25443)
(22939)
重点(21657)
成果(21587)
课题(19948)
(19120)
(18882)
发展(18403)
(18101)
国家社会(18098)
创新(17669)
期刊
(58808)
经济(58808)
研究(34218)
中国(24536)
科学(19525)
学报(18712)
(18437)
管理(15968)
(14483)
大学(13726)
农业(13273)
教育(13272)
学学(12807)
资源(12589)
业经(11223)
技术(9921)
(8101)
金融(8101)
(7947)
问题(7869)
(7728)
(7356)
图书(7305)
经济研究(7143)
科技(7097)
财经(6800)
(6430)
旅游(6430)
(6430)
(6399)
共检索到191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纪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李恩东  文传浩  
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的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生态安全不仅事关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对贵州境内22县的样本分析,横向比较,作出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文传浩  周杰  铁燕  杨春宇  
珠江上游地区是西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中心之一,是珠江流域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也是我国喀斯特发育中心区和西部地区国家级、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区。由于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森林覆盖率锐减,加剧了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蚀,垦殖率高居不下,进而加速石漠化进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生态债务沉重,潜在威胁巨大。解决珠江上游流域岩溶区域的生态重建问题,自然科学的生态重建各项技术固然重要,社会工程途径更是一种治标也治本的根本性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思悦  刘文治  顾胜  韩鸿印  张全发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的关键。针对上游流域水环境污染、土地利用以及水土流失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流域数字高程模型及水质调查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丹江流域、库区流域及汉中盆地水质较差,CODMn和氨氮成为水源区主要污染物;(2)各子流域区植被覆盖占各自面积的71.2%~95.7%,表明流域植被覆盖较好,但沿河岸100 m范围内农业用地占29.2%~43.4%,且多为坡耕地;(3)流域水土流失严重,2000年左右流域侵蚀图显示汉江源头、秦岭南及大巴山北均出现了大片年均侵蚀模数>2 200 t/km2的区域,且有日益增强的趋势。提出加大水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昌丽  张继飞  赵宇鸾  刘春艳  
山地生态系统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垂向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厘清山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流域岷江上游为研究区,将2000、2005、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及DEM数据作为数据源,运用地形位指数、相对变化率和敏感性系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60%和30%;2000~2010年,1~4级地形位上除未利用地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指数变化较为明显,林地和耕地不断降低,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不断升高。(2)研究期内岷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和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随地形位的升高均呈倒V形变化;2000~2010年,研究区1~12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13~20级地形位上呈减小趋势。(3)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与研究区一致;除1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略高于研究区外,2~20级地形位上的变化幅度与研究区基本一致。(4)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系数均小于1,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水域、草地和荒漠敏感性系数不断上升,林地和耕地敏感性系数不断下降。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进行定量测度,明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地形梯度变化所呈现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变化特征,为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桂华  
澜沧江上游流域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再西北三江并流区。本文从澜沧江上游流域独特的高山峡谷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资源的类型调查入手,分析评价其旅游资源、功能特色、旅游市场需求及开发条件,倡导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进行,提出了使旅游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开发方向和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卜红梅  党海山  张全发  
利用5年滑动平均距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及Autoregression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1957~2004年)汉江上游金水河流域年度和春、夏、秋、冬4季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近50年来金水河流域气候变化呈现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的暖干化趋势。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升了1.11℃,同时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年平均气温增幅最大,达到0.6℃;季节变化中,冬季增温最显著(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兵伟  范建容  王道杰  张建强  佘涛  
GeoProcessing不仅提供空间数据分析的简单功能,而且支持建立非常复杂的地理处理模型来完成定制的地理处理任务和执行批处理操作。通过GeoProcessing地理处理新方法建立流域数字水系模型,是流域水文构成模拟计算、流域水土流失分析等的重要基础。为水文过程模拟分析提供有力支持。以岷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区,首先使用GeoProcessing建模方法生成岷江上游流域30 m×30 m DEM并对其进行洼地的确定、填充和平地的抬升等预处理,采用D8法计算水流方向和汇流面积,在此基础上实现流域分水岭、河网水系和子流域等参数提取,并建立岷江上游流域数字水系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较精确地确定了岷江上游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旭  刘志武  李波  
降水是洪水预报重要的输入因子,是保证洪水预报精度的前提条件。提出一种从站点、子流域以及全流域3种空间尺度上评价水情遥测降水数据精度的方法。采用该方法,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公开发布的日降水数据为基准,针对覆盖宜昌-宜宾425 000 km2的377个遥测雨量站降雨数据进行精度评价。在日、月时间尺度上,综合评价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所属的遥测雨量数据精度特征。结果表明,其遥测雨量数据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公开发布的日降水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度,相关指标R2到达0.81。部分数据受到地形以及站点位置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为雨量站的调整和补充提供重要依据。为验证其他遥测站网的降水数据精度提供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小青  
水资源的稳定、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是保证水资源的关键。农村是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在严格惩治城市及工业污染的同时,应加大对农村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扶持、反哺力度,城乡统筹发展是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易平  马泽忠  谢洪  钟敦伦  
长江上游是我国山地灾害异常活跃区,其频繁活动与该区域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从自然和人文交叉最密切的领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入手,选择区内山地灾害频繁活动区———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坡度土地利用方式对山地灾害的综合敏感性,发现易致灾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次为:道路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15°的旱地、>15°低盖度草地和人工修建的蓄水区、城市建设用地、>8°的裸岩地、>25°的滩地、>35°的高盖度草地,并根据敏感值的大小进行了敏感性区划。研究成果对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布局水土保持工程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文永  
文章在分析岷江上游水电开发规划与流域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都江堰美学、经济、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对其进行保护的基本要求 ,讨论了紫坪铺水库工程与都江堰保护的战略抉择问题 ,并论述了流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邱晓敏  文传浩  
为了探索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我们选择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定位研究基地,对建国以来区域内经济活动变迁进行历史、现状研究和综合评估,揭示历史时期发展政策、发展模式、重大经济活动等人为扰动因素在区域生态环境系统退化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少数民族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蓉  张建梅  林依雪  卜添荟  王鑫  薛紫月  李艳忠  马燮铫  于志国  白鹏  
开展变化环境下新安江上游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归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湿润区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利用实测径流、气象资料和遥感植被指数(NDVI)数据,基于布迪克假设框架的弹性系数法,分析了新安江上游降水、潜在蒸散发(ET0)和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测径流序列转折点发生在1999年左右。2000-2015年径流深较1983-1999年下降了281 mm,相对变化率为20.8%,且21世纪初期径流下降尤为显著。(2)2000-2015年下垫面参数n较1983-1999年增加了52.5%,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显著增强。径流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且对降水敏感性超过潜在蒸散发。(3)气候变化是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其次为植被变化。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分别导致径流深下降了145.37 mm和140.96 mm,贡献率分别为50.77%和49.23%。NDVI在2000年后增加显著(P<0.001),植被变化的水文效应超过了降水和潜在蒸散发,未来长期的植被生态水文效应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金叶  李海防  段文军  唐东明  王绍能  刘兴伟  黄华乾  
森林与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的热点(Calder,2007;Laurance,2007;Wang et al.,2011)。一般认为,森林植被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但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郭明春等,2005;魏晓华等,2005;Chirino et al.,2006;索安宁等,2007;王金叶等,2012)。径流变化受森林植被、流域面积和降水等多种因素影响,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